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國學相守的時光

與國學相守的時光

寫在前面的話:國學博大精深,豈由我輩輕易論之。取一段流光,浸潤其間,述成此文,不是賣弄,更不是自誇,全出於一種景仰和喜歡,並以此激勵同路人永不懈怠之心。

魚戲蓮葉間

 經典詠流傳 第10期

賈子葉 

00:00/03:03

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專註力不夠的人,這一點在讀國學上表現得更甚。多年前,我下定決心多讀點古典文化書籍。書櫃里塞滿了《詩經心得》《論語今讀》等國學經典,手機里留存著N個學習計劃,只是無數次重啟,吟詠《唐詩三百首》總多不過十首,翻閱《古文觀止》也翻不過《鄭伯克段於鄢》那一篇。直到今年,這種狀態才有了一定改善。

今年初,我遇到了夏海的《品讀國學經典》,一部由三聯書店出版的學術隨筆集。在1個多月的時間裡,我採取一日一文、讀吟並行的方式,從春秋管子《牧民》讀起,最後掩卷清朝曾國藩家書,橫跨兩千多年時間,慢慢習完36篇經典文章。每篇國學經典,北大博士夏海都從作者人生際遇談起,再解析文章結構,分析中心思想,最後以現實意義收筆,通過「知人論史」「品文論世」,讓讀者有一種思接千古之感。品讀荀子《勸學》,「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等句朗朗爽口,夏博士對荀子思想的闡述,更是令人獲得「學習可以塑造道德生命」的深層領悟。遭貶的劉禹錫因小人刁難,在和州半年內不得不搬三次家,但依然樂觀開朗,最後寫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流傳千古的《陋室銘》。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有忠心報國之情、至孝至忠之義,字字句句理周情切。歐陽修《朋黨論》、蘇洵《諫論》,行文雄奇、說理有力,讓人觸摸到政論文「明道」「致用」的魅力。讀《曾國藩家書》,也是走近晚清重臣、一代完人曾國藩的過程,他的「早起、讀書不二、夜不出門」等修身十二款至今為人稱道和效法。也讓我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一休假常近中午起,未讀完之書扔得到處都是」的壞毛病。

與國學相守的時光,于丹的《遇見最美古詩詞》也自覺擺上床頭,成為我睡前消遣的精神糧食。文化學者于丹以春風、明月、斜陽、晚鐘等為意象,將最美古詩詞歸集串聯,讓人徜徉其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與溫情。有意境之美,如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有率真之趣,如陶淵明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劉禹錫的「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有憂思之情,如辛棄疾的「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亦有洒脫之氣,如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蘇東坡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每天睡前讀半小時詩詞,竟能助我酣然入眠。

浸潤其間,個人興趣也在悄然變化。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準點收看中央台的《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當古典詩詞與最美音樂相遇,總能撥動人心中那根最柔軟的弦。「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賈子葉、王奕程以天籟童聲唱響《江南》,充滿情趣的江南荷塘似乎就浮現在你的眼前。「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85歲老人王爺爺一生執著一首詩,病重中譜曲吟唱《長恨歌》的視頻感動全場。還有88歲高齡的鋼琴家巫漪麗專程從新加坡飛越4000公里來到北京《經典詠流傳》舞台,蒼老的、靈動的雙手在黑白琴鍵上飛舞,《梁祝》的優美旋律似汩汩清泉流淌,讓人情不自禁地吟唱「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當《中國詩詞大會》擺起擂台,那又是多麼吸引眼球的文化盛宴!外賣小哥雷海為戰勝北大才子,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冠軍,也成為社會關注的草根明星。當記者採訪時,他以平常心說起自己對詩詞的熱愛。買不起書時,就在書店裡默記了再出來;工作之餘,別人打遊戲,他就翻閱詩詞書;送外賣等人時,他溫習手機里的經典詞句;四季風景變化時,他吟詠腦海里的優美詞句……,這樣的他走上詩詞大比拼擂台,最後不勝出才怪?

「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緣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倘佯在國學的世界裡,可以感觸思想的深邃,可以享受詩詞的美學,可以獲得智慧的樂趣。也許,由於資質平平等原因,作為個體生命的我終將無法實現質的提升,但若能以此涵養性情,凈化心靈,豐富生活,足矣!

(ps: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閱讀 的精彩文章:

江湖從此憶梅郎——我看《琅琊榜》

TAG:i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