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剛:「陰陽師」在中日間來回奔跑,發出什麼信……

丁剛:「陰陽師」在中日間來回奔跑,發出什麼信……

作者丁剛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5月9日環球網。

「陰陽師」在中日間來來回回地奔跑著……

作為媒體人,我們在觀察中日關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

大體上會有這麼幾個問題:中日雙邊關係的走向、日本社會的變化與中日關係、日本軍事發展的動向及其特點、中日海上安全形勢、「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日關係、中日經貿合作的變化、日本對華認知的現狀等等。

這也是不久前由幾家智庫聯合發布的《中日關係2017》報告中涉及的幾個方面。報告認為,2017年中日關係總體上趨於好轉或轉圜,但是兩國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根本性問題還沒有發生變化,兩國關係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反過來,日本研究機構要是出一份類似的報告,大概也會包括這幾個題目,也會有大體相同的結論。

這些問題重要嗎?當然重要,很重要。同時也是雙方媒體最為關注的幾個問題。但我還是感覺缺了一點什麼。

缺什麼呢?

在去日本參加中日智庫媒體高端討論會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觀看了2.5維音樂劇《陰陽師》。

《陰陽師》的故事和人物原型都來源於日本文化和歷史。2016年,中國網易據此自主研發了一款手游,目前全球用戶已經超過2億。網易隨後又攜手日本主創班底打造了同名音樂劇,在日本和中國的演出均出現轟動效應。中國演出的最低票價也要380元。

北展劇場當晚的演出,幾乎是座無虛席,觀眾全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隨著人物的出場和劇情的演進,不停地歡呼。他們是那樣地熟知台詞,那樣地喜愛劇中的人物。置身於如此狂熱的觀眾中,我這個退休老人忽然有一種跟不上時代的感覺。

除了這個中日文化互動的產物《陰陽師》外,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情。比如,手機遊戲《碧藍航線》(中國玩家簡稱「艦B」)日文版,《刺殺騎士團長》,《水滸傳》,手機遊戲《旅行青蛙》。

中國手游「艦B」,在日本的玩家註冊人數突破了200萬。

《刺殺騎士團長》是村上春樹的小說,中文版今年2月在中國發行,上下冊,首印70萬,超過日本本土發行量的一半。

手機遊戲《旅行青蛙》去年11月上架,今年2月的數據顯示,雖然沒有中文版,已經有950萬中國用戶下載。「你養了青蛙沒?」,「你養的青蛙去哪裡了?」成為中國一些微信群里的常用語。

去年,日本作家北方謙三根據中國古典名著改寫的《大水滸傳》系列歷史小說的發行量突破1000萬冊。

還有一個被廣泛採用的數據,中日兩國去年互訪人數超過1千萬人次,中日民間交往進入千萬級水平。

中日交流的規模與層次已經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戰後中日關係的發展,離不開老一代的付出。比如,從1986年起,由日中協會組織的日本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每年都要去南京,累計栽種了6萬多株樹木,從未間斷。但是,在前植樹訪華團團長、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離世後,這個「綠色贖罪」活動的延續受到了影響。

現在有些人擔心,隨著老一代人遠去,日本對戰爭的反思就會完全停止。顯然不是這樣。

戰後出生的幾代人的反思已在不同層面展開。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村上年」。村上春樹寫的現代經典小說《挪威的森林》出版30周年,《刺殺騎士團長》中文版在中國首發。這是近年來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外國小說之一。

中國媒體很關注中文版的出版,主要因為小說涉及南京大屠殺。村上的書也因此招致了日本右翼的抨擊。但是,雙方媒體的關注點可能與村上所想表達的意思並不完全一致。

村上的確是在反思,但他更多的是反思戰爭中的人性,反思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在這裡,人,不只是哪個國家的人,而是普遍的人和人性引起了村上的關懷。這同樣也是這本書為什麼會打動中國讀者,尤其是中國青年讀者的一個關鍵所在,這一點已經在網上的評論中反映出來。

村上當然是反右翼的。但是,如果不能超越反右翼來看這本書,就很難從村上的書去認識和理解日本社會思潮的變化,尤其是日本青年一代的歷史感和對人性認知的變化。

我們仍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猶太學者開始研究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納粹罪行,為大屠殺研究尋找更廣泛而共同的認知,在對人類本性認識的層面上取得了全球共識,形成了全球性研究課題,甚至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專門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在和筆者的交談中提到了對日研究的「學理化、規範化、國際化」,其中就包含了在國際認知層面展開對日本戰爭罪行的研究與分析。

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我們不只生活在中日政治和經濟的關係之中,我們更是生活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加深的相互影響之中。

那些讓中日年輕人著迷的手機遊戲,也反映了這種變化。雙方青年一代的現代觀念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深入互動。這當中有共鳴,有碰撞,也有相互補充,有時還會糾纏在一起難以分辨。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當然首先是經濟的,但文化層面的互動與以往相比,已經遠遠不同。中日之間的文化溝通對相互認知的推動在這一大背景下,變得越來越重要。

1000多萬人在中日之間走動著,他們當中有很多年輕一代。我周圍的年青人,已經很少有人沒去過日本了,去過兩三次的越來越多。他們親眼看到的,親身感受到的日本,才是真實的日本。對去過中國的日本青年來說,同樣如此。

現實的場景是,你拿著一個iPhone,我也拿著一個,都是一樣的手機,裡面都有中國製造和日本製造的配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玩同一個遊戲,用的是同一個APP。

在討論中,日本著名音樂劇演員、《陰陽師》的主要人物晴明的扮演者良知真次說,中日兩國年輕人都非常喜愛對方的文化。當我在謝幕時用中文表示謝意時,中國觀眾用日文回應:「我們歡迎您,希望您還來演出」。我們一起歡笑,一起感動……

這就是村上的書能夠走紅的基礎,也是中國的手機遊戲在日本走紅的基礎。

我們需要關注兩國關係之間的政治經濟問題,但同時也要時不時地跳出兩國關係,站在更高的層面,比如全球化大流動的層面,來看兩國更廣泛的聯繫和這種聯繫的意義,關注雙方是怎麼看對方心理變化的,關注那些能夠引起共鳴的情感,關注雙方仍然存在的認知差距。這就是「一上一下」,「上」是要有高度,「下」是要有深度。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微信公眾號:rdcy20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大重陽 的精彩文章:

劉志勤:解決貿易爭端還是「單打比賽」好
吳曉求:金融監管的核心功能不是消滅風險而是衰減風險

TAG:人大重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