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不勝收的雞血石,帶你們飽飽眼福……

美不勝收的雞血石,帶你們飽飽眼福……

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因鮮紅色似雞血的辰砂(硃砂)而得名。雞血石含有辰砂(硃砂)、石英、玉髓35%-45%。磁鐵礦、赤鐵礦6%-12%。辰砂約5%-8%。

雞血石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主要用作為印章或是工藝雕刻品材料。中國最早在浙江昌化發現玉岩山雞血石。後來又發現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貴州、陝西、甘肅、四川、湖南、雲南』、新疆等地發現了雞血石。

雞血石與田黃石、青田燈光凍石被譽為印石三寶。雞血石為中國印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同時在玉雕工藝中形成了「雞血」雕獨特流派,其作品以「瑰麗、精巧、高雅、多姿」著稱。

雞血石由於產量相當有限,市場價格經久不衰。

雞血玉的質地細膩,如鮮血一般的淋漓鮮艷,極具觀賞之美,因此質地好的雞血石本身就不需要多加工,稍微雕琢就能作為印章,但是因為市場上的雞血玉價格普遍高昂,因此也有不少的仿品,消費者在購買前需要擦亮雙眼。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雞血玉的故事,以及雞血玉與雞血石的區分。

雞血玉

雞血玉的神話傳說

相傳,古代有一種鳥,叫「鳥獅」,又稱鳳鳥,生性好鬥。一天,覓食飛過玉岩山,見一凰正在孵蛋,頓生惡念,向其發起攻擊。毫無準備的凰被咬斷了腿。鳳聞訊趕到,同仇敵愾,戰勝了「鳥獅」。鳳凰雖然勝利了,但凰鮮血直流,染紅了整個玉岩山,遂成了光澤瑩透如美玉的雞血玉。據考證,雞血玉的開採始於明代,而盛名於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十分賞識昌化雞血玉,將其作為寶璽的章料。國家郵政局日前發行的一套《雞血玉印》特種郵票印的就是兩方寶璽。

雞血石

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其顏色比硃砂還鮮紅。因為它的顏色像雞血一樣鮮紅,所以人們俗稱雞血石。雞血石含有辰砂、(硃砂)、石英、方解石、輝銻礦、地開石、高嶺石、白雲石等礦物,且大部分含硫化汞等多種成份的硅酸鹽礦物。雞血石沒有固定的形狀,叫塊石狀,它的色狀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其主要用作印章及工藝雕刻品材料。


品評雞血石,首先就是「血」的紅色,以其鮮、凝、厚為佳。鮮者紅如淋漓之鮮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指有厚度有層次深透於石層中。其次看它的地張。所謂地張就是鮮紅色的硫化汞結晶在什麼樣的石頭之上。雞血石的地張以純凈、半透明、無釘與血之鮮紅色彩交相輝映者,為上品。

由於昌化雞血石之質佳,價值又高,近年來,作偽方法不斷:

其一,鑲嵌法。採用質地較好的昌化石章,選擇其幾面醒目的地方,分別挖出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小坑,然後用紅色的硫化汞塗料嵌入,待其自然陰乾後,再磨光上蠟。因為嵌入的雞血(硫化汞)沒有層次,同時血與昌化石的交接處色澤生硬,沒有過渡。

其二,浸漬法。取一方昌化石,在需要的地方塗上硫化汞,陰乾再塗,再陰乾,使其血稍有層次,然後放在透明的樹脂里浸漬,務使周身浸到,拎起晾乾,再用細水砂打光,即成。此法因樹脂易老化,日久表皮會泛黃,與內部的石色不相協調,同時樹脂表皮的毛孔比較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其表面有一點點細小的棕眼,而這一切都是真的昌化雞血石所沒有的。

其三,切片貼皮法,此為近年新創的方法,採用先進的切割機器,把石章之6個平面分別切割出薄如紙的6面。於需要的地方塗上硫化汞,待晾乾後再熱燙,然後用膠水把原來切割下來的6個薄片按原樣貼回去,再用細碼水砂摻油或水,把薄片與膠合處的線角磨光。這樣雞血的紅色看起來生在石章裡面,而且自然分布,但血的層次畢竟只能停留在一個平面上。

養護方法

雞血石被稱之為世間最貴的石頭,對於保養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而雞血石正確的保養方法有如下:

製成品封蠟拋光後,用錦盒密封保存在陰涼處;如長期收藏,也可只封蠟不拋光,讓表面留一層薄蠟,這樣可以使石材的光澤、色澤不變。

雞血石切忌在陽光下曝晒,或長期置於強光下,並避免長期置於高溫環境中。因為雞血石的汞元素在陽光的曝晒和高溫環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變紫、變暗或變淡。

用油養雞血石是廣泛採用的保養法。方法是在製成品上擦一層白茶油或白蠟油,讓石表吸透油質,變得更加晶瑩明凈,血色更鮮。如擦油後再密封於錦盒中,可包一層普通的保險薄膜,以免油質沾染錦盒絨布。

在室內的擺件、石玩等要經常擦抹。如陳列時間長而沾染了灰塵、污質,可用細軟稠布或絨布輕輕擦抹乾凈,再用細毛刷蘸油刷一層薄油,即可恢復光彩。

一些小擺件、石玩、裝飾品,最好經常用手摩挲撫玩,也可在臉上摩抹,使石面附著一層極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顯古樸高雅。

攜帶印石、雕刻品,佩戴裝飾品,應避免外力的撞擊、刻劃和磨損,也應避免化學物質的接觸,以免變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