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有沒有向匈奴朝貢?

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有沒有向匈奴朝貢?

文/媯滿聰

近日,看到了一些討論古代中國朝貢體系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對朝貢體系界定的一些觀點。有人認為,朝貢體系就是貿易體系,尤其是明代的時候,朝貢與貿易相關。很多商人打著朝貢的名義,實際上是做商業的。

其實,這反應的是明代朝貢的一個側面,不能代表幾千年中國古代朝貢的所有情況。漢代是中國第一個持續那麼多年的大一統帝國。漢代也是朝貢作為一種制度,臻於完善的時代。以漢代的朝貢關係來看朝貢本身,可以看出很多規律性的東西來。

筆者在檢索研究漢代朝貢的文獻時,看到了一個讓人聽了不舒服的觀點,如李雲泉在《明清朝貢制度研究》中,提到了漢代初年的朝貢關係,並將其視為是中原王朝對匈奴的朝貢。這種觀點到底是否合理,是需要推敲的。

那麼該如何理解朝貢呢?朝貢分為「朝」與「貢」。所謂的朝,是封臣對封君定期朝見的制度。有定期朝見,派遣人質,同時為封君出兵、出力等,這是隸屬關係,屬於不對等的政治、外交關係。作為「貢」更多指的是由不對等或基本對等關係產生的經濟付出。

那麼西漢初年,大漢與匈奴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劉邦白登之圍後,對匈奴的政策是:第一、和親,將中原的公主遠嫁給匈奴單于或匈奴貴族;第二、「奉匈奴絮、蹭、酒米、食物各有數」,「奉金千斤以結和親」,這是實際的物質貢獻。

儘管如此,算不算是中原對匈奴的朝貢呢?不算。只能算貢,不能算朝。在所有的文獻中,並沒有提及大漢派使臣,定期去匈奴朝拜的記載。更沒有中原王朝的皇室受匈奴冊封的記載。所以說,中原對匈奴,更多是和親與經濟安撫。

在和親、上貢的關係下,漢與匈奴有什麼樣的地位差別呢?先看下匈奴對中原王朝皇帝的稱呼:「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再看下匈奴單于對大漢皇帝的稱呼:「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漢與匈奴的關係是平等的國家關係,並沒有明確的大小之分,也沒有明確的隸屬關係。從漢初的經濟狀況來說,匈奴要好於漢。所以說,當時這更多是國家經濟實力導致的相對平等的國家交流關係。

因此可以斷定,漢初中原王朝的確給匈奴「貢」了,但是並沒有「朝」。所以說,把大漢與匈奴的關係認識為大漢向匈奴朝貢,就有點太不合情理了。

參考文獻

1. 李雲泉,《明清朝貢制度研究》;

2.班固,《漢書》;

3.司馬遷,《史記》;

4. 喻常森,《論朝貢制度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與法正的鬥爭,為何從制定《蜀科》開始激化?
司馬懿征遼東時,孫權為何出兵救援公孫淵?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