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唯一一次因酒而引起的戰爭

歷史上唯一一次因酒而引起的戰爭

《淮南》云:「楚會諸候,魯、趙俱獻酒於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於趙,趙不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也。」此即典故「魯酒薄而邯鄲圍」,意思是「趙國和魯國都要給楚王獻酒,因為魯國的酒沒有趙國的酒好,楚國的酒官就想用趙國的酒去上供,趙國對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非常厭惡,於是拒絕了魯國酒官的無理要求,魯國酒官大怒,使出了調包計把酒給對換了,結果楚王喝到酒後大怒,認為趙國有好酒而不送,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於是發兵攻打趙國。此典故還有一種說法:「楚宣王朝諸侯,魯恭公後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長於諸侯,行天子禮樂,勛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禮,方責其薄,無乃太甚!』遂不辭而還。宣王怒,乃發兵與齊攻魯。梁惠王常欲擊趙,而畏楚救。楚以魯為事,故梁得圍邯鄲。」不管哪種說法,當時「魯酒薄而趙酒厚」是不爭的事實。

1

春秋戰國時期的釀造技術

春秋時代,從科技史和民俗學的角度而言,是一個釀酒與飲酒同趨大盛的時代。人們不僅運用「自然發酵」釀酒,而且發明了曲粟釀酒,相當普遍地掌握了「固態發酵法」與「複式發酵法」釀酒。曲是酒母,又叫酒麴;櫱是麥芽、谷芽之類的糖化發酵劑。曲釀法和櫱釀法都是「固態發酵法」,但曲釀法克服了櫱釀法糖化高、酒化低的缺點,並使糖化、酒化兩種步驟同時進行,相互催化,提高了釀酒質量,縮短了釀酒過程,因而稱為「複式發酵法」。這是科技史上的一大進步,也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比歐洲人領先了一千多年。由於那時沒有蒸餾技術,只能採用過濾的方法,通過自然陳釀,使酒澄清,取上清液進行飲用,後期不能添加一滴水,而酒度估計不可能超過十五度,人們對酒好壞的評價完全以酒度的高度來標準。由此可見,當時的趙國和魯國都掌握了相當先進的釀酒技術。佐證了北方是釀酒的發源地,釀酒的重大歷史進步也大都是在北方實現的。

2

冀魯大地對釀酒的歷史貢獻

當年的魯國趙國演變成了先在的冀魯,冀魯大地在釀酒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重要時代:其中磁山文化、金代蒸餾器、麩曲醬酒、人工老窖泥技術、老白乾香型創建等等,都是標誌性事件。

磁山文化與酒: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 將中華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早於仰韶文化1000年。磁山文化時期距今7355-7235年,有發達的農業經濟。據有關專家統計:在遺址中發現的"糧食堆積為100m3,摺合重量5萬公斤"還發現了一些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有人認為磁山文化時期,穀物釀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為人類酒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證據。

金代蒸餾器:1975年12月河北省青龍縣西山嘴村西南新開河道中,出土一套銅製燒酒鍋。從明確的文化地屬和出土的器物判斷,這是一處金代遺址,燒酒鍋應是金代遺物,此次文物的出土把白酒蒸餾酒的歷史提高到至少一個世紀。因為之前在「本草綱目」上記載,蒸餾酒是元代發明的。此燒鍋作為國家一級文物,現珍藏在承德博物館內。

近代冀魯對白酒的巨大貢獻:對白酒技術有重大推動作用的人工窖泥技術是首先在河北開始的;白酒泰斗周恆剛在廊坊研製的麩曲醬酒,為白酒行業做出巨大貢獻,芝麻香的問世,豐富了白酒的品類等等;

3

現階段的魯酒和冀酒

魯酒在中國的釀酒行業中舉足輕重,雄踞前列。因為山東不僅是孔孟之鄉,更是酒的故鄉。李白曾稱讚魯酒"玉碗盛來琥珀光",武松景陽崗醉打猛虎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20世紀九十年代,山東白酒更是把中國白酒市場攪得風生水起,孔府家、孔府宴、秦池、齊民思、金貴、扳倒井等群雄並起,目前的魯酒是全大陸銷量依然名列前茅,只是非常分散,體量都不大,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而冀酒也是全大陸銷大省,在喝酒量方面在國內名列前茅,其中老白乾酒業是A股上市公司,板城燒鍋酒、山莊老酒、叢台酒等也是非常有名的區域名酒。

冀魯酒產品特點是清香型以爽凈聞名於世,濃香型則是淡雅為主,醬香型則以麩曲醬香為主,當年著名的山莊老酒就是典型的麩曲醬香,只是近些年為適應市場改成了濃香型白酒。其中芝麻香白酒也算作一個創新的品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魯庄公是因為受到曹劌的幫助才能以少勝多,打敗公子小白嗎?
從二十五史中汲取管理智慧:武王伐紂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