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槍槍聊聊博物館

槍槍聊聊博物館

博物館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地方,不同的城市, 類似的博物館。今天槍槍帶著大家去領略下不同城市的略有相似又不盡相同的博物館。

第一站:盧浮宮。

槍槍有幸游過盧浮宮,領略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 以及現代文化的延續。

提起盧浮宮,除了貝大師設計的玻璃穹頂外, 吸引眼球的永遠是金碧輝煌的壁畫,現在的人民仍舊難以想像在幾百年前,藝術家匠人們是如何踩著雲梯去描繪惟妙惟肖的在他們心中的神聖的畫面。

而盧浮宮的鎮館之寶也只能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了。但根據官方說法,其中之一當屬殘缺美的典範, 斷臂的阿弗洛狄忒;而勝利女神Nike也居其一;還有那幅永遠神秘莫測的蒙娜麗薩。如果想好好的欣賞每一件美物,估計可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所以只有一天時間不到的我只能去在滄海一粟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顆珍珠。如果可以,可以在浩如煙海的珍品中去感受古人的文化追求。

在面對著阿弗洛狄忒的時候,我們曾經花了很久的時間想像著她的兩隻手臂原本應該是什麼姿勢,但是思來想去都如畫蛇添足一般,對於美如斯的人來說殘缺也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美。

第二站,大英博物館

槍槍在2017年的時候有幸參觀了大英博物館。感觸最深的並非是鋪滿了展館的珍品,而是一句印在入館門口的一句話:從此讓你的雙腳千年不息,踏入知識的聖殿。

大英博物館由於歷史背景原因,有很多古代的遺迹費盡心力的運回本國,其實槍槍認為,當然這些偉大的遺迹能夠保存在原處是世人的願景,但如果因為客觀原因或者歷史原因被帶走了,只要東西還在,就好。但可以的話,還是請物歸原主。大英博物館的脈絡本人認為很清晰, 從古埃及到美索不達米亞, 從古系希臘到古羅馬,可以讓你在歷史的長河中徜徉穿梭。

相比盧浮宮,槍槍更喜歡的是大英博物館,實在是因為大英博物館的陶瓷館真的是包羅萬象,不誇張的說,中國的千年瓷器文化在一個陶瓷館有一個完美的縮影。五大名窯俱全。現在對於國寶愛好的普及,就連一個小學生都會對五大名窯如數家珍。天青色汝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窯;自古官哥不分,官窯主要以細碎魚子紋為主;哥窯呢,金絲鐵線;定窯就一別於南方窯口的婉約,大有金戈鐵馬的氣勢,一刀一刻都能體現出匠人們的磅礴的創造力。

秘色瓷,當年槍槍來到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又顛簸了大半天的時間來到了法門寺,就為了一睹當年法門寺的鎮寺之寶秘色瓷的風采,結果卻在異鄉看到了品相更佳的秘色瓷小盞,我至今很難用語言去形容秘色瓷的魅力,方佛再多的語言也無法恰如其分的去形容她,只覺得看過一眼再難忘懷。所以可能這就是古人為其取秘色瓷的由來吧。

而當我看到成化雞缸杯的時候,激動的照相的手都在抖。耳聞了那麼多年,終於能夠一飽眼福,不由想起了幾年前聽說有一個財力雄厚的古玩愛好者拍了一隻成化雞缸杯用來喝茶,我真的擔心萬一手滑,那掉下去的就不是千萬的寶貝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了。而上圖的清青花釉里紅雲紋尊更是代表了以景德鎮為主的在清代中期強大國力為背景下達到的極高的陶瓷燒造技術,而清雍正時期更為巔峰中之巔峰。自古紅色就極為難燒,而且要配合著青色顏料一起成型,就更為難得。看品相這個青花料應該不是進口料蘇麻離青,而應屬於國產料平等青那種淡雅明晰的發色。

第三站,台北故宮博物院。

還記得台北故宮博物院,當年被鎮館三寶所謂的東坡肉石和翡翠白菜所迷惑,但遠遠忽略了其實更為珍貴的珍品。當然毛公鼎還是頗具歷史地位的,但歷史上應屬司母戊鼎更為難得。但台北故宮的汝窯藏品占世上有據可查的70餘件中的21件,可謂是比例甚高了。另外,顏真卿的祭侄文鐵和蘇軾的寒食帖也都珍藏其中。當年被導遊忽悠的買了好多翡翠白菜的紀念品帶回來給親朋好友們。如果知道鎮館之寶輪不到它,我還是買一些拓片仿品拿回家來把玩更好一些。

第四站,美國國家美術館

槍槍貌似失憶了,美國確實相較於歷史悠久的歐洲大陸來說,文化略顯貧瘠了些。對於整個博物館我都處於空白的記憶階段,只記得可以伸手觸摸幾百年前的寶貝,估計這福利是其他博物館裡望塵莫及的吧。

第五站,國家博物館

現在熱愛博物館文化的朋友越來越多,所以來到國家博物館的之前最好進行預約。鎮館之寶,司母戊鼎。青銅器, 我了解甚少,只知道當年因為它太重,怕壓壞甲板,所幸並未帶到台灣。現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也代表了青銅鑄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第六站,湖北省博物館

有兩處不得不提,一個是在中國考古界的震撼出土曾侯乙墓的編鐘, 和越王勾踐劍。隔著玻璃窗,認真的觀賞這個編鐘再閉眼去想像當年萬鍾齊鳴的那種盛況,心裡就滿足了。

第N站。。。。。。

還記得在上海博物館時,帶給我心靈最大震撼的並不是浩如煙海的珍寶也不是琳琅滿目的紀念品,而是一個保安大叔在看我認真的觀賞每一件瓷器的時候主動上前給我講解外銷瓷的前世今生,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同時槍槍也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夢想,只要有勇氣並為之付出努力就是好樣的,並且無分職業貴賤,遵從自己內心就好。

槍槍以為,去博物館是為了增加見識,既然讀不了萬卷書,那麼行萬里路還是要更容易實現的。既可以在博物館中通過一件件珍寶可以與歷史的某一瞬間契合,也可以去通過這一瞬間來了解歷史了解文化,並且可以讓一個人帶到達致從容的境界吧。 所以,來到一個城市,想要了解一種文化,可能來到博物館是一條捷徑,是了解一種文化的黃頁。

與諸君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槍槍方鏘鏘 的精彩文章:

TAG:方槍槍方鏘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