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擁有超強歸鄉能力的魚種,游到1600千米處還能記得回家路線

擁有超強歸鄉能力的魚種,游到1600千米處還能記得回家路線

如果說要為那些溯河產卵,一生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海洋,產卵的時候需要返回淡水流域,並且最終在淡水中死去的魚類物種找一個代表的話,那麼生活在太平洋西北部的紅大馬哈魚是當之無愧的代表,如果你需要證據的話,那麼紅大馬哈魚的生命歷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據。它們洄遊的距離十分的遠,相比於其他的鮭魚,它們的距離可達1600千米,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驚人的回程。

紅大馬哈魚這樣超強的「歸鄉」能力,在漫漫的旅途中,給予它們導航的就是它們的記憶力和嗅覺。在它們出生的流域,周圍有土壤、植物、石塊等等,這些自然界的物體和其他的因素會產生綜合的化學物質,紅大馬哈魚的成魚就是記住這些化學物質,從而得以回歸「故土」進行繁殖的。同時,在它們洄遊的過程中,洄遊的方向其實還是會出現一點偏差的,但是,如果在這個偏差中使它們發現了一些新的適宜棲息的地方的時候,那麼它們會留著在這裡,從而也使得它們分布的範圍變得更廣。

在洄遊的過程中,一般來說是雄性游在前面的,但是對於產卵地點的選擇則是由雌性來決定。在產卵的場地,雄性的紅大馬哈魚會開始它們對雌性的瘋狂追求。在發育成熟的時候,紅大馬哈魚體內的激素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紅大馬哈魚的顏色,頭部變成綠色,背部則為深紅色。雄性的頜會變長,就如同鉤的形狀一樣。

產卵之前,雌性的紅大馬哈魚會積極地擺動自己的尾巴,然後在地上挖出一個長3米,深30厘米的產卵所。雌性的紅大馬哈魚能夠產卵2500—7500個,具體的數量則取決於成魚的體型。每次產卵會持續5分鐘,整個的產卵周期是2周,在這個過程中,成魚會在河床的深洞里休息。對於紅大馬哈魚來說由於它們既要在洄遊上花費精力,也要在挖掘巢和產卵上耗費精力。因此它們完成了繁殖的使命,大約一周後就會死去。

對於新生的紅大馬哈魚,它們會在出生的淡水或者臨近的湖泊發育1年左右,最終成為仔魚,之後就是回到海洋,在海洋中它們會有2—4年的發育時間,在它們生命的第四年就會再次重複它們父母的使命,來一次驚人的回程,繁殖後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間閱科學 的精彩文章:

植物界的詭異現象,這種植物沒有根,被生物學家稱為花中之王
托馬斯:霍金曾多次被提名諾貝爾獎,卻沒有一次獲得諾貝爾獎

TAG:晚間閱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