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想您健康活過100歲,這可能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我想您健康活過100歲,這可能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我想您健康活過100歲,我希望能陪您更長的時間。

我沒能給您買其他的禮物,而是用一周的時間將這篇課程整理了出來,想讓您能看到。

我把這篇文章讀了5遍,選了最好的錄音分享給您,想讓您能聽到。

這是我送您和爸爸的禮物。文章有點長,我們慢慢看,慢慢聽。

以下內容是我訂購的得到專欄精品課《怎樣健康活過100歲》的課程筆記,這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張遇升醫生開設的課程。

其中的部分內容為了精簡,和易於理解,也有加入我的總結和舉例,因此本文不完全代表張醫生的觀點,他在文中也多次提到這些是建議,給大家參考。但是我主要是整理要點,沒有把他所有的內容都放上來,因此先作此說明。本文不完全代表張醫生的觀點,如果大家想了解他的課程原始內容,可以通過最下方文稿中的圖片裡面的二維碼訂閱查看,也推薦你給自己的父母購買。非常實用。

先說明,此文是我整理出來,大部分內容來自得到的課程,如果有侵權行為可以告知,我會立刻刪除。

文字很長,為了滿足大家可能轉發給老人看的需求,我會把字體設置的大一些。

如果您的父母不方便看文字,我建議你把它讀一遍,現在非常多的APP都可以錄音,你可以按照文稿錄一遍,分享爸媽。這可能是你今年母親節能送給她們的一份最好的禮物。因為你送去了陪伴。

本文講了5大點,我總結如下,這是精縮版,最多花你2分鐘,如你有時間關注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可以查看下面的詳情。:

1.什麼習慣能幫助我們健康長壽?

口訣: 天天要活動,飲食有節制,日日有盼頭,生活不孤單

2.看病就醫有哪些竅門?哪些癥狀不能拖?怎麼樣挂號更合理?看病前該怎麼準備?怎麼和醫生溝通?

(1)不能拖:腦血管病和心臟病,比如中風和心梗

(2)挂號:要找的科室請護士判斷;除了重大疾病複診,其他一般疾病和重疾第一次都掛普通號就行。因為流程統一,第一次都是檢查;慢性疾病,離家近的固定大夫效果最好。

(3)看病前準備:病歷、醫保卡、身份證、以前的檢查結果、影像的原片、吃藥的藥品清單;

(4)溝通:把想要問的問題先寫下來預備好,以免忘記;回答要具體,簡明,說事實不要說自己的猜測;有特殊需求都可以提出。

(5)特別提醒,聽醫生的,嚴格遵循醫囑,更靠譜。

3.慢性病為什麼這麼多?為什麼我自己的慢性病老是管理不好,堅持不下來?

(1)原因: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體還是習慣於儲存脂肪防止挨餓,所以愛吃糖,易發胖。

(2)正確的態度:規範地治療,長期地隨訪,定期地回看醫生。忽視會讓病情變嚴重,不要道聽途說沒經醫學驗證的偏方。

(3)方法:發現樂趣,如嘗試不同蔬菜的做法;定個小目標,比如一個季度減5斤,家人一起監督;聽醫生的。

4.得了大病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找哪個醫生,怎麼跟家人溝通?

(1)醫院:復旦大學醫學研究所評選的一個中國最佳醫院排名,有分科室。

(2)醫生:醫院的官方網站,「好大夫在線」網站(留意打廣告的假評分).西醫,同等水平的有海外留學的博士學歷的,年齡在35歲到50歲之間的醫生精力最充沛。選好了就別輕易換。

(3)大病複查的時候可以多諮詢不同專業的醫生,可能結果不同。

5.最好的保健品

就是水,多喝。

其他的保健品幾乎都沒有經過醫學驗證有療效,大部分都沒用,也不要拿保健品當葯吃而不吃藥。

下面是詳情和案例,這裡告訴你為什麼要給大家以上的建議,這些建議和哪些朋友圈的一些含糊其辭誇大效果的經驗貼不同,是張遇生醫生以醫學行業人員給出的建議。不包治百病,但很中肯,全面,非常實用。

1.長壽是由什麼決定的?生活中的什麼習慣能幫助我們健康長壽?

