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經歷成為往事-養羊七年辛酸事

當經歷成為往事-養羊七年辛酸事

人的一輩子其實就是經歷逐步成為往事的過程。有些經歷風清雲淡,隨著時間的流失就成了過眼雲煙,而有些經歷則不然,註定會成為一個老犁,在你的心田留下深深的痕迹。比如我,比如我七年的養羊經歷。

為什麼養羊

這是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七年前,我四十七歲,從十九歲離開農村,在喧鬧的城市中遊盪了二十多年後,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有一份能夠安穩生活的收入,對於一個出生在農村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來說,我算個成功者,至少,在我們那個偏遠的鄉村,我是少有的幾個混的人模狗樣的人之一。按理說,這樣的生活我可以按部就班的過下去,可我還是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養羊的路。現在想起來,大致是自以為是的家鄉情結吧。

我的老家在祁連山下,河西走廊中部,一個抬頭見山,望遠是川的地方,即使離開農村的那些年,每年不管我走的多遠,忙的再狠,都要回那麼三五次家鄉。因為,我的父親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就離開我而長眠於此,我的母親在父親去世後,大多數時候還生活的那裡,即使在我成家後,每年她老人家都要回自己的老屋住上那麼一段時間。如今,我的父母就長眠在我老家那個地方,他們在世的時候,在我們兄弟姐妹在外工作的歲月里,我的純樸的鄉親們給過他們無數的實實在在的關懷。還有我的親友,從小玩大的夥伴們。每每回去,看著他們臉上卑微的笑容、粗糙的皮膚,多少年沒有改觀的住房,總是越來越緊張的收入,心中總有為他們做些什麼的衝動。

而我們那個地方,除了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外,羊是家家戶戶都養的家畜。且由於自然條件所致,所產羊肉肥而不膩,鮮嫩可口,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於是,和幾個朋友一合計,就這樣開始了養羊。

艱難的養羊之路。

開始前,幾個朋友合計了將近一年。按理說,把搞養殖的所有風險因素比如地點、資金、銷售等因素都考慮了幾遍。2011年5月,我們籌集了五十萬元,租用了一家農村廢棄的學校進行了改造,從山東購進了五百隻基礎母羊,滿懷信心的開始了養羊。這個規模,在當地是最大的。

可一實踐,能夠預測可不可抗拒的問題出現了。首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2011年的小反芻疾病。雖然這場全國流行的疾病從我們的羊場擦肩而過,可當年的羊價從每隻1650元,狂跌到700元,僅僅基礎母羊購進一項,就損失了幾乎全部的資金,也為後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好在當年雖然羊價低,我們還是出欄了將近700隻羔羊,政府,也按國家規定補貼了20萬元。

當年的虧損,對我們並沒有多少影響。但是,一天低於一天羊價,讓當初滿懷信心的股東們開始動搖了。為了堅持下去只好開始銀行貸款。於是,第二個問題接踵而來,僅僅銀行利息,每年就要支付將近15萬元,而這個數目,按當時羊價格,是350隻羔羊的出欄價格,而我的500隻基礎羊,每年產羔不過1500隻。還有草料、人工、水電費等等,對於這樣一個規模的養殖場,每年有不少於40萬元的開支,也就是說,我每年要虧損10萬左右,也就是150隻到200隻羔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堅持著。幻想著羊價恢復的那一天,同時也多方開始想辦法。一是四處找關係銷售。在銷售中,把活羊銷售變成羊肉銷售,把就近銷售變成利用品牌和地區差異銷售。把胴體銷售變成冷鏈分割銷售,把實體銷售變成網上銷售。通過種種方法,我們的羊肉價格總是比當地的市場價格高上那麼一點。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外地親友,給了很大的支持,少的要半隻。多的要兩三隻,僅僅2017年冬天,我在網上就銷售了470多隻羊。二是爭取政府補貼。可心酸的是,從第一年的補貼後,我這個養殖大戶再也沒有見過政府一分錢的補貼,可做各類本子卻花了數十萬元,其中一次,明確是補貼給我們的,可從當年十月到來年五月,跑了無數的路,找了無數的人,可最後的結果還是不了了之。箇中原因,凡是經歷過的都明白,還是不說也吧。第三,開始尋找能夠讓我做大做強的所有機會,領導、朋友、戰友、親戚、當地的外地的,凡是有可能的都去找,可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朋友、戰友介紹了許多的渠道,可從05年底現在,從養殖業到有機肥,從光伏電到組團上市,說了不下十個項目,來來回回跑了幾十遍,可每次都是開始滿懷信心,接著望眼欲穿,最後不了了之。其中,僅僅上市第三方審計,就花了將近十萬。第四,因為銀行貸款的事,我沒有了再次貸款的可能,只好寄希望於融資,可從06年到現在,我跑過成都、西安、南京、北京、深圳等多地的數十家融資機構,可真假李逵難辯。花了不少辛苦錢,還是一無所獲。甚至在西安,在所謂要馬上籤定融資協議的時候,花了三萬元的「煙酒」錢,結果,第二天對方已不能提供有效手續公證為由而擱置。騙子乎?天地良心。值得說的還有南方一個所謂全國最正規的網上融資平台,在我註冊的三年時間內,幾乎每周都有專門的客戶經理和你聯繫不少於十次,總是站在對方角度上傾聽著你的訴求,為你出謀劃策。聽起來能讓人感動的掉眼淚,可一到關鍵時刻,要找到這樣的商機,你就要也交納16800元的費用,至於能否成功,則是你們雙方的事情。即使在我明確表示要註銷這個賬戶的時候,還是反覆的打電話和你聯繫,無奈之中,進行手機屏蔽,我至少屏蔽了不少於30部座機,可總是有這個公司的電話進來,無奈,只好採取區號屏蔽,結果是凡是有這個數字的電話通通沒有了,可我註冊的聯繫方式卻在所有這個行業以幾何方式被告知。。。。。。。

