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大將40歲後不帶兵,評銜時推讓,毛主席說他有大功勞,他是誰

這位大將40歲後不帶兵,評銜時推讓,毛主席說他有大功勞,他是誰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一部戰爭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歷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戰事和人物,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前面關於徐海東大將的文字得到不少讀友的回應,有幾位來自徐大將家鄉的讀友提供了更為詳實的史料信息,例如徐大將的家人中一共60口遭到國民黨殘害失去生命。實際上最後只留下他一個人弄革命,轉戰各地。這樣的經歷在紅軍早期領袖中也是一個共同的遭遇,程度略有些不同,和地方上直接的人員有關係,但基本上家庭或多或少會有波及,有的是隱姓埋名搬遷到大城市,可能會躲過災劫。

也有讀友表示第一次在春哥這裡聽說徐海東大將的事迹,感到很震撼,以前看到的長征故事都是會遭遇很大的挫折,然後歷經磨難,劫後餘生,有鳳凰浴火涅槃的味道在裡面。但是徐大將率領的紅25軍三千多人似乎一路上並無敗績,一路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之下,遊刃有餘,靈活應對,開闢陝南根據地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架勢。

最令人稱道的是徐海東不打那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而是愛兵如子,珍惜部下。

1937年7月15日,在紅25軍威逼西安之際,交通員石建民帶來了有關黨中央和紅四方面軍已經在川西會師,並準備北上的信息。徐海東他們立刻展開地圖判斷,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是先去陝北會師劉志丹,為黨中央北上做一個接應。

事實上,當時的紅一、四方面軍也在為下一步方向在爭論,毛主席主張北上,另一位老資歷的張姓領導人主張南下入川,最終在兩路紅軍分開行動,而徐海東大將恰恰為毛主席的北上提供了戰略支撐,而這些當時彼此都不知道,所以毛主席感懷徐海東的戰略判斷力,是「為革命立大功勞的」。作為一個地方的軍事主官能夠敏銳地判斷未來的形勢,並提前做出行動,離開親手開創的陝南根據地,再次揮兵北上長征,去和陝北紅軍會師。

1935年9月,徐海東率領紅25軍輾轉進至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永坪鎮,同劉志丹的紅26、27軍會師。此時紅25軍人數比開始長征時的不到3000人多了一倍。而且部隊衣著整齊,裝備精良,差不多每連都有六挺輕機槍。這些裝備是劉志丹部所不具備的,所以在後來打西北軍得到的武器裝備,紅25軍總是先給劉志丹部裝備,因為他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超過楊虎城的西北軍,他們只要張學良部的東北軍的外國裝備,熟悉裝備情況的讀友肯定明白這樣裝備的厲害程度。

紅25軍到達陝北的信息當然也登上了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正在長征路上苦苦思索未來方向的毛主席偶然在一個小鎮休息時,得到一張舊報紙,在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個新聞速報:「徐匪海東流竄到陝北和劉匪志丹合流」,毛主席一拍大腿,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才有了紅軍主力揮師北上,到陝北建立抗日根據地的下一步,而徐海東率紅25軍在和主力紅軍會師過程中,也是南征北戰,起到了很好的護佑作用,因為當時的中央紅軍經過雪山、草地,走的都是偏遠路線,已經沒有後勤補充,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武器裝備以及戰鬥力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這才有了後來毛主席為中央紅軍向徐海東借款,徐海東送5000大洋軍餉給紅軍主力,送100挺機槍的佳話。

1950年毛主席寫給徐海東的信,當時徐海東同志在治病期間

毛主席對徐海東的感謝不僅僅是對主力紅軍的錢物接濟,而是徐海東提前做出戰略預判,在當時險惡的環境里給中央紅軍找到陝北這樣一塊革命「福地」,並且積極主動地迎接中央紅軍到來,全力支持中央權威,支持毛主席的工作,把紅25軍的指揮權統一在中央的序列之中,接受中央領導,這個功勞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1955年首次軍內評銜時,徐海東得知自己在大將之列,他立刻推辭,因為1940年(當時他只有40歲)後,他因肺病而離開一線部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沒有參與,他怕別人會有意見,毛主席知道這個信息,對身邊的同志說:「有些人不懂,我懂得,徐海東對革命是有大功勞的!」言下之意,沒有徐海東當年的奮力拚殺,中央紅軍不動能否在陝北立足呢!最終,徐海東列大將第二名。聽聞這個信息之後,徐海東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在關鍵時刻轉兵黔境,蔣介石為何暗喜?他莫非也在等時機!
毛主席電報急召,此帥帶4名警衛穿越日偽戰區,千里風塵到延安!他究竟是誰?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