壽命由什麼決定?

1/4由基因決定+3/4由日常生活方式決定(研究結果來自對丹麥的雙胞胎跟蹤調研),所以不用參考父輩祖輩的壽命,你的壽命大部分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長壽秘訣: 天天要活動,飲食有節制,日日有盼頭,生活不孤單(研究結果來自全球最長壽的5個地區-美國//義大利/日本/哥斯大黎加/希臘)

1.1 天天要活動

1.1.1 活動即可:走路、騎自行車、走樓梯、買菜、做飯、洗碗、散步、洗衣服、看電視的時候做做操,瑜伽、打太極都很好。

1.1.2 目的: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關節的柔韌性,提高平衡能力(這能減少骨折的威脅)

1.2.飲食有節制

1.2.1 原因:

-A病是因為吃多了: 糖多(糖尿病),油多(高血脂),鹽多(高血壓),嘌呤多(痛風,動物內臟嘌呤最多)

-B消化多會耗能:消化會產生氧自由基,它會攻擊人體細胞發生病變甚至癌變

1.2.2 方法: A.吃飯八分飽;B.以蔬菜和豆類為主(管飽,營養多,熱量低)。

1.2.3 妙招:A.少吃主食,可以先喝湯或先吃一碗青菜,再吃其他。

B.多吃蔬菜,可以早上喝1杯蔬菜汁,還可以多喝豆漿、吃豆腐,豆漿可以補充雌激素,對中老年女性特別有幫助。

綠色蔬菜降血壓、血糖;補充維生素CE抗氧化劑;對抗自由基保護血管和細胞。

C. 少吃糖和鹽,所有澱粉類食物如米、面、饅頭、紅薯等,到了胃裡面都會轉變成糖。

1.2.4 口訣:蔬菜豆為主,蛋白主食輔,每餐8分飽,不甜不咸好。

我們如何應對不可避免的失落感和孤獨感?怎麼才能找到生活的目標?怎樣才能活得更快樂?

1.3 日日有盼頭

1.3.1原因:

A 有目標感的人壽命更長,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處理生活壓力和挑戰,不易放棄壽命更長(老紅軍、老將軍皆如此,心理平衡、豁達)

B 每天知道為什麼事情醒來,每天的目標是什麼。

1.3.2 方法:

A. 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您自己覺得特別重要的事,特別期待或者盼望的事,然後您把它寫下來,每天看一看。

比如孫子孫女考上大學成家立業,抱上重孫,給單位或者社區做貢獻,都可以,寫下來每天看看,這對您的生活和健康特別重要。

B. 想一想自己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愛好或者喜歡做的事,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時間再去做了,您可以試著在這些事情上面多花一些時間,把它再提高一個檔次

比如養花養草,喜歡寵物或者旅遊,都可以通過查找資料,把興趣做的更出彩,比如把自己的旅遊照片整理合集,寫出一本書。這些愛好讓您不斷學習,享受過程,變成盼頭

C. 嘗試去學一個新的東西,比如說一門新的樂器,學唱歌、跳舞或者一門新的語言,給自己一點挑戰,學習一個從來不會的技能。

1.3.3 舉例: 作者的一個修電視的技工朋友60多歲了,因為看到電腦很神奇,就買了編寫電腦程序的書,去網上看了教程,真的學會了用電腦自己編寫小遊戲,因為時間多,可以用來學習。

1.3.4 發現:醫學研究發現,學習新技能能夠有效地激活人的腦細胞,預防老年痴呆。

1.4 生活不孤單

1.4.1 危害

A.:孤獨感的危害相當於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煙。(來自美國楊百翰大學的研究),需要說明的這是指有孤獨的感覺,不是說孤單一個人的狀態。

