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母愛如山:那些與母親有關的山

母愛如山:那些與母親有關的山

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母親。

母親經歷人間多少苦難,嘗過天下所有心酸。母親默默承受世間風雨,默默付出不問收穫。母愛如山,給兒女堅強的依靠。我國的許多名山大川,都留下過關於母親的動人傳說。

古靈山:女媧文化的發祥地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媧補天的傳說家喻戶曉。

《淮南子:覽冥》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女媧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位於河南鶴壁淇縣的古靈山就是女媧文化的發祥地,傳說這裡是女媧修真處。

主要景點有女媧峰、女媧宮、孕育峰、觀音顯聖等。每年有大量遊客前來祭拜這位華夏民族的母親。

我們的母親,就像女媧一樣,用血肉之軀孕育了我們的身體,一點點把我們撫養長大。

當我們的天空塌陷,母親也會像補天的女媧一樣,用愛與心血修補我們的天空。母親的恩情,是人世間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

望兒山:望眼欲穿盼兒歸

望兒山,位於遼寧省市營口市熊岳鎮。山頂有一座藏式青磚塔,名曰望兒塔。遠看如一位母親佇立山頭日夜守望大海,盼望遠方的兒子歸來。

山腳下有鐵道盤旋而過。每當有火車經過,車上的人都自覺起立,凝望著望兒塔,向這位偉大母親致以崇高敬意。

相傳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灘,海邊有一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這年兒子乘船赴京趕考,母親晝耕夜織,等待兒子歸來,但是兒子始終杳無音訊。

母親著急了,就天天到海邊眺望,一次又一次對著大海呼喚:「孩子呀,回來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年邁的母親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

原來,他的兒子早在赴京趕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在母親佇立盼兒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

大地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讓母親灑下的淚珠化做了一股股地下溫泉,滋潤出無數紅艷艷的蘋果。鄉親們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把那拔地而起的山叫做「望兒山」。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女永遠是母親的牽掛,走遍天涯,走不出母親的目光。兒女就像風箏,飛得再高,思念的線永遠扯在母親手上。

華山西峰:劈山救母,感天動地

西嶽華山西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鐵斧。這就是傳說中劈山救母的地方。

在《寶蓮燈》這一神話傳說中,沉香執神斧前來救母,因不知母親被壓的具體位置,便站在這裡哭喊母親。山神被他的孝心感動,指點迷津,沉香終於劈開山石,母子團圓。

傳說如今夜深夜靜時,站在峰頭依然可年到沉香哭喊母親的聲音。

我是娘的全部,娘同樣也是我的全部。當母親落於危險境地時,做兒女的也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回母親。

因為母親在,家就在。母親永遠牽著我們的手,走向光明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難處看擔當 喜怒見涵養
人應有知恥之心,與恥辱之事說一聲不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