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既無法使他完美,也不至於毀滅他

你既無法使他完美,也不至於毀滅他

寫在前面:

最近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比較重大的變化,小芒的爸爸去了其他城市工作,日常無法陪伴我們。這個變化一方面增加我的育兒壓力,讓我每天都非常非常疲憊,尤其是小芒受到影響,一度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和睡眠倒退;另一方面也讓我自己又一次體會了失戀的滋味,心裡空落落的非常難受。同時,小芒的外婆從過年那時候查出身體有恙,一直在吃藥。她自己本身是個敏感易焦慮體質,所以即使病情不算非常嚴重,也極大影響了她的情緒。這讓我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

這段時間我從公眾號消失了。因為太累了,每天都有無數的瑣事等我處理,晚上還要應付時不時爆哭的小芒。不過還是那句話,我依然會堅持看書寫文,即使情況和年初定計劃的時候有所不同。

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同一般的育兒書有所不同,對我個人很有啟發,雖然耽擱了一段時間,還是決定整理出來,希望對看到它的人有所助益。

這是一篇非常長的文章,閱讀時長大約需要15分鐘。你也可以挑我重點標黑的內容來讀。

1

現在,似乎育兒界都忘了遺傳這回事了。我們都承認孩子的外貌遺傳自父母,智商很大程度上也遺傳自父母,可是說到性格,似乎沒人提到遺傳這件事。太多的育兒書、育兒公眾號都在告訴你,你有一萬種辦法可以把你對孩子養得聰明又樂觀,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長成那樣,那肯定就是你們做父母的在養育這件事情上犯了錯。

這樣的思想在成年人的群體中,突出表現在對原生家庭經久不息的批判。不管在哪個微信群,總會有人提起這個話題,得到很多共鳴。大家互相抱怨批判一下自己的父母,將自己的種種不如意歸結為父母的養育不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加了一個讀書群,裡面有個年紀不大的剛參加工作的孩子。群聊到時候,他很多時候都在表達對父母的抱怨,甚至帶著些許憎恨。

「大多數父母自以為是,他們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

「認為我是為你好,其實這是道德綁架。」

「他們只會限制你通往成功的道路。」

「他們從來不給我鼓勵,只會打擊我。」

這是他對於自己父母乃至大部分父母的評價。我能理解他,因為曾經我也是他。我懷著小芒的時候,我老公把我媽媽接到北京,讓她照顧我的生活。那時候,我自詡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認同原生家庭那套說法,甚至可以接受「父母皆禍害」這樣極端的思想。

當一個人完全陷入對一種理論的迷信的時候,可以將任何事情用這個理論進行解釋。我將我的壞脾氣歸結為小時候沒有得到耐心對待,將我的懦弱歸結為我媽媽從來不鼓勵我,將我的粘人歸結為我媽媽沒有跟我建立安全依戀……或許一切跟我媽有關,但不在於養育方式,而在於先天遺傳。

2

有了小芒之後,我看了不少育兒書,都是各大公號大v推薦的。最開始的時候,由於自己毫無當媽經驗,就像一個新手小白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我把這些書當做育兒聖經,當成我育兒路上的權威指南。最誇張的時候,我甚至因為隊友不肯好好讀一本大v們推薦的育兒書而認為自己所嫁非人。在產後抑鬱的推波助瀾之下,還鬧出過凌晨離家出走的橋段。

為什麼要讀育兒書呢?因為我的認知里預設了這樣一種假設,那就是孩子長成什麼樣,不說完全但也是極大程度受後天養育的影響。《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一書可以說是發展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研究綜述,它總結了發展心理學對此的結論:先天因素和後天養育共同塑造我們的孩子。但是到實際生活中,因為先天因素看不見摸不著,或者說我們不自覺地就忽略了這一部分,很快就會陷入後天養育的陷阱里,承受各種煎熬,生怕自己出了錯害了孩子。

就我個人而言,這些育兒書給我帶來一些實踐方向的同時,也帶給我很多焦慮。直到有一本與眾不同的書拯救了我,這就是《教養的迷思》。

我們經常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大家都將之解釋為二胎有經驗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能夠輕鬆放下了。但是我覺得這話有另一個角度的理解,那就是一胎的經驗告訴我們,照書養行不通。為什麼行不通?因為每一個孩子天生不一樣啊,怎麼可能會有一种放之四海皆準的育兒方式呢。

孩子長成什麼樣,父母彷彿要擔起一百分的責任。各種源自西方的育兒理念成了政治正確,動不動就是一句話毀了孩子一輩子。各種公眾號寫手,時不時將這樣暴擊父母心臟的標題推送到你的面前,讓你如履薄冰,彷彿你的孩子是個脆弱的瓷器,你稍有不慎他就要萬劫不復。