B.增加人體皮質醇水平,就是表現壓力的激素,會控制情緒、免疫細胞和炎症。讓你的抗病力變弱。

C. 血壓普遍偏高

1.4.2 方法:

A.要參與主動的娛樂,不是被動的娛樂。

主動,也就是你全身心的參與,可以手腦並用和別人互動的娛樂,比如廣場舞,需要你和別人協作,比如唱歌,可以互相鼓掌

被動,就是被動接受信息,不做反應。比如看電視,看新聞,看視頻,看小說。 被動娛樂會增加空虛和無聊。

B..走出房間,去外面和別人溝通和交流,保持一顆好奇心,多學多問。比如買菜的時候問怎麼做好吃,多交流生活圈子會變大,您參與和被關注的機會也更多.

C..可以養一隻寵物,貓、狗、鳥都可以。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老人有伴兒不孤單。

舉例:美國的一家養老院在每一層樓都養了貓狗,讓老人們把它們照顧好,結果服抗抑鬱葯的比例下降了1/3,死亡率也大大下降了。

2.看病就醫有哪些竅門?哪些癥狀不能拖?怎麼樣挂號更合理?看病前該怎麼準備?怎麼和醫生溝通?

2.1哪些癥狀不能拖?

腦血管病和心臟病,比如中風和心梗,起病很急,不去醫院常常有生命危險,而且去晚了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所以有下面的癥狀一定立即去醫院,也要提醒您的家人知道。

第一, 突然出現說話不清楚、語言不利索、吐字困難,或者想說說不出來;

第二,突然出現看東西看不清楚,眼前發黑;

第三,一側臉面癱,或者是一側肢體不受支配,乏力,抬不起來,或者走路的時候一隻腳拖地,甚至不能夠行走;

第四,口角歪斜,流口水,吞咽困難;

第五,劇烈的頭痛或者頭暈嘔吐;

第六,胸悶胸痛,有時候伴有嘔吐、牙痛或者左上肢的疼痛。

尤其是有吸煙、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家族史的老人,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需要立即叫救護車去醫院,因為這非常有可能是心梗。

2.2看病前的準備

帶齊東西,能讓醫生最快地做出決策,有更多的現場診斷時間。

2.2.1 資料:病歷、醫保卡、身份證、以前的檢查結果、影像的原片、吃藥的藥品清單,特別提醒,如果沒有影像原片只有診斷報告的話,不利於醫生判斷。按照時間順序排好,用個夾子或者文件袋裝好,以備所需。

2.2.2 問題:把想問的問題記下來,醫院人多,看病快,一緊張就容易忘記。拿筆寫下來,到時候也可以提高效率,看到您的準備足夠,醫生也會更願意耐心回答您問題。

2.3 怎麼樣挂號更合理?

2.3.1 不用非掛專家號: 第一次掛普通號就行,不要掛專家號,因為很多病都是常見病,哪個醫生看都差不多;其次疑難雜症第一次也是做檢查,專家號第一次也是一樣,不如普通科能讓您和醫生多交流一會兒。

2.3.2 挂號問護士:掛哪個科最好去詢問大廳服務台的護士,她們受過專業訓練,能根據您的癥狀推薦最合適的科室,不要自己掛。

2.3.3 大夫固定好:長期慢性病,找個固定的大夫,最好離家近的醫院,因為慢性病治療難度不大,固定的大夫更了解您的情況,還能更細心發現您的變化,也節省時間。每次都掛不同的大夫,時間短,不熟悉,更不容易做準確的判斷。

2.4怎麼和醫生溝通?

