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退居二線」 的傳統武術

「退居二線」 的傳統武術

作者:張清揚

太極拳熱愛者,有三十二年的習拳經歷

自稱為「太極拳小學生」

傳統武術已經不是主角

其實一百多年前,傳統武術已經被時代淘汰出局了,從「使用價值」層面上說,已經」退居二線「了。

自鴉片戰爭開始, 西方的堅船利炮、火器洋槍敲開了大清閉關鎖國的大門,大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政府只要與洋人起爭端,每次都是一敗塗地,最後只有殺自己人、割地賠款才能平息紛爭。從統治者到下層百姓,由震驚、抗爭、失敗加失敗、最後沮喪的徹底失去信心。

最近看了老舍先生的《斷魂槍》,小說講述的是新舊時代交替時一個鏢師的故事,很能說明傳統武術的境遇。

「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炮聲壓下去馬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半醒的人們,揉著眼,禱告著祖先與神靈;不大會兒,失去了國土、自由與主權。門外立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他們的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麼用呢;連祖先與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靈了啊!龍旗的中國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車呀,穿墳過墓破壞著風水。棗紅色多穗的鏢旗,綠鯊皮鞘的鋼刀,響著串鈴的口馬,江湖上的智慧與黑話,義氣與聲名,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都夢似的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車、快槍,通商與恐怖。

他的世界已被狂風吹走了」。

舞台沒了,沒有了觀眾,沒有了喝彩聲,只有他孤獨的站在那裡,時代把他撇下啦,別說主角,連配角都輪不上啦。

你如果是主角,在舞台上忘情的表演,總希望這場戲一直唱下去。某天站在原地,往四下看,呀!怎麼身在局外了?時代往前走,舞台變了,場景換了,觀眾沒有了,以前掌聲如潮,現在無人喝彩。心境從天上掉到地上的沒落兒,用現在的一句話說就是已經「過氣」啦。

武術衰落情感依舊

鏢局改客棧,身子放了肉,槍和槍術不再往下傳了。

有時在夜深人靜、月明星稀的時候,把曾經帶給他榮耀的斷魂槍演練一番,心裡總有莫名的東西,把他帶回到過去。

我在想: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還有很多人,血液里依舊有這樣的情感,總念念不忘先輩曾經的輝煌,總有那麼多的人在講祖師的神話,講師爺的神功,從這方面看也是能理解的啊。

今天舞台的主角是現代搏擊,傳統武術若不識時務,像祥林嫂一樣絮絮叨叨活在過去,像阿Q一樣吹噓曾經富過的祖上,哈哈,會招知道底細的人討厭。你搶主角的風頭,一個槽子栓不了兩頭叫驢,不是找不痛快嗎?

技不如人,嘴上卻不認卯,「雷公太極」雷雷、「妖妖靈」馬保國、朱利堯、溫州墨道總教頭陳冬梅,走江湖玩套路,結果都是栽了跟頭、掉了面子。過去的輝煌念念不忘,可不能總停留在嘴上吹牛皮。

實實在在的做事才是真喜歡

有這份情感不錯,還是需要用對了方向才是。最近看復旦大學陳果的視頻,喜馬拉雅課程大賣,排行第六,我覺著她的一句話很好:「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傳統武術需要靜下心來,把自己打磨成一顆熠熠生輝的「鑽石」。

就像明清的「青花瓷」,你用不著強調它是否還有實際的使用價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

我遇見一件很好玩兒的事情:幾位樸實的農民兄弟在雁塔南廣場,用手敲著玄奘的青銅雕像,爭論是什麼材質的,有說是銅的,有說是玻璃鋼外表鍍了一層銅,當確認是銅的後, 大呼這個雕像忒值錢了!

角度不同價值認定不同,大家對傳統武術也各有各的看法。我的努力是讓它變得「風情萬種」,讓大家喜歡上它,與世無爭,卻是不爭而爭。你以為如何呢?留言給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教你學畫畫——徐悲鴻國畫花鳥示範!
水哥王昱珩:鬼才之眼離不開藝術的修為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