《教養的迷思》一書告訴我,不是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有限的,我們不必為此承擔一切。孩子的成長受到環境的影響,這個環境不僅僅是家庭,還包括學校甚至整個社會。

關於環境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典故非「孟母三遷」的故事莫屬。

傳說孟子年少時,父親早逝,母親帶著他獨居。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附近,經常能看到喪葬儀式,於是孟子就學起了大人跪拜/哭號,模仿辦喪事。孟母看到了,覺得這不利於孟子的成長,於是搬家了。這一次他們住到了市集旁邊,耳濡目染,孟子又和小夥伴們開始模仿大人做生意的樣子,又是鞠躬歡迎又是討價還價。孟母覺得這也不是孟子未來應該從事的職業,於是又帶著孟子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一個學堂附近,孟子就每天跟著學堂里的老師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禮,孟母這才滿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在強調群體對個體的塑造和影響。

朱迪斯 哈里斯所著《教養的迷思》所論證的觀點,與中國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寡母的觀念竟不謀而合。在這本書中,作者將她的理論總結為「群體社會化」。該理論有針對性地對被西方心理學奉為圭臬的「教養假設」提出了批判,並嘗試對孩子社會化的過程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即父母對孩子的社會化不起作用,是孩子所處的群體幫助他們實現社會化。

3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和作家。不同於學院派的心理學研究者,她是一個獨立研究者。由於身患疾病,她曾被哈佛大學退學,卻因挑戰心理學屆「教養假設」的研究論文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予傑出心理學作家的喬治米勒獎。她在演化、社會、發展心理學等領域均有獨到見解。

《教養的迷思》一書顛覆了傳統認知的觀點,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果殼網曾整理史上最具爭議的十大心理學研究,哈里斯關於後天教養的迷思位列其中。

哈里斯認為,兒童的人格塑成在遺傳基因之外,主要受到他們的小夥伴以及家庭之外的經驗影響。哈里斯提供了一些證據來支持她的主張:「(平均而言,)和那些被相同父母撫養長大的雙胞胎一樣,被不同的父母撫養長大的雙胞胎也有著相似的人格特徵;雖然被同樣的父母撫養長大,但是被收養的孩子跟他/她的兄弟姐妹在性格上卻不相似;移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有著父母移民後而非移民前國家的人格特徵。」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人格塑成受後天教養的影響,那麼被不同家庭收養的雙胞胎應該在人格上有所區別,但研究表明,被不同家庭收養的雙胞胎依舊有著相似人格,作者認為這樣的相似實際上來自遺傳。如果教養假設成立,那麼一個家庭收養的孩子(與父母沒有遺傳關係)應該和這個家庭自己生育的孩子有相似的人格,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作者認為是遺傳的不同導致了孩子人格的不同。

哈里斯的支持者包括被譽為當代最著名的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平克在語言發展研究中獲得的兒童語言習得的證據符合哈里斯的理論。在為《教養的迷思》撰寫的序言中,平克稱本書的觀點違反直覺,對兒童發展研究方法提出了毀滅性對批評,將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平克是當代最負盛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研究涉獵腦神經科學等眾多相關領域,同時他也是TED演說著名的演說者,他會支持作者的觀點並不意外。他本人著有《白板》一書。這本書對哲學家洛克提出的人性「白板說」進行了討論。「白板說」認為人生來是一張白紙,人性的塑成完全來自後天經驗。

平克給出了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等各學科的證據,認為嬰兒出生時並非一張白紙任大人塗畫,大腦自有一種結構,後天的作用無法逃開先天的條件。

最近看的另一本書《讓大腦自由》中也提到,胎兒在子宮中大腦快速發育,如果母親面臨長期的巨大壓力,比如貧窮,會造成胎兒大腦發育不良,也會影響胎兒未來的性格。也就是說,孩子的某些特質在未出生時便已經形成,後天教養無法徹底改變。作為父母,我們追求更好的養育方式並沒有錯,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應該是塑造理想中的孩子。

《教養的迷思》一書的反對者則認為,哈里斯的文章取樣有問題,忽視了很多證明父母確實造成影響的研究。反對者們擔心,如果她的觀點成為主流,父母可能會對他們的孩子置之不顧或者為所欲為。

4

哈里斯之所以嚴厲批判「教養假設」,是因為她認為該理論只是一種假設,卻被心理學界推上至高的地位,導致全社會的父母為此承擔巨大壓力。

一方面,只要孩子出現問題,父母就要遭到批判;另一方面,成年人如有任何焦慮和痛苦,心理學家就將原因歸結為他的父母給他造成的不愉快的童年。這種簡單歸因除了為社會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背鍋俠」,沒有任何積極作用。如果止步於此,那麼人們就無法去發現造成問題的真正原因,並有針對性地實踐改善的方式。