2.4.1講事實: 一般見醫生就3-5分鐘,要儘可能簡潔明確地回答,講述自己的癥狀事實,而不是自己的判斷。

比如說咳嗽多久了,您回答從前天下午開始,比有幾天了,就更明確;比如說癥狀,說自己餓了的時候覺得胃疼,反酸,就是事實,不用說自己覺得得了胃潰瘍,這對醫生而言是無效的信息,而且浪費時間。

2.4.2 別怕提問:有不明白的,一定提出。你可以禮貌性地重複一下醫生的話,然後問他是不是這個意思,也可以把話寫下來,回去以後再理解。

2.4.3 特殊需求可以提:如果希望用一些比較便宜的,醫保範圍內的葯,不願意做一些會開刀的檢查,或者下次看病的時候讓醫生加號,這些需求都是合理的,醫生大部分也會同意。

2.4.4 可以在自己的日曆上或者筆記本上記下下次看病的時間,把醫生說的比較重要的話記下來,以免回頭忘記。

2.4.5 特別提醒,服藥要按照醫生的要求,不要自己擅自做主停葯或者加大劑量。很多病的治療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停葯導致病症反覆,還要再去醫院從頭開始,就划不來了。

2.4.6 建議:去看醫生的時候沒有特殊原因最好相信醫生,因為利大於弊;平時有時間可以結識一個醫生朋友,多走動走動,遇到有病的時候會方便很多。

3.慢性病為什麼這麼多?為什麼我自己的慢性病老是管理不好,堅持不下來?

3.1要重視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太普遍了,而且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中青年都有。但是三高大部分時間沒有癥狀顯現,很多人就不重視,其實它的併發症會很嚴重,危及生命。

三高多發的原因中,有一個假設推斷比較流行,就是人類在一百多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吃不飽的,所以能把食物高效轉化成脂肪的基因就被遺傳下來,因為讓人能挨餓,優勝劣汰,現在大部分人都有這個"吃點兒就胖"的節儉基因.但是生活好了,大家都可以放開吃喝,血糖脂肪很容易就過多地囤積了,代謝不出去,就容易引發三高。

3.2態度:

3.2.1 不好的態度:掩耳盜鈴,覺得自己沒有癥狀就無所謂,不治療不改善就容易惡化;道聽途說盲目嘗試也是浪費時間,甚至有害。

3.2.2 正確的態度:規範地治療,長期地隨訪,定期地回看醫生。糖尿病治療也有"五架馬車"的規範。

3.3 技巧

3.3.1 用「發現」可以做什麼的心態,不是"限制"不能做什麼的心態。

比如少油少鹽少肉讓我們不舒服,這個時候就要反而關注自己能做的事。

比如要多吃蔬菜,那你可以從最喜歡那種蔬菜開始,或者尋找不同的蔬菜,嘗試不同的做法,燉的,涼拌的,清炒的等等,發現找到自己最喜歡吃的一種,堅持就會更容易。

比如做運動的時候嘗試一下不同的運動,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願意堅持的運動是什麼。

比如要監測血糖血壓,您可以通過一天當中不同時段的監測,發現自己的血糖血壓有什麼變化規律。

給自己一個發現的理由,一個嘗試的任務,就更容易堅持。

3.3.2 以遊戲心態應對,闖關升級。

我們都喜歡做遊戲,因為有趣,有反饋,有激勵。您可以把慢病的控制過程分成很多小任務。

比如這個季度目標減重5公斤,或者下個季度血壓降低10個毫米汞柱。把目標寫下來,還可以拉著老伴兒或者兒女一起來,互相監督,相互比賽。比如和您的子女一起比賽練習平板支撐來減肥,家人監督,既有趣,還多了和兒女的互動時間。平板支撐就是兩手放在胸前撐在地面上的一個運動,有興趣您也可以在網上查一下,很簡單。

3.3.3 找到科學知識,不要道聽途說。

很多朋友圈的介紹說可以快速治療慢性病,控制血壓等等都是商家為了賣產品的廣告;有些鄰居告訴你他親測有效的方式,也可能是碰巧,不一定適用你。

3.3.4 正確的信息渠道:

A..正規優秀的醫學出版社,比如人民衛生出版社、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等,比如協和醫科大出版的《協和醫生答疑》的一套書質量就很高。

B.醫院醫生親口告訴的。

最下面會附上兩張表,一張是用來監測您身體的,另一張是自己對慢病做日記用的,您可以參考。

3.4.5特別提醒: 「一兩」的預防勝過「一斤」的治療,建議您每年都去做一次全身檢查,超過70歲之後要每半年一次。

4.得了大病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找哪個醫生,怎麼跟家人溝通?

