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小九妹(母親節獻給傅老師的音樂)
1999年2月與傅老師在悉尼歌劇院領「澳洲多元文化貢獻獎」時合影
在傅全香老師病重期間,劉丹(傅老師女兒)突然打來電話,說醫院已經發出了病危通知,音樂的事情你要先準備起來了,我立即答了下來。 第二天,我剪了幾個音樂給劉丹聽,劉丹覺得不是很滿意,我說那就讓我再想想。
此事,不覺讓我回想起與傅全香老師當年一起工作生活的往事:
記得1987年的一天,我聘請傅老師擔任嵊縣越劇團的藝術顧問,當時傅老師雙手拿著聘書激動不已、熱淚盈眶。此後,傅老師就與嵊縣越劇團風雨同舟。
1990年經過傅老師親自策劃指導的《大義夫人》赴上海演出,我團傅派傳人陳嵐獲得了上海戲劇「白玉蘭獎」,為我團贏得了最高榮譽。
1992年與傅老師創作她的「封箱戲」越劇電視《人比黃花瘦》,一起討論越劇傅派藝術,一起創作劇中人物李清照的唱腔,使我對傅派藝術感受更深。
1999年我隨傅老師一起去澳大利亞進行藝術訪問,把越劇帶到了南半球。
2001年,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研究越劇傅派唱腔,我正式拜傅全香為師,成為傅派傳人。
2002年與傅老師一起為傅派傳人陳藝創作專場《放飛》……
這幕幕往事在心中深處飄過,其實,傅老師在我心中更是一個良師慈母般的形象,她那一聲帶有『 海腔嵊調 』的 「國良??~」 令我今生難忘!
後來,經過幾天時間的考慮,我決定重新為傅老師寫一個音樂。這個音樂的最大亮點就是要獨一無二。首先,一定要有傅老師最美的音樂旋律在裡面,再是,應該充滿深深的思念。於是,我用傅老師的名段「我家有個小九妹」為基礎進行發展,通過放慢的手段使樂曲更加深沉,使用小提琴獨奏的形式表達傅老師品格的高潔,再用豎琴分解和弦的進行來表示我們心中的無限悲淚。
曾經的歡樂, 曾經的辛勞, 曾經的榮譽,化作片片音符,凝結在這深沉的音樂之中。創作時,這首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自己的心靈,創作後也曾打動了無數牽掛傅老師的人。今天是「母親節」,推薦此曲以表對「良師慈母」傅老師的懷念之情!
傅門代有傳人出 各領風騷數十年 ! 傅派傳人……陳國良
傅全香,女,原名孫泉香,1923年8月30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後庄村。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學習花旦。1940年以《恆娘》一劇聲譽鵲起。1943年在「四季春」掛頭牌。50年代初期,在《十八相送》和《織錦記》中首開定腔定譜先例,廣泛借鑒京昆和評彈的唱法,創立了越劇「傅派」。2017年4月7日,榮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7年10月24日12時18分,傅全香同志因病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4歲。
傅全香的嗓音明亮、音域寬廣、潤腔華彩,且真假嗓結合,曲調跌宕多姿、波瀾起伏,表演富於激情,以「花衫」戲見長,善用強烈的外部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情。最擅長於表現具有強烈反抗精神的悲劇婦女形象。傅全香重視收放開合與花腔的潤色,唱腔美若嚦嚦鶯聲,被譽為「金嗓子」,「越劇花腔女高音」,所創立的「傅派」唱腔是越劇花旦中的重要流派。《情探》"行路"一場的唱做念舞,是傅派藝術最具創造性的精品。
我送曲給你 你點贊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