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文/格瓦拉同志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所以能由一個部族首領逐漸做大做強,最終建起了龐大的遼帝國,除了身邊有一幫能幹的文武百官外,還得益於「賢內助」述律平的幫助,而述律平也憑藉著襄助之功,獲得跟太祖平起平坐的地位。述律平足智多謀、心狠手辣,對待政敵果於殺戮,但在跟漢臣趙思溫的較量中卻敗下陣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切,還要從太祖駕崩後的政局變動說起。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述律後足智多謀、異常強勢,跟耶律阿保機平起平坐

太祖駕崩後,皇位本應由太子耶律倍繼承,但述律後卻站出來橫加阻攔。原來,耶律倍雖然是草原上長大的孩子,但對漢文化出奇的痴迷,不僅擅長吟詩作畫(「工遼、漢文章...善畫本國人物。」見《遼史·卷七十二·宗室傳》),而且還主張在契丹實行全盤漢化政策,以儒家思想治國。這樣一來,便跟主張遵守傳統、維護祖制的述律平之間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

所以,耶律倍儘管是述律後的親兒子,但後者卻並不想讓他繼位,反而屬意於老二耶律德光,而耶律德光正是述律後「草原本位主義」的堅定擁護者。不僅如此,耶律德光作為馬背上的王子,經常跟隨父母出征四方,立下赫赫戰功,在軍隊中的威望非常高(「軍國之務,多所取決...東西萬里,所向皆有功。」見《遼史·卷三·本紀第三》)。選擇耶律德光做接班人,在述律後看來簡直是再好不過。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阿保機因為有述律後的輔佐,才能做大做強

可契丹雖然不像中原那般死板,但對於更換皇儲一事也是頗為重視。所以述律後為求得「程序正義」,便提前跟文武百官通氣,要求他們一定要擁立耶律德光為帝。百官一來畏懼述律後的殘忍,二來素知耶律德光極有威望,如果不從恐將身家難保,所以大多只能遵從。

所以等到耶律倍趕回上京後,述律後很快便安排百官演了一齣戲,將大臣全部召集到宮帳內,然後故作遲疑之狀對他們講:「我兩個兒子都適合做皇帝,但我又不知道如何取捨,不如請大家幫忙,你們認為誰適合做皇帝,便去牽執他的鞍轡吧。」百官聽完心領神會,爭先恐後地去牽執耶律德光的鞍轡。耶律倍見狀只能吃「啞巴虧」,眼睜睜地看著位子被弟弟奪走。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在母后的幫助下,耶律德光奪了兄長的皇位

述律後雖然靠著陰謀詭計把次子扶上皇位,但心裡很清楚擁護耶律倍、反對自己的人還很多,只有用非常手段將他們剷除,自己才能安心。所以在為太祖守喪期間,述律後便將可疑的重臣們召集在一起,然後問他們是否想念先帝,如果想念先帝,就應該為他殉葬,在地下繼續服侍他。契丹百官都比較實誠,看到皇后這般講,或主動或被逼,就真的為太祖殉葬,人數竟多達百餘人。

述律後詭計得逞,接下來便想如法炮製,逼迫漢官首領趙思溫也去殉葬。可趙思溫雖然是個武將,但自幼在中原成長,心智要遠遠超過那般契丹同僚。所以接到皇后的話茬後,便馬上反唇相譏,說:「微臣深荷先帝厚恩,的確應該到地下去追隨他,不過要以親近而論,沒有誰能超過皇后的,皇后如果肯先走一步,微臣一定緊隨其後。」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述律後想讓趙思溫殉葬,結果被對方將了一軍

述律後被將了一軍,頓時語塞,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沒說話,最後抽出腰刀砍下右手,然後放進太祖的棺內。辦完這件事後,述律後為自己開脫:「我並非不想到地下去追隨先帝,只因國家多難、新君年幼,我是不敢推卸責任前往啊。」說完後,便下令停止殺戮,而趙思溫也因此幸免於難。

述律後斷腕一事載於《遼史》中,不過著史者本著「為尊者諱」的態度,稱她原本打算為太祖殉葬,但架不住群臣的苦諫,才砍掉自己的右手(「太祖崩,後稱制,攝軍國事。及葬,欲以身殉,親戚百官力諫,因斷右腕納於柩。」見《遼史·卷七十一·列傳第一》)。當然對於這樣的說法,估計沒多人會真的相信。

皇后讓大臣替先帝殉葬,大臣卻說:你才最該死,皇后聽完砍掉右手

述律後被孫子幽禁在祖州而死

耶律德光繼位後,尊述律後為太后,在國政方面對她言聽計從,所以此時的遼國依然是述律太后在當家。耶律德光死後,侄兒耶律阮(耶律倍之子)繼位,述律太后再次站出來阻攔,並準備扶立幼子耶律李胡當皇帝,不過這一次她成了失敗者。述律太后失敗後被幽禁在祖州,於慶曆三年(953年)薨逝,就此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史上死相最難看的帝王,一度風光無限,最終卻因得罪小人物被殘殺
春秋「易妻門」引發的慘案,當事人被殺,並導致晉國兩大家族被滅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