得了大病,比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等等,如果遇到了,怎麼辦。

4.1 選擇醫院

建議根據醫院的水平、方便的程度和費用的支出,這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4.1.1 醫院的水平。一般來說,如果是腫瘤或重大的手術,建議您優先選當地最大的三甲醫院或者腫瘤的專科醫院,比如像省級人民醫院、市級人民醫院,或者省級腫瘤醫院、市級腫瘤醫院,或者像華西、協和這樣的國家級的學術中心。

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沒有很好的選擇,而且您的經濟條件和社會關係也不錯,建議您可以去全國有名的醫院。

您可以參考復旦大學醫學研究所評選的一個中國最佳醫院排名。這個排名是由全國30多個臨床專科的一千多個專家共同選出來的,相對比較權威,而且每年都會更新。不但對醫院進行了排名,還對每個專科進行了詳細的比較。

比如說如果您要做前列腺癌的手術,泌尿外科在中國排名前十的醫院是哪幾家,都有相應的推薦和介紹。您可以在網上直接搜索 「復旦大學中國最佳醫院排名」 ,就能找到這個榜單。

4.1.2 方便的程度。上面榜單里的醫院常常人滿為患,挂號或者住院很不容易。除非是疑難雜症,或者您就住在北上廣這些城市,否則還是推薦您優先選擇省會城市,或者是市級城市的三甲醫院。

對於大多數的腫瘤、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其實這些醫院的水平就很不錯,而且就醫更方便,醫保也覆蓋,綜合起來性價比最高。

特別提醒,千萬不要簡單地在網上搜一個病,然後看哪個醫院有這方面的介紹。

因為在網上有很多投放疾病廣告的醫院,常常是一些不太正規的民營醫院。這些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水平常常沒有得到同行的認可,他們是通過一些虛假的宣傳招攬患者,誇大治療的效果和疾病的程度來獲得超額的利潤,甚至是提供無效的治療來降低成本。

所以,遇到一些重大疾病,如果您碰到在網上做廣告的醫院,要特別小心。

4.1.3費用的考量。正規的私立醫院也是一個選擇,他們的醫療質量和公立醫院不相上下,而且醫療環境要好很多。但是價格昂貴,如果沒有商業保險的話,大部分人是無法自己承擔的。比如說像北京的和睦家、明德醫院,上海的國際醫療中心都屬於這一類。

4.2選好醫生

有那麼多的醫生,好像都是主任、副主任,到底哪一個靠譜,怎麼樣挑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醫生。這裡面有三條最主要的經驗。

4.2.1 信息渠道

A.醫院的官方網站,這個網站都會有科室成員的官方介紹,包括這些醫生的診療特長和方向,如果您已經確診的話,就可以根據醫生的診療方向來尋找對應的專家。

B.「好大夫在線」網站,這上面有很多病人給醫生的評價,您可以結合病人的評價和醫生本身的經驗來綜合選擇。

建議您特別留意一下網站上患者親身經歷的就醫體驗,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好或者不好。

您要仔細去看一看在這個患者就醫的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醫生是如何處理的,患者的結果和反饋怎麼樣,對什麼滿意,對什麼不滿意。因為這些細節才能夠體現醫生的能力,也很難造假。

