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皇帝上吊前五天為何下旨厚葬魏忠賢?

崇禎皇帝上吊前五天為何下旨厚葬魏忠賢?

原標題:崇禎皇帝上吊前五天為何下旨厚葬魏忠賢?


根據《明史》等相關史料記載,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即是崇禎皇帝在兵敗前夕,感念到魏忠賢比一些文臣武將的唯利是圖恐怕要好多了。於是,崇禎皇帝下旨厚葬魏忠賢。


明朝末年,是一個亂世紛爭的時代。明末也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在那樣的一個歷史時代下,崇禎皇帝十七歲登基,受到一些士大夫的蠱惑,下旨捉拿了魏忠賢、令人們感到意外的是,曾經顯赫一時的魏忠賢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就被崇禎皇帝一鍋端了。



魏忠賢活著的時候,明朝的局勢可以說還是比較穩妥。一旦魏忠賢被除掉以後,在崇禎元年就爆發了陝西王二、高迎詳、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率眾起義。加上明朝在遼東也處於更加被動的局面。


一些史學家認為,明朝皇帝除掉了魏忠賢以後,導致當時的大明王朝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例如,皇太極率領八旗軍多次突破長城進入中原,這是史無前例的。還有陝西的李自成等人是越來越難對付。這些問題都擺在崇禎皇帝的案前!崇禎皇帝本來也不是糊塗人,殺魏忠賢之前不是,殺了魏忠賢之後也不是。



為何這樣說呢?根據史料,我們可以知道,崇禎皇帝的一生都是在勵精圖治,力圖救治朱家的大明王朝。崇禎皇帝經常夜晚看奏摺看到深夜三四點鐘都不睡覺。還有,崇禎皇帝娶了一個好媳婦,也就是母儀天下的周皇后。那麼,崇禎皇帝既然不糊塗,為何打女真人打不贏,剿李自成又失敗呢?



原來問題不是在崇禎皇帝身上,崇禎皇帝在上吊之前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了。那麼崇禎皇帝是怎麼回答的呢?崇禎皇帝說:朕非亡國之君,大臣皆亡國之臣。崇禎皇帝這句話已經表明了他作為皇帝,已經盡心儘力了。之所以走到上吊這一步,完全是那一幫迂腐不堪的文人造成的。

尤其是東林人,許多人根本就是書獃子,還喜歡窩裡斗,削弱了明朝的力量。文人喜歡高談闊論,實際操作能力非常差勁。這在清兵南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東林那幫人有些直接投降,有些雖然沒有投降,但是帶兵打仗的能力,簡直是讓人不敢恭維。這也難怪,為何南明大軍與清兵作戰,是屢戰屢敗了。崇禎皇帝算是看明白滿朝文武大臣了,於是在上吊前五天讓親信厚葬了魏忠賢,表達自己內心的愧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震坤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末年節度使聘用煉丹師研製突火槍,打在敵軍身上竟然毫髮無傷
蒙古軍西征所向披靡,若不是南宋士兵射死蒙哥大汗,歐洲會被夷為平地?

TAG:周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