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無用「的書,聽「無用」的道理

看」無用「的書,聽「無用」的道理

記得在高考報志願時,本著對人性與人類心理活動的無限好奇,我曾一心想要報考心理學專業。然而當時爸媽毫不猶豫地打消了我的念頭:學什麼心理學,以後對著心理不正常的人,遲早你也會跟著心理變態。

感謝當年父母的英明抉擇,我才沒有誤入歧途——畢竟,作為一個心理本來就不太健康的人,真要跑去當心理諮詢師,只怕在吸收一大堆負能量以後,無法自醫。

然而,這並沒有打消我對心理學的好奇心,相反地,在美劇的熏陶下,以及參加工作後的所見所聞,我對心理學的好奇心與日俱增。當再次想要拿起書本學習時,第一本想要看的,就是心理學的書籍。

為什麼想了解心理學?

小時候性格內向,看任何事情,都像隔著一層玻璃,彷彿活在另一個維度。由於不善於交際,對日常交際中的各種規矩既疑惑又抗拒,對人性的多變更是難以言喻的驚詫。

為什麼有的人在生氣時會遷怒於別人;為什麼有的人嫉妒他人的能力,偏偏要在言語上刻意奚落;為什麼女孩子總喜歡結伴同行;為什麼有的人會遭到集體排斥;為什麼我做不到八面玲瓏,活潑熱情?

長大後參加工作,在信訪局負責信訪工作時,偶爾就能看到一些「瘋子"的來訪。他們深信自己被迫害、被監視,耳邊常有想起各種奇怪的聲音;他們深信自己患有重疾,多方求醫卻無法查出病因……是的,這是在信訪局不時就會遇上的「被迫害妄想症」患者,是這個充滿焦慮的社會中衍生的其中一種精神疾病。

類似這樣的精神病患者離我們遠嗎?當我們打開網路媒體,隨手可見娛樂新聞里某某明星抑鬱自殺,民生新聞中某某地方出現瘋子見人就砍,某某高校有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輕生。這類涉及生死的新聞固然可怕,但我覺得更可怕的是,我們都認為這樣的心理疾病與我們毫無關係。

這樣的心理疾病的成因是什麼?是怎樣的生活環境逼使他們患上這樣的心理疾病?這些心理疾病剛開始時會出現怎樣的癥狀,要如何去治療?

這些我們所認為的精神疾病,真的離我們很遙遠嗎?

我們都會害怕身體上患上任何的生理疾病,於是每年體檢,確保身體健康。然而,卻是鮮少人關注心理健康。

這一切一切,都是我想要了解的知識。哪怕無法深入研究,只要能學到想要的知識,也是了無遺憾。

我想從心理學書籍中得到什麼?

內向又自卑的性格總使我錯失許多與人交往、開拓學習的機會。功利地講,我希望從書中了解到自己性格的成因以及改善內向性格的方法,使自己變成一個熱情開朗、巧舌如簧、個性鮮明的人。對自己個性的厭惡使得我總想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而膽怯與懦弱始終牽制著我的步伐,一而再再而三地原地踏步。

而在搜索心理學書籍的時候,琳琅滿目的書籍諸如FBI教你讀心術、FBI微動作心理學等各種功能性書籍,又使我貪婪地想要從中學會如何慧眼識人,如何利用心理學知識快速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甚至看穿他的內心,如同一個閱人無數的偵探一般睿智過人。

最後,我們所認為的精神疾病,究竟離我們有多遠?普通人身上也會有精神疾病嗎?當我們感到焦慮或者悲傷時,如何排解情緒才是正確的?當我們遭遇失敗或打擊時,該如何振奮自己的內心?怎樣的人生觀才是正確的,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怎樣的態度才是正常的態度。

想要了解的東西太多,只可惜時間有限,能夠吸收到的知識面實在太少。

最近看了些什麼心理書籍?

通過《慾望心理學》我了解到,在人們最原始的慾望的驅動下,人們的內心衍生出形式各樣的心理狀態。而通常慾望往往不以單一的形態呈現,在各種慾望的相互交織下,人們產生了諸如嫉妒、憤怒、貪婪、悲傷、冷漠等不同的表現。不加節制的慾望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許多多的麻煩,但那些未實現的慾望,又會為感情埋下定時炸彈。

在日常的慾望與心理刺激下,我們不一定會演變出《重口味心理學》中各種極端的心理現象,不一定會產生抑鬱、焦慮、社交障礙甚至被迫害妄想症,但是被《情緒勒索》,輕易地產生過激情緒,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波動,或是產生《拖延症心理學》中對完美的誤解、對失敗的恐懼,甚至是對必要任務的心理排斥。

各種心理慾望相互糾纏,無法辨析權衡,各種心理與性格上的小毛病就會不斷加深,陷入無法自救的死循環。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墨菲定律》中的「踢貓效應」告訴我們,壞情緒一旦傳染,就會產生連鎖反應。而學習以《非暴力溝通》的形式向身邊人提出訴求並排解情緒,才能夠向身邊人更好地表達《愛的五種語言》。

了解自己,正視自己的心理缺陷,實質上也是一種《博弈心理學》。通過了解自己的弱點,才能更好地避免他人的心理操縱,反客為主,更好地經營自己的生活。在產生矛盾時,才能權衡利弊,做到雙方共贏,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

以上是我近段時間來粗淺讀過的一些心理書籍。說不上把知識點全部吸收,但至少在一定的基礎學習後,我的心態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最終得到了些什麼?