4.2.2 學歷和經歷

有博士學位,有海外的學習經歷,年齡在35歲到50歲之間的醫生是同等條件下最好的選擇。

選擇醫生的時候,除了他的科室和他的特長,您要留意一下他的學歷、他的培訓經歷以及年齡。一般來說,有博士學位或者有海外培訓經驗的醫生,在學術水平上會相對高一些。

在年齡上,建議您最好選35歲到50歲這個年齡段的醫生。因為太年輕的醫生往往臨床經驗還不夠。年齡大的醫生相對來說知識更新沒有年輕的醫生那麼快。所以在35歲到50歲這個區間的醫生,基本上達到了他的知識和經驗最高的階段。如果在其他的選擇都一樣的情況下,您可以優先選擇這個年齡段的醫生。

4.2.3 不要輕易換

選擇醫生的時候要慢,但是一旦選中了,建議您一定要信任他,不要輕易地更換。

主要的原因是醫生都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您的情況,一個長期熟悉您的醫生會比陌生的醫生有優勢,並且醫生的治療方案一般都是長期的考慮。如果中途更換了醫生,中斷了治療,或者您對他不信任,不遵從他的醫囑,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甚至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

中國的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曾經說過一句話,醫生和病人的關係就像一個人馱著另一個人過河,河水很湍急,兩個人都有風險。我馱著你,如果你不信任我,我們根本是沒有辦法走過這一段路的。所以,信任醫生對病情的診治是非常重要的。

4.2.4 信任標準

應該如何判斷這個醫生值不值得信任呢?

好的醫生常常都具備兩個標準。

第一,他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他能夠對治療的選擇講出道理。 所以您可以問問您的醫生,為什麼要推薦這個治療方案,看他能不能說出令人信服的道理。

第二,他能夠從患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只是從自身或者醫院的角度。 好的醫生常常會這樣講,「基於你現在的情況,我的建議是什麼,因為什麼。」如果您能遇到這樣的醫生,真是非常幸運,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和信任他。

4.3 如何做決策,比如到底是手術還是化療

4.3.1 要想做出效果好、風險低的選擇,需要了解循證思維,不被經驗誤導.

就是判斷是基於哪些證據,而不是簡單地憑藉以往或者他人的經驗。因為別人有效不一定自己有效。

您可能會碰到一種情況,醫生給您推薦的方案和自己聽說的不一樣。比如,身邊的親友得了某個病,用什麼方法治好的。自己的醫生推薦的方案不是這個,常常會因此而產生懷疑,心裡犯嘀咕,想這個醫生說得對不對。

這裡說一下醫生和病人的思維有什麼不同。

病人常常是經驗主義的思維,聽見誰、看見誰試了什麼有效,就覺得自己也應該有效。

給您舉個例子,有一個朋友問作者,聽說某某打了幹細胞以後,覺得精神特別好,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去打?這就是經驗主義思維。

醫生用的是循證思維,就是遵循證據來下結論。遵循的醫學研究積累的證據。

在醫學上把所有積累的證據分成了五種等級,等級越高的越可信,越低的越不值得相信。循證醫學的思想就是把所有的治療先當做是無效的,除非我們能通過醫學研究證明它有效,才給患者推薦和使用。

比如作者以前在協和醫院實習的時候,很多病人來了協和,都會給醫生抱怨,為什麼協和醫院用的葯這麼少?

其實病人可能不知道,協和大夫的循證觀念很強,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有效的葯,都當做無效,都不給病人用。所以,給病人的治療非常精準。沒有證據證明有效的葯,如果給病人用了,既有副作用,還浪費了患者的錢。所以只用有效果的葯,這才是好醫生的標準。

所以說,當您聽到醫生的推薦和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時候,很有可能是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差別。

4.3.2 多諮詢不同專業的醫生

因為現代醫學分工很細,很多專科醫生在本專業學習了很多年以後,常常視野會限制在本專業以內,並不一定能夠非常全面地看待問題。這並不是說醫生的水平不行,其實常常是水平不錯的醫生才有這個局限性,因為他們都太了解自己專業的東西了,太自信了。

