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洲華人理工男「烘焙王」,將傳統中國意象融進甜點

澳洲華人理工男「烘焙王」,將傳統中國意象融進甜點

在不久前落幕的節目《澳洲烘焙王》(The Great Australian Bake Off)中,一張華裔面孔吸引了不少關注。中國「80後」會計師Dave Yan用精雕玉琢的蛋糕征服了評委與觀眾,也讓人們看到了一位「理科男」對烘焙的專註和堅持。

對於悉尼投行會計師兼蛋糕師Dave Yan來說,今年的復活節似乎有著特殊的意義。在Foxtel Lifestyle播出的《澳洲烘焙王》節目中,Yan作為第一位具有中國大陸背景的華人蔘賽者,不僅從上千人的海選中脫穎而出,更是一路過關斬將,在決賽中奪得亞軍。

比賽的過程艱辛無比,Yan要面對不熟悉的廚房,甚至是無法控制溫度的烤箱。技藝挑戰時,他還要面對一份不完整的食譜,必須要憑經驗和直覺還原出自己未曾見過的甜品。比賽期間,選手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在疲勞和高壓下完成烘焙作品的同時,還要被三四台攝像機圍著拍攝,這樣的強度也讓Yan應接不暇。

Yan坦言,比賽剛開始時,他覺得自己在烘焙文化背景上沒有優勢,因為競爭對手來自於法國、英國等烘焙傳統強國,但他還是邊學新技藝邊發揮創造力,一次次征服了評委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

雖然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Yan表示,自己從未想過會成為一名烘焙師,愛上烘焙其實源自一次「追星」。

2006年,Yan進入悉尼大學攻讀法律和會計專業。2011年之前,他的生活似乎與烘焙並沒有什麼交集,直到偶然在網上看到了美國蛋糕大師Maggie Austin的作品。「從那時起,我開始自學烘焙的各種技巧,希望打好基礎,有一天能向Austin拜師學藝。」Yan說。

作為一名「理科男」,Yan自學的方式也很與眾不同。他列了一個詳細的時間表,學習計劃細化到每個小時。在操作上,他更關注烘培過程中各元素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比如在不同溫度下,蛋白質分子會發生怎樣的形變,酵母和糖發生了什麼神奇的變化……

也許正得益於不是「科班出身」,Yan在烘焙時反而擺脫了專業人士的種種顧慮,更多地將天馬行空的想像融入作品中。他還深度挖掘自己的文化背景。「書畫、建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很多可以借鑒,並巧妙地用在烘培作品上。」

2016年,在參加澳洲皇家藝術工藝大賽時,Yan便將中國景泰藍瓷器與英語諺語「A storm in the teacup」相結合,創作出「茶杯里的風暴」,令評委們驚嘆不已。

「一位澳洲媽媽看到我的作品後,就開始給孩子講『A storm in the teacup』的典故,它代表的是任何困境都是茶杯里的風暴,用中文表述就是『那都不是事兒』!」Yan說。與澳洲甜品甜膩的口感不同,Yan的烘焙偏向少糖的亞洲風,也因此收穫了親朋與粉絲的擁護。「無論我收穫多少榮譽,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Yan說。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城市 的精彩文章:

百年之前,「白澳政策」席捲全澳,澳洲華裔歸國闖蕩上海灘,成就一段商業傳奇!
悉尼吃貨小編親身試吃 「低顏值」餅乾!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以貌取餅,你將錯過一片新世界

TAG:樂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