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還沒有結束呢

還沒有結束呢

演員的事完了,我的卻還沒完。

拍攝一結束,我就拉了半個多月的肚子。一來片場生活極其艱苦,我頭腦又始終處於高速運轉狀態,二來我身體歷來就很單薄,所以熬到最後,實在支撐不了了。但縱然如此,我還是騎著摩托車,來往於家與片場的公路上,只因為戲中缺少雨景。為了等候下雨,我一早便上來,然而要麼沒有雨,要麼我出發時有雨,到時卻晴得明明朗朗。

直到8月5日,我守候在中心校,見到天變,便驅車飛速馳往,才終於捕捉到一點雨中的鏡頭,且是在半路上取得。我全身淋得通濕,脫掉上衣等待,一直守到下午六時,天空還是不見半點雨星,這才帶著遺憾作罷。自第一場雨戲過後,始終與雨無緣,我也只有順其自然了,還了攝像機,頹然回到家,開始進行影片的剪輯。

因為不懂這門技術,我還是想送到達州的一些製作室,找專業人士編輯。然而,那段時間,身上窮得可憐,連吃飯都成問題,哪還談得上有一點經費?就是拍攝,也是借了幾千元的債。苦無對策,我只有暫時放棄,先就著選出的鏡頭,寫出了一個分鏡頭腳本,而後去聯繫我熟識的一個老頭兒,胡家鎮思樂影視製作中心的王老頭兒。

由於以前曾參加演講等活動,我的表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見我如此上進,他倒很是熱心,但卻完全不知道微電影為何物,最後嫌麻煩也就不幹了。不過幸運的是,他卻願意教我相關技術。想到經費奇缺,時間又極為有限,我也只有自己來學。從他那兒拷來格式工廠、會聲會影等軟體,一邊向他請教,一邊學習編輯技術。

然而,他人雖好,卻有些耳背,我說什麼,他基本聽不到,他只管說,好多又說不到點子上。所以,這些東西,大部分是我根據從他那兒聽來的一知半解,通宵達旦地琢磨,自己悟出來的。縱然如此,我也十份感謝這位老人,是他給我指了一條明路,既讓求得了全新的知識,又讓這部「小米加步槍」弄出來的微電影能如期呈現於世人面前。

記得那段時間,老婆經常罵我,一個懷孕的人,得不到老公的呵護,反過來還要她來為我服務,給我端茶遞水。我時常從早上七八點,坐在電腦前,一遍又一遍,弄到凌晨兩三點甚至四五點,直到我完成任務不可。然而,從一個門外漢,到基本掌握,其間的距離是那麼遙遠。我總是弄得火冒三丈,不順心時,總免不了破口大罵,她還要來安慰我。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老婆,是她對我的理解與支持,讓我能安心奮戰。

8月25日,通過半個多月的日夜奮戰,我終於完成了影片的剪輯。緊接著又投入到字幕與配音的工作,又是日夜不息,忘我奮戰。尤其是字幕,耗費了我極大的心血。每一句台詞,一個字,都不能錯,每一個動作,都要有台詞相對應。以前,我還以為弄一部微電影並沒什麼大不了,而此時我才真正懂得了藝術創作的艱辛,與文學不相上下的艱辛。

9月9日,通過我不要命地整,不要命地檢查,字幕工作終於完成。但來不及高興,主題曲音樂的問題又出現在我面前。整部影片,除了引用了一首周艷泓的《林妹妹愛上了賈寶玉》,其餘全是我與趙峰的原創作品。一是版權問題,二是這部電影的內涵要求,我不可能隨便拿一首歌來糊弄。我們必須要有一首切合影片主題的原創歌曲。

早在2011年3月,我便寫下了歌詞《山裡的我》,並與趙峰合力完成了曲作,後來幾經修改,被定為這部微電影的主題曲。然而,還只是一個曲譜,並未成為真正的音樂作品,如此是很難達到效果的。所以,早在今年三四月份,我便通過達州的一些音樂朋友,認識了功底很深的音樂人楊鑫,讓他幫忙將這首歌製作出來。

同樣被我的執著所感動,他也很熱心地幫助我,然而一直以來,他事務煩多,始終沒有著手進行。加之,我也為影片拍攝的種種困難——尤其是經費——所擾,也就很少再催他。這件事就這麼拖著,似乎沒有了下文。直到影片拍攝完成,我又才再與他聯繫。他驚呆了,他以為我已經放棄,沒想到我還一直在堅持,更加願意幫我了,但又因在外工作而暫時擱置。

總之是經歷了無數曲折,在9月30日,我們學校都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這首歌才完整地製作了出來。其間,我是既想早日見到它,又是害怕見到它。由於剛裝修好房子,我欠下一大筆債務,加之四處有人辦酒,我們還要湊份子錢,且又要準備孩子出生相關費用。我們那點工資本來就入不敷出,哪還敢談什麼藝術追求?我始終矛盾著,糾結著。

驗收之後,又再度修改,終於有了第一個《山裡的我》音樂成品。我四處湊錢,將製作費用寄了過去,好在他對我很是鼓勵,所取並不高。而為了一個電影夢想,為了儘快完成影片的製作,開學的時候,我還是向學校遞出了申請,自願到村小去教書,為了更貼近農村的孩子,也為了更有時間來完成我的微電影。於是,一邊完成在薛家壩小學的工作,我一邊騎著摩托車回到家裡,開始進行了無數遍的工作,連著這首歌,完成影片的全部製作。

2012年10月6日,拍攝到製作花了半年,全部創作三年有餘,經歷無數個焦慮不安的日夜之後,我的微電影《送菜》終於出爐了。回想這一路的艱辛,我既是沉重,又是欣喜,我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那一晚,我再次點開,雖然看了無數遍,老婆和侄兒都看厭了,我卻仍然有滋有味地看,看得有滋有味。

其實,即使理解我,支持我,他們卻並不完全了解我。這並不是我最想要的,我要的是引起對農村那些孩子的社會關注。一路走來,我真正感受到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悲愴與「醉卧沙場君莫笑」的豪情。在片中人物的嬉笑怒罵中,我看到了留守兒童與山區教師生命的沉重,也看到了我,看到了我自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

周浚安,筆名風流雲,1986年4月生於四川省宣漢縣,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鄉村教師、編導、機關文秘、駐村第一書記、副鎮長等職務,現穿行於文字舞動之城。2012年,拍攝留守兒童微電影《送菜》,引發公眾關注和評論。2015年,出版青春小說《行走在單人床上》。2017年,出版青春成長小說集《八點半的火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浚安 的精彩文章:

送菜的故事依然在繼續

TAG:周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