比如說,如果您是一個川菜廚師,一輩子都做川菜,很有可能您覺得川菜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菜,因為您的客人都是這麼說的。

同樣,一輩子都開刀的外科大夫,他容易覺得開刀是最好的治療。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拿鎚子的人看什麼都像釘子。

所以在一些重大的醫療決策上,為了避免醫生的局限性,建議您可以多諮詢幾個不同專業的醫生。

比如說對於腫瘤,外科大夫建議您手術,您可以再諮詢一下腫瘤內科或者放療科的大夫,聽聽他們的意見。如果最後大家說的都一致,那這種方案的風險會很小;如果不一致,您就需要把各自的意見,尤其是背後的原因給記下來,再找一個您信任的醫生一起來討論,最後做決策。

4.4 提前與家人溝通偏好

如果得了重病,您該怎麼樣去和家人溝通。

這裡給您一個建議,不管您有沒有得病,現在就可以提前把您認為重要的事或者您的一些希望、一些偏好先寫下來,告訴您的家人。

您可以寫一些什麼呢?

比如說我如果得了重病以後,我希不希望知道真實的病情;我希不希望自己參與到治療選擇的討論當中;我對於中醫、西醫、手術、住院、放療、化療有沒有什麼偏好;有沒有什麼樣的醫療操作是我不希望接受的,比如說氣管切開,比如說插管上呼吸機;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希望如何度過等等。

您都可以先把它寫下來,提前跟您的家人聊一聊這些,能夠在萬一遇到這些疾病的時候,讓他們更理性地去決策,也能讓您在面對重大疾病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權。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個好朋友患了卵巢癌,那位朋友在國內的很多大醫院進行了放療、化療和手術,生活質量很差。她的家人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想給她最好的治療,甚至找到了一些臨床實驗的藥物,讓她參加實驗。

但是她非常痛苦,到最後她才鼓起勇氣告訴家裡人,自己其實希望去一個海邊,和家人一起待一待。

家裡人給她找了一個山東海邊的醫院,在那裡一起度過了最後兩個月。她的家人後來告訴作者,那兩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很安詳、寧靜,雖然最後病人離開了人世,但是大家也覺得沒有什麼遺憾。

4.5 保險

重大疾病的治療一般都非常昂貴,為了減輕您經濟上的負擔,您可以提前購買一些補充醫療保險,尤其是重疾險。

如果您的年齡太大,現在已經沒有辦法購買保險的話,還有一些大病互助平台,您也可以試一試。

5.如何理性看待選擇保健品?怎樣才能少花冤枉錢?

您如果喜歡買保健品,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信這些保健品的口碑。比如說,鄰居家吃了這個東西,身體一直非常好;朋友吃了保健品,病都好了。好多親戚朋友口碑相傳,您在很大程度上就動心了。但是我在上面跟您講了,您的這種思路叫做經驗主義。醫生看問題,是從循證醫學,也就是看有沒有證據的角度。事實是絕大多數的保健品無法證明有效。

5.1誤區:

5.1.1 保健品不能當葯吃

有一些無良的廠商會做一些虛假的宣傳,這些宣傳的目的都是讓咱們相信保健品能治病。生了病不願意去醫院,而願意用保健品。

給您舉個例子,比如說美國原裝進口的深海魚油為了在中國更好地銷售,產品介紹上會有這麼一段話,大意就是深海魚油可以治療中風、高血壓,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簡直堪稱神葯。

但是同樣的深海魚油在美國的說明書上是怎麼說的呢?它的產品包裝上除了成分含量的介紹,只能說一句「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而且還會加上一句「並未被FDA批准」,意思是說沒有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這個保健品在美國沒能證明它能有治療上述疾病的功能,所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批准它宣傳自己有這些功能。同樣的產品到了中國,中國廠商就直接在標籤上宣傳自己有獨特的治療功能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無良廠商的虛假宣傳。

如果您相信保健品能治病,花錢倒是其次,最大的風險是時間上的機會成本。作者見過很多案例,因為輕信保健品可以抗癌,最後把賭注都放在了保健品上,延誤了腫瘤的正規治療,結果導致腫瘤的惡化。

所以以後如果再有人告訴您,某某保健品可以治什麼什麼病,無一例外,都不能相信。您可以問他一個問題,這是葯還是食物?如果是葯,那它有沒有經過臨床實驗?