在越來越艱難的情況下,終於盼來了羊價格上漲,2017年秋天,久違了六年多的羊價格終於上漲了,很快就達到了七年前的水平。可是在這個時候,我卻有了退出的想法。

七年間,我已從一個衣食無憂的白領變成月光一族,每月的收入,除了生活費用外,全部補進了羊場,甚至還向朋友們借了不少錢。七年來,當初和我一起創業的朋友早已心灰意冷,心生退意,從四年前,其它股東就以能力有限而不再投入,。。。。。七年來,為了這個羊場我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學會了獸醫、學會了生態養殖技術,遭受了過去幾十年中沒有遭受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原因很簡單:我累了。太累了。

反思

回想這七年來的經歷,自以為我的想法沒有錯:如果通過我的養殖能夠為鄉親們找出一條養殖致富的路來,就心滿意足了。可是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在當初策劃的時候,自以為考慮了所有的因素,但是實踐證明:有些因素的考慮還是理想化的太多:

一是對不可抗拒的風險估計不足。2012年那場小反芻疾病,在政府強有力的措施面前,雖然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因此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卻傷了養羊業的元氣,就我們這個地方來說:2012年前後,僅僅羊肉館就不下200家,每天的羔羊需求量在500隻左右,到2013年,每天的需求量不到100隻,羊肉館大多關門。到2014年,地方開始大量出售基礎母羊,養殖戶和存欄量急劇下降。且整整六年時間羊價格不振。

二是對銷售渠道的認識盲目樂觀。要把一個好的產品做好,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好,更多是是如何讓更多的人接受且使用。我們當地的羊有吃中草藥、喝礦泉水之說。即使在外地人眼裡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之一,許許多多外地人來我們這裡,從不吃到喜歡吃到回家快遞發貨吃,都讚不絕口。當初我的想法只是酒好不怕巷子深,以為有了羊銷售不廠問題,可是賣多少錢,賣給誰,賣到那裡,怎麼賣卻是大有文章。這幾年為了銷售,我走遍了全省各個地市,甚至遠上新疆、北京、寧夏等。自前年開始進行網上銷售,就緊張時,南京的客戶需要2公斤樣品都做。雖然所有的銷售比本地羊價高,但是付出的時間、心血卻不是同日而語。

三是對發展前景過於自信。籌劃時,明確養殖規模控制在500左右,一旦發展,向精細化產品發展,但是,由於前期市場問題,導致全盤計劃落空,而後期的資金籌措不到位而處於被動狀態。目前,雖然和肉聯廠達成了加工銷售協議且運作良好,線上銷售有一批忠誠客戶,但是在整個行業處於蕭條的前提下,所有的努力都是杯水車薪。

四是對產品的需求方式認識不足。中國之大,連家常食用的羊肉也是千差萬別。如北京是把羊肉分割零售,各取所需,南方喜食山羊肉且要帶皮,山東、河南則是把骨頭做湯等等等,

五是對政府政策的落實盲目樂觀。當地從省上、市上、縣上甚至到鄉鎮都有相對好的養殖優惠政策,可是花有千般好,不是你家物。等到具體落實到自己頭上,還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比如說貸款問題。政府說有優惠,要鼓勵。可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卻是有萬種理由等著你。正常情況下的貸款時間都是一年。就是目前國產羔率最好的寒羊,14個月才能生產兩胎,最多存活四隻。四隻羔羊的出售價格不過兩千元,可一個基礎母羊舍飼養殖一年的成本就是1500元,如果貸款養殖,至少三年時間才能收回本錢。(母羊價格1200+一年費用1384元,+銀行利息228元+羔羊補飼120*4=480元=3292元,當年收益:2000元,。按3年算:成本:6276元,收益6000元)這樣的政策怎麼去保證一個前期投入大、回報時間長的行業發展?

羊呀羊,說聲愛你真不容易。

即使在目前的狀況下,我仍然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作為男人,一輩子能幹些自己心儀的事情,才能豐厚你的經歷,即使傾家蕩產也不足為惜,既使有多少的不理解都無所謂。但是當你明明白白的知道你的光明就在前面,可你無法繼續前行的時候,卻是最悲哀不過的事情。如今:羊價大好,可我沒有了繼續發展的基礎。銷售市場已好,可我沒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七年時間,熬白了頭髮,熬幹了心血,也磨光了銳氣和信心

我很想繼續前行,可誰是這條路上我的知音,誰能為我打開那條走向成功的大門,誰能理解我只是想為我貧窮而落後的家鄉做點小事的心情呢?

轉發、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更歡迎在我孤獨前行的路上有你相伴。

(本羊場佔地20畝,圈舍2300平,可養殖1500隻,正常經營中,所有手續全,歡迎有共識者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