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C-Pop歌手發布的R&B都不太R&B?

為什麼C-Pop歌手發布的R&B都不太R&B?

大概是在90年代或是更早,中國出現了較早一批自稱音樂風格為R&B的歌手,到21世紀初,自詡R&B歌手的典範越來越多,例如周某、王某、林某等等如今已經具有幾千萬粉絲的中國主流樂壇勢力。不過,R&B樂迷們早已發現他們的音樂根本不是R&B。

打著R&B名號的國產音樂都有一大特點:在人聲方面,它們確確實實採用了R&B的唱腔,有些時候也會把歌詞寫得像是R&B主題。但是在配器方面,它們依然是如假包換的C-Pop或者Pop Music。聽起來四不像,但當時的樂迷普遍覺得「特別洋氣」。

本文僅用於科普這樣的音樂類型,並不是想攻擊任何人,所以不指名道姓寫出這些歌手的名字,也不把這類曲目列出來。如果我們帶有針對性或貶義,他們的粉絲八成會不服。但倘若真是為了貶低,根本不會在《電子音樂資訊》發布。

在國際範圍內,像Rihanna等當紅R&B歌手的音樂更適合被歸類到Pop R&B以及Contemporary R&B當中,最鮮明的特點是融入了流行音樂元素,算是R&B的子類型。而Pop R&B和Contemporary R&B都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儘管不能劃等號。

雖然本文中提到的這些在國內被一些樂迷稱之為「偽R&B」的音樂非常像Pop R&B,但它們之間仍然有微妙的區別。跟Contemporary R&B相比,則少了幾分電子元素。說起來有點兒本末倒置,此類音樂其實應該與我們剛才的例子反襯。

這些被稱之為R&B但卻不像R&B的作品,主體還是C-Pop的根本原因在於製作人是以C-Pop的配器法則以及編曲方式製作這些音樂的伴奏,甚至不叫Beats。歌手即使上升到詞曲作者的程度也只是在詞曲方面往R&B布局上「靠攏」,但還是C-Pop味更濃烈。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所謂的「偽R&B」取個名字,我們的建議是將它們稱之為R&B C-Pop。儘管目前為止可能沒有R&B C-Pop這種說法,但卻是最貼合這種「加入R&B元素的C-Pop Music」的名詞。如果你不願這麼說,那麼還有一個已成型的說法叫Chinese R&B。

但不管怎麼說,就算把它稱之為Chinese R&B,它與跟真正的R&B依舊大相徑庭。只是一種商業包裝。畢竟這種音樂本身就是從C-Pop當中衍生出來的,不是從R&B當中衍生。雖然我們不反感此類音樂,但糟糕的是它使很多人對R&B產生了錯誤理解。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音樂資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在微博上我們的互動率不高?
Facebook 5000萬用戶隱私侵權對音樂行業有什麼影響?

TAG:電子音樂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