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深藏不露的五位高手,事實證明藏的最深,往往笑到最後!
有些人無論做什麼事都很高調,有的人卻一直低調做事做人,有句話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些高調的人大體上受到的攻擊最多死的很快,而那些深藏不露低調的人卻默默地成為人生的大贏家。其實熟讀三國的你就可以看出了這點,那些平時高調卻沒啥能力的好漢多大死在了戰場,回來的好漢很多都默默的成為了人生贏家。不信一起來看!
曹丕
曹丕生於中平四年,漢初平初年時,年僅五歲,曹操便開始教他射箭,「六歲而知射,又教余騎馬,八歲而能騎射矣」,十歲的時候,跟從曹操南征張綉,張綉降而復叛,曹操貼身侍衛猛將典韋戰死,長子曹昂及侄子曹安民雙雙陣亡。而曹丕「乘馬得脫」,以十歲的年齡,從亂軍中得脫,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因為他是小孩子,被敵人輕視而放過的,但如果曹丕當時只是個普通的小孩,沒有獨到的武功,他敢跑,他能跑得成功嗎。連曹丕自己都感慨:「夫文武之道,各隨時而用。」常年的練習和實戰使得他對射箭一道頗有心得,這門從小就練起的技能,確實高出常人一籌。而他這段話,其實已經將兵法化入了武技中,要求事先估計預測對方要經過的路線而加以攻擊,以求一擊必中。可見他對射箭之術的理解,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所以他才是真正的高手。
曹純
說起曹純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比較陌生。他是曹仁的弟弟,也就是跟曹操同一個宗族出身。跟其他曹氏宗族不同,曹純在曹操麾下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的低調。不爭不搶。而且,作為一個武將,曹純非常的喜歡讀書,崇尚儒生。這才當時,確實非常罕見。不過,曹純可不是個文弱書生。他統帥著曹操麾下一支極為精銳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是從各地挑選的精銳組成的部隊,可見戰鬥力。虎豹騎挑選的都是體魄強悍,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適合奔襲。所以,才會以」虎豹「的名義命名。作為這支軍隊統帥,曹純在南皮之戰的時候,率領虎豹騎斬殺了袁紹的長子袁譚。在長坂坡的時候,追擊劉備,打得劉備軍隊潰逃敗亡,劉備還在半路上丟了自己的妻兒老小。像虎豹騎這樣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在曹純去世後,曹操卻不再設立統帥。他自己說:『「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虎豹騎也至此消失。由此可見曹純也是隱藏性高手。
高順
高順,據史料記載為呂布帳下中郎將,擅長練兵和指揮作戰,跟隨呂布征戰四方立功不少,還曾數次救呂佈於危難之中。其麾下之「陷陣營」雖人數不多,但個個裝備齊全作戰勇猛,所到之處幾乎毫無敗績,可謂是三國時代最精銳的一支步兵。高順為人清廉自律、威嚴大度,愛護士卒而又賞罰分明;在生活上,高順極盡樸素,不飲酒也從不接受他人之禮物,簡直是一位完美軍人的形象。可和同時期的張遼相比,其戰鬥力卻有著更明確的體現。可惜忠誠過度,不能像張遼一樣,「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否則,其成績恐怕不在張遼之下。
王平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為小時候養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後來姓回本來的王姓。建安二十年,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舉巴夷、賨(cóng)民依附曹操,王平隨杜濩、朴胡等被遷往洛陽 ,被任命為一名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手下黃忠於定軍山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王平隨曹操率領大軍來爭漢中,卻被劉備擊敗,王平得以投降劉備,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後又隨諸葛亮北伐,王平因為表現突出,被諸葛亮拜為參軍,統領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而且在 諸葛亮兵出祁山的時候,馬謖因為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結果喪失街亭。當時魏軍逼近,就是王平率領無當飛軍,擋住了魏國的進攻。這是一個很大的功勞,如果王平沒有擋住魏國的進攻,蜀國將會受到更大的損失。
徐庶
徐庶原名單福,字元直,是潁川郡長社縣人。他先是習武,後來從文,因亂世而背井離鄉,隱居荊州,並和諸葛亮等當地名士結成朋友。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時,徐庶出山,選擇的主子是劉備。當時的劉備勢單力孤,掛靠於劉表,曹操南下首先要打的「出頭鳥」。徐庶到來之後,小試牛刀,便將曹魏大將夏侯敦、曹洪都被打的潰敗而逃。屢次失利後,曹操大為頭疼,便以「以母挾子」之計把徐庶「請」到了自己的大本營來。而徐母知道他棄明來投暗後,憤而自殺。徐庶知道自己為「孝」過了頭後,亦為自己的魯莽衝動、不明事非的行事而懊惱和悔恨,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再加上為了遵守他許給劉備的諾言,便選擇了「大隱隱於朝」,此後冷眼笑看三國風雲,直到終老。總之,徐庶應該也算是三國最深藏不露的高人。


※毒士賈詡與鬼才郭嘉都是三國的大謀士,誰的實力更厲害?
※三國最沒存在感的五位牛人,這些人在三國,打醬油都算不上
TAG:武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