倒空原有的固有觀念,接受新的知識形態,是我一貫的讀書方針。然而在讀了這麼些書以後,我得到我想要的知識了嗎?我變成了我想要成為的人了嗎?沒有。是因為我讀的書不夠多,還是讀錯了書?恰恰相反,在看完這些書以後,我對心理學有了截然相反的認識。

「網紅心理諮詢師」李松蔚在《奇葩大會》上給心理學下了這麼一個定義:心理學是一個「沒用"的學科。

心理學不會教你怎樣把自己變成一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而是教你怎麼去接納自己;

心理學不會告訴你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做就是錯的,而是教你去接納多元的觀點,從實際出發去理解別人的做法。

心理學不會告訴你教你怎麼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瞬間看穿一個人,而是教你認真去了解他的過往與現在。

心理學沒法武斷地下定義,怎樣才算是一個正常人,卻能告訴你,你的許多舉止,也許都不正常。

而就在這沒有「答案"的書裡面,我似乎又找到了許許多多生活中的「答案」。

《慾望心理學》告訴我,人們最原始的慾望,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控制了我們的情緒。我們渴望被重視,需要擁有自我空間,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被自己控制,通過體現自我價值而獲得自信,通過與他人或其他事物的聯結而獲得安全感。慾望並不可恥,慾望是我們對自我存在感的充分體現,而釐清各種慾望,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緒。

如果說《慾望心理學》是教我如何辨別自己的慾望,那麼《情緒勒索》便是進一步地教會我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過激往往是由於刻意隱藏自己的慾望,日積月累下造成的情緒過載,以至於只要受到一點刺激,過度的情緒就會突然爆發。

因為情緒過度發泄而悔恨,只會使情緒陷入不斷發泄又不斷悔恨的死循環,對自己的情緒愈加失去控制能力,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這樣的情緒,並非一句「不值得生氣」就能輕描淡寫地帶過。我們渴望受到尊重的內心也不允許如此粗淺地忽略了內心的渴望。倘若心有不甘,請本著對自己內心的尊重,仔細分析其中的因由。是嫉妒,還是委屈,是渴望被重視,還是想要被尊重。

而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內心的渴望,以平和的方式釋放情緒,表達自己的訴求,則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帶給我的新認識。通過得當的溝通公式——現象描述(客觀事實)---感受表達(我覺得)---思想表達(我認為)---真切請求(我希望),向身邊的人表達情緒,將心比心,顧己及人,才能打破情緒勒索的死循環,重新掌握情緒控制的主動權。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博弈。小時候與同學博弈,與父母博弈;長大以後與同事博弈,與伴侶博弈,與孩子博弈。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心與心的博弈。對於我們所愛的人,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竭盡全力地付出,而是恰如其份地給予。

在《愛的五種語言》中,就講述了在愛之中,施和受不對等時,我們的愛,對方也許接收不來。我們自以為已經給出了全部的愛,但也許並非對方想要的一切。

就好像老人家總希望遠遊的孩子能回家好好吃一頓飯,而不是寄來貴重的補品;年幼的小寶貝想要得到父母溫暖的懷抱,而不是一部冷冰冰的電子遊戲機;心愛的伴侶想要聽到一句衷心的愛意,而不是冷漠的物質施與。

我們主觀地認為,只要給出去了,對方就一定能接收。於是不加思索地付出我們認為最好的,卻不料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心理學就是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多樣性。嘗試著去換位思考,而不是以己度人。

還記得上周的《奇葩大會》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書讀多了,權威的意見聽多了,反而找不著自我了。自我不需要從書中尋找,而權威的意見恰恰是給我們開闊了眼界——這是對的,那也是對的。偏激是對的,中庸也是對的。正因為百家之言的繁雜性,才讓我們了解到人性的多樣性,多且正常。至於如何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從心的根本。

如今不再渴望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卻依然認為心理學擁有無窮大的魅力。它「無用」,不能教我如何去看清別人,它也「有用」,它使我更好地看清自己。畢竟,世界這麼大,看清了自己,才能站穩腳下的一平米。

感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能提升居家幸福感的好物
涵蕾散文 春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