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迅最佩服的雜文家,比他小十幾歲,卻稱他論文功力國內沒第二人

魯迅最佩服的雜文家,比他小十幾歲,卻稱他論文功力國內沒第二人

他比魯迅小十幾歲,魯迅卻評他的雜文:明白暢曉,一覽無餘,真有才華,是真可佩服。在國內文藝界,能夠寫這樣論文的,現在還沒有第二人。

魯迅又稱他的俄文翻譯水平:那譯文直到現在為止,是中國翻譯史上空前的筆。

他就是瞿秋白,一個曾和魯迅並肩作戰,並被魯迅視為摯友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文學家。

瞿秋白是在1931年到上海養病時結識魯迅的,他們先是書信來往,然後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瞿秋白和魯迅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32年夏秋之間的一天。當時由馮雪峰介紹,瞿秋白夫婦一起去見魯迅,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兩人並無陌生感,就像兩個老朋友久別重逢,他們連中午都不休息,一直聊到夜幕降臨時分,瞿秋白才起身與魯迅告別。

瞿秋白在上海的期間,蔣介石正對中央蘇區實行軍事「圍剿」,上海雖然屬於國統區,但也是瀰漫著腥風血雨,革命者隨時都有被殺害的危險,何況瞿秋白還曾經是領導人。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魯迅不顧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家作為瞿秋白夫婦最可信賴的庇護所。在1932年11月下旬至1933年7月之間,魯迅曾三次接納瞿秋白夫婦,讓他們在自己家裡避險。

瞿秋白身體不好,身份又特殊,在上海的時候只能隱姓埋名,根本無法工作,所以生活過得很艱難。魯迅想幫忙他,但知道瞿秋白不願意接受饋贈,便想了一個辦法,讓他以賣文所得,來彌補經濟生活的貧乏。

對於這段往事,在魯迅的日記中也有記載,1932年11月4日,魯迅寫道:「以《一天的工作》歸良文公司出版,午後收版稅二百四十,分與文尹六十。」這個「文尹」就是瞿秋白的筆名。

那時候瞿秋白也想自己多翻譯點文章來補貼生活費。有一次,他譯了高爾基的四個短篇:《墳場》、《莫爾多姑娘》、《笑話》、《不平常的故事》,想將這四篇小說輯在一起印一本書,換一點稿費。但是當他把書稿交給書局時,對方卻一直拖著不印,也就沒有稿費。當時魯迅的書稿也在那個書局出版,他知道後就跑到書局去想要回自己的書稿《二心集》。他跟書局的負責人說:秋白的稿子必須買下,否則他的《二心集》要拿走。最終,書局總算退了一步,買了瞿秋白的《不平常的故事》,給的稿酬也比較高。

在上海,雖然生活艱幸,但因為有魯迅等好友的幫忙,瞿秋白過得還是很輕鬆的,但隨著形勢發展,1934年春天,瞿秋白奉命赴江西瑞金。臨行前,他向魯迅辭行。他們兩人徹夜長談,一直到第二天晚上,瞿秋白才回家。

但是瞿秋白雖然回到了瑞金,但跟當時的毛主席等人一樣,他並沒有被獲准參加長征,而被留在江西,以孱弱的病體,與敵人周旋。不幸在1935年2月24日被捕。

瞿秋白被捕後曾化名林其祥給魯迅寫信,魯迅收信後非常焦慮,他給瞿秋白寄去50元錢,又跟陳望道商量,打算髮起一個公開的營救活動,但後來因為瞿秋白的身份被叛徒曝光,營救行動沒能實現。魯迅只得通過蔡元培,力圖在國民黨上層展開營救。

當時瞿秋白的生活待遇還是非常好的,在監獄裡受到了高規格的」款待「,有獨立房間,能讀書寫字,伙食按長官的標準。主要原因是負責看守他的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比較崇拜他,想勸降。而在南京高層,國民黨中央也專門開了幾次高級幹部會議,討論如何處置瞿秋白。因為魯迅的努力,蔡元培多次找到蔣介石,表示瞿秋白人才難得,絕對不能殺。而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則堅定主張:「死有餘罪,不殺,何以立黨國之威?」

數度爭議之下,蔣介石也有意留下瞿秋白,他在讓宋希濂勸降瞿秋白時,還開出了非常寬厚的條件:可以不公開聲明反共或寫自首書,只是遷到南京去養病,身體好了以後只從事翻譯工作就可以。

可是瞿秋白根本不吃這一套,當時的中統小組還組織專人勸降他,歷時6天,共進行了9次,其中7次為勸,2次為審,都沒有效果。他還對勸降者說:「人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請勿撕破我的歷史。」

6月17日,蔣介石終於忍受不了,決定殺瞿秋白。當晚瞿秋白寫了一首詩:

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同;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第二天,他被特務押到長汀西門外的羅漢嶺下,盤腿而坐,含笑飲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軍事 的精彩文章:

他當了7天「皇帝」後被判死刑,曾姦汙堂妹聲稱自己要娶48個夫人
日寇屠村用大火燒死30多人,她們臨死前用身體擋火救活8個孩子

TAG:老兵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