5.1.2 吃保健品也要節制

有些人認為保健品都很安全,多吃一些沒有壞處,甚至是可以多多益善。

這也是完全不對的。因為雖然說保健品的毒副作用比藥品要小很多,但也不是可以不按劑量隨便吃的。

作者見過有老人吃了十幾種保健品,結果不好好吃飯,導致出現低血壓暈厥的,也見過補鈣補得太多,最後出現腎結石的。

您想,我們在前面講「飲食有節制」,連食物我們都要做到有選擇、有節制,保健品也絕對不是多多益善的。

5.2 如何選擇保健品

不同的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情況,需要使用不同的保健品。

如果是女性,到了50歲以後,由於體內雌孕激素的降低而導致骨質的流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所以需要補充一些鈣,尤其是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劑。

長期喝酒的人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B12。

處於更年期尤其是更年期癥狀比較重的女性可以多喝一些豆漿,補充一些大豆異黃酮。

有「三高」和心臟病風險的人可以補充一些魚油或者Ω3。

對於有骨關節問題的中老年人可以補充一些硫酸軟骨素。

對於有預防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需求的人可以補充一些膳食纖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的人如果在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各種維生素都能達到日常的需求量,那麼就沒有必要再額外地大量補充維生素。

上面講的什麼人適合什麼樣的保健品,作者給了您一張清單,放在了文稿最後,供您參考。

5.3 最好的保健品

一個特別有效的保健品,而且還不花錢,是什麼呢?它就是水。

因為我們的身體60%都是水,營養物質主要是靠水來運輸,代謝也需要水來參與,廢物需要水來排泄。除了少數人,比如說有心衰的病人不適宜多喝水之外,多喝水對我們的身體是有非常多好處的。

一個人一天要喝多少水呢?至少要1.5到2升,差不多就是普通玻璃杯的8杯水。很多人要口渴了才喝水,或者去上廁所的時候,小便是黃色的,這些都是缺水的表現。

建議您起床的時候就立即喝一杯水,平時也拿一個水杯隨時喝水。如果您不喜歡喝白水,在水裡面放檸檬片或者泡綠茶都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檸檬所含有的維生素C、綠茶所含有的茶多酚都是非常有益於健康的。

還想一起學習更多好的課程嗎?可以加我微信,和你一起終身學習。

以下是文中提到的清單類明細

附1. 多吃蔬菜的建議:菠菜、芝麻菜、青菜、花椰菜、紫甘藍、大豆、紅豆、鷹嘴豆、綠豆,日常多吃健康,還可以打汁飲用。

附2.體檢建議:關於體檢的項目,我們都知道,有些大類是每年都必須做的,比如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腦血管,代謝疾病的一些排查,但是有一些常常會漏掉。在這裡也提醒您:

如果您是40歲以上有消化道問題的人,或者家人有人有過消化道的癥狀,您需要進行胃腸鏡的檢查。

如果您是65歲以上的,建議您要篩查骨密度,判斷有沒有骨質疏鬆。

如果您吸煙,或者家裡有人吸煙,或者家人得過肺癌,您又是55歲以上的,那建議您要做低劑量的胸部CT。

如果您是女性,那麼建議您每年做宮頸塗片的篩查。有條件的話,還要查一查HPV。

如果是40歲以上的女性,要做乳腺的B超或者目靶。

附3.自檢清單

附4.自我管理日誌

附5.哪種保健品適合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為什麼開始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從為什麼開始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