其實科學對「人」對研究和認知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科學精神的本質是懷疑和批判,正是在完善前人的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取得進步。所以,真正的科學家不會被大眾認知所左右。但是媒體傳播在為大眾提供一些理論時,往往無法顧及真正的科學研究結果,簡單歸因對傳播而言是更易操作的策略。

哈里斯認為孩子與父母在人格上的相似並不是後天養育造成的,而是由於基因遺傳以及他們同屬一種文化。她在本書中指出了長久以來被心理學界刻意忽視的一個重大因素:基因。她指出,人們常常認同一些顯性的遺傳特質,卻刻意迴避基因遺傳對人格方特質的作用。比如一些孩子自小就比其他孩子更「麻煩」一些,好動、任性、易怒。哈里斯認為所有這些特徵都有重要的遺傳成分。

然而最初我們會接受類似於「高需求」這種特性是天生的,但是等孩子大一些,我們往往就忘記了基因的可能作用,將孩子的一切特質歸結為後天養育的結果。哈里斯認為許多心理學研究結果不可信,因為這些研究都沒有控制遺傳因素的影響。

哈里斯群體社會化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孩子被社會化,他們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所屬群體決定了孩子的社會化,這意味著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比如,青少年犯罪主要與他們所生活的社區環境相關,離婚家庭的孩子出現問題並非因為離婚本身,而是因為離婚帶來的家庭經濟水平下滑、生活社區環境對變化等因素。這些都是支持她理論的證據。

5

當然,哈里斯並不是徹底否認父母的作用。她只是否認父母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哈里斯指出,父母起作用,但僅限於家庭中。

她反對心理學家關於行為方式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情感會從一個社會情境遷移到下一個社會環境中的觀點,簡單說就是她反對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他們的其他社會關係。

她認為人在面對不同的人際關係時,必然會採取不同的策略,所以與母親的關係並不會平移到其他的人際關係中去,也就是說與母親的交際模式不會影響其他關係的交際模式。

哈里斯要批判的是教養假設,而不是為人父母者。恰恰相反,她同情那些在社會輿論下要為孩子的一切思想和行為負責的可憐父母。

她說:「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包括我自己在內,責怪父母比責怪自己容易得多。」「……教養假設是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的產物,還不足以說明教養假設的普遍性……脫口秀的主持人和嘉賓,詩人和農夫,你的會計師和你的孩子,他們每一個 人都將自己的失敗怪罪到父母身上,怪罪自己是他們的孩子。」哈里斯討論的語境是美國社會,但中國的一些父母顯然也已經步入後塵。

許多父母尤其是媽媽,都將以西方心理學為基礎的各種育兒書籍作為自己育兒的指南,將傳統教育的一些做法視為洪水猛獸,棄之如敝履。

姑且不論西方和傳統孰對孰錯,這種一頭扎入某種理論的做法是危險的。危險並不在於參照這些做法會導致孩子誤入歧途,而在於若干年後,我們或許無法接受自己依舊沒有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

《虎媽戰歌》的作者蔡美兒就向傳統美式父母發起了質疑和挑戰。她說,她很不認同美國父母將自己的孩子視為心靈極度脆弱,比如孩子只是做得還可以,便忙不迭地誇讚,生怕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她認為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孩子獲得更好成就的機會。她在書中自述了她對女兒的嚴厲管教,她的女兒們並沒有因此變得膽小而脆弱,反而表現出各種天賦和活力。所以,或許她的孩子遺傳了她的勤奮、努力、勇敢,所以不會被她的嚴厲嚇倒。而那些被父母的嚴厲嚇倒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先天更加脆弱,而不是因為父母的嚴厲使他變得脆弱。

哈里斯說:「為人父母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不是你付出了真誠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有時候,優秀的父母不一定有好孩子,但這不是他們的錯。」

本書最有價值之處在於作者對父母們真誠的提醒:「不要去理會專家們怎麼說。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鬆點,他們將來如何並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得更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寫在後面:

從這本書,我個人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優化我們的養育方式,不是為了塑造符合我們理想的完美寶寶,是因為好的養育方式能夠幫助我們與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幸福感。

2、很多東西是先天遺傳的,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妄圖把他們塑造成標準模型。

3、大部分人生來是普通人,後天無法改變的東西很多,但這不妨礙我們過得幸福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叫楊土地 的精彩文章:

TAG:我叫楊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