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無法產生共鳴,畫面再美又有什麼用?

如果無法產生共鳴,畫面再美又有什麼用?

前言

《大魚海棠》和《你的名字》(以下簡稱「大魚」和「你名」)無疑是2016年最火的兩部動畫電影,截至16年底,兩部電影的國內票房分別是5.63億5.66億人民幣。

從票房成績上來看,你名略勝一籌,但就我個人而言,真正感動到我的卻是大魚。看完你名之後,我一直想著要將兩部電影做一個對比。

我不是專業的電影人,無法給出學術性的分析,以下觀點僅從兩部電影的故事情節角度進行分析。

《你的名字》

看完你名後我的想法是,這部電影的前期營銷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

其實男女靈魂互換的題材算不上新鮮,例如韓國早幾年的一部韓劇——《秘密花園》就是這樣的題材,加上島國一向不乏純愛小清新類型的電影,所以電影本身可能並沒有多麼吸引人。

但是上映之前看到各路媒體平台對你名的讚譽——什麼「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一生只有一次的愛」、「主題曲超級好聽」、「新海誠有望成為宮崎駿的接班人」之類的,還是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看過宣傳片之後,我便下定決心要去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

當時有一個噱頭就是:你名應該要和你喜歡的人一起看。不過很不幸的是,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等到我有時間去看時,周圍的朋友也大都看過了,所以我是一個人去看的。

看完之後,我的感覺是「盛名之下,難符其實」。

為什麼?

其實看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看完後沒有感覺?甚至覺得如果讓我再看一遍就是在浪費時間。

是劇情複雜以至於我根本沒看懂所以無感?故事雖然具有奇幻色彩,但劇情卻十分簡單!

個人認為你名不過是一個披著奇幻外衣,內里其實是清湯寡水的故事。瀧和三葉的感情線過於單薄,無法支撐起宏大的拯救主題。畫面很精美,故事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說有多感動,並沒有。

說起感動,我甚至覺得它遠不如我16年初時看的《博人傳》!

同樣是2D的畫面,《博人傳》的畫面遠沒有你名精美,但是火影的情懷始終感動著我和眾多火影迷。

或許就是因為你名這部電影沒有讓我產生情感的共鳴,所以讓我感覺有些遺憾吧。

其實我本人是很喜歡看日本動漫的,所以之前對新海誠也是早有耳聞。他的代表作《秒速五厘米》和《言葉之庭》以畫面精美到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而聞名,尤其是《秒速五厘米》更是賺了無數觀影者的眼淚,被人們捧為神作。

雖然《秒速五厘米》的結局不盡圓滿,但正是因為這樣的結局,給觀眾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間。所以我後來在想,如果你名是以瀧和三葉擦身而過作為結局,是不是會讓這部電影更值得回味呢?

《大魚海棠》

在拿大魚和你名作對比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沒有看你名之前,我看到的大都是對你名的誇讚,而大魚恰恰相反。

大魚的導演和製作團隊都是我之前沒有聽說過的,剛開始看到宣傳片的時候,片子最後有一句「赴你十年之約」讓我奇怪了半天。我想了想,十年前我應該是剛上高中那會兒,當時也沒聽說過這部動畫啊?

帶著好奇,我在網路上搜索了大魚的相關信息。大魚源自於導演梁旋十多年前製作的一個7分鐘的Flash短片《大?海》,這部Flash短片為梁旋積攢了一批早期的粉絲,因此也就有了「十年之約」這一說法。

之所以等了十年才上映,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有人說梁旋只是一個做flash的,他的能力不足以擔當一部電影的導演,所以才讓這部電影拍了十年,檔期一拖再拖;有人說製作團隊拿著電影投資的經費到處吃喝玩樂,這種狀態能拍好電影才怪;還有人說電影宏大的世界觀過於複雜,國內的動漫製作水平完全沒有能力完成這樣的作品。

反正在電影上映前,懷疑的聲音遠多於期待的聲音。

我當時看完宣傳片後,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還是很高的,但是在聽到眾多批判的聲音之後,我對這部電影也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

電影上映一周後,影評並不是很好,就在我持觀望態度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喊我去看了這部電影。出乎意料的是,這部電影不光畫面美輪美奐,還戳中了我的淚點。

其實我覺得,像我這個年齡的人在電影院看電影還會哭,是一件很丟人的事。但是在看到椿的爺爺化成的海棠樹燃燒了自己吸引椿的奶奶——鳳凰來保護並幫助椿的時候,我還是沒能忍住眼淚。

大魚的畫風體現了一種中國古典美的審美情趣,大量的中國風元素,和具有深意的象徵,讓這部電影擁有了更深遠的意境和更豐富的層次表達,產生了讓人可以無盡回味的空間。

我沒想到國漫竟然可以做到這個水準,雖然之前已經有一部《大聖歸來》已經引發過國漫界的地震。可是在此之後,國內院線上映的國漫依然表現平平。

現在又多了一部大魚,讓喜愛動漫的國人也對國漫未來的發展多了幾分期待。

其實大魚最讓我動容的一點就是影片中表現出來的犧牲與奉獻的精神。

鯤是人類的時候,為了救椿,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椿為了救活鯤,與靈婆做了交易,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做抵押換回鯤;湫為了椿的幸福快樂,一直默默守護著她,甚至最後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椿的重生;椿的爺爺為了解湫的毒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生命應該是最珍貴的東西,但是為了守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死又有何懼?

(本文標題源於此處)

如果說十年前的flash表現的是梁旋不甘平凡的人生態度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奮鬥精神,那麼十年後的電影,我看到的更多是導演對於生命和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即人為什麼而活?

人活著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在面對生死大義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堅定的做出選擇?

是否真的能為了別人而犧牲自我?

……

導演在電影中已經對這一系列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網上有些人批判大魚三角戀的劇情過於狗血,其實我倒反而認為很現實。雖然現實中大部分的人的愛情都不會像電影中這樣驚天動地,但是很多人應該都有過糾結在「愛而不得,得而不愛」中的情感經歷,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很符合實際的。

說在最後

總得來說,兩部電影都是近幾年來較為出色的動畫電影。

況且「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完後的感想都是不同的,所以我的本意也並非要將兩者一較高下。

電影還是要自己去看的,光聽別人說,或者是看一些影評之類的,可能就會錯失佳作,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自看一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ZZ大人 的精彩文章:

TAG:ZZZ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