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承載標準不統一,三大運營商路徑不同!

5G承載標準不統一,三大運營商路徑不同!

所謂5G商用,承載先行。但是,關於5G承載技術的選擇,如今業界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方案。目前,中國移動主導SPN,已經進入測試階段,今年Q3將會啟動SPN線網試點,如果順利年底會擴展到18個城市試點;中國電信則主導M-OTN方案,目前已經實現了兩個相關標準立項;中國聯通牽頭制定的ITU-T G.698.4標準(前G.metro)在ITU-T SG15全會上正式通過,標誌著城域WDM技術從標準逐步走向實際應用。

中國移動

主導SPN方案,2018年Q3啟動SPN線網試點

目前,在整個5G建設中存在兩派:一是演進派,從現有的技術進行帶寬容量提升;二是創新派,從技術角度革命或者創新。

從中國移動的角度,如何和引領5G整個承載方案或者架構設計主要考慮四個因素:

第一,5G RAN架構,3GPP 5G RAN功能切分定義了CU、DU兩級架構,導致5G階段站型多樣,不再主要是回傳,而是前傳、中傳、回傳網路將並重,多業務支持。

第二,5G CORE架構,5G網路中UPF及MEC根據具體業務需求進行靈活部署, MEC之間的流量需就近轉發,需要城域網L3功能下沉到匯聚層,甚至接入層,L3域增大,對組網造成很大影響。

第三,5G網路分片及垂直行業低時延業務需要降低端到端的時延,要求每節點支持極低轉發時延,需要既支持硬隔離,又支持軟隔離,實現軟硬切片。

第四,5G基於SDN架構,需要考慮引入控制器及Orchestrator, 需要通過標準介面及信息模型實現各層解耦,同時要考慮管控系統管理大三層網路時的性能問題。

基於以上四個要素,中國移動對5G網路架構提出三個目標:容量提升10倍、時延降低10倍、單比特成本要降低10倍。

為此,中國移動提出了SPN整體架構,採用創新的切片乙太網技術和面向傳送的分段路由技術(SR-TP),融合FlexE線路介面、切片乙太網(SE)關鍵技術。

早在MWC2018期間,中國移動便發布了面向5G承載的SPN技術白皮書。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完成整個技術架構的制定,以及SPN的樣機研製和測試。現在正在進行線網試點的實驗室測試,6、7月份會開始線網真正的測試,如果測試順利,Q3啟動SPN的線網試點,Q4在5個城市做試點。同時今年年底將在18個城市做更大規模的試點。

中國電信

在5G承載領域主導M-OTN方案

由於OTN技術具有的大帶寬、低時延等特性無縫銜接5G承載需求,因此,中國電信在5G承載領域主導M-OTN方案。

據了解,M-OTN技術,是面向移動承載優化的OTN技術,不僅適用於5G承載的前傳、中傳和回傳,而且在城域網的點對點的應用和DCI的業務方面都有一定的價值。主要特徵包括單級復用、更靈活的時隙結構、簡化的開銷等,目標是提供低成本、低時延、低功耗的移動承載方案。

目前,中國電信主導推動的M-OTN標準取得實質進展,實現了兩個相關的標準立項。

在中國電信看來,5G剛剛開始,其實並不是給無線而是給有線帶來了非常大的機會。因為無線頻譜資源絕對有限的,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有線可能是無限的,光纖帶寬可以不停的挖掘。因此,5G承載給整個光纖產業帶來巨大的機會。

另外,在昨天的「2018年5G承載技術發展研討會」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網路研發部副主任李俊傑提出在5G承載方案上有四個「盡量」原則:

第一,現在看5G,重構一個產業很難,應該盡量使用成熟的產業鏈,尤其是光模塊這一塊,尤其要重用數據模塊。第二,盡量基於成熟的技術和設備降低成本,因為5G成本是第一。第三,在中國盡量統一設備和模塊。第四,盡量統一國內技術標準,因為只有標準化的東西,大家才能認可,將來才能夠降低成本。

中國聯通

城域WDM技術獲通過,5G面臨「三邊」工程的難題

中國聯通網研院首席專家唐雄燕指出:「5G傳統承載方案的論證和試驗,是中國聯通今年工作重心,隨著明年和後年5G商用工作的開展,可能會開展5G承載的升級工作。」

雖然,中國聯通並不像移動、電信那樣有明確的方案步驟,但是由中國聯通牽頭制定的ITU-T G.698.4標準在ITU-T SG15全會上正式通過,標誌著城域WDM技術從標準逐步走向實際應用,也將會為5G承載網的快速部署提供更為經濟合理的實施方案。

在中國聯通看來,5G傳送承載從網路規劃建設的角度還是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題:

首先是5G本身的不確定性,就5G的標準和我們在3G,4G不太一樣,那個時候3G,4G的標準和設備出來之後我們再進行網路的規劃和建設,今天的5G是邊標準,邊規劃,邊建設,相當於「三邊」工程,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為標準沒有確定,所以網路架構等一系列都不能完全確定。

其次,5G的場景是多樣化的,EMBB、MMTC、uRLLC對網路的要求不太一樣,那麼對應的傳送承載需要滿足的條件也不同,如果滿足所有的極端的要求的話,必然導致成本的上升。因此,整個傳送承載的設計到底滿足什麼樣的指標也存在不確定性。

最後,5G的傳送承載手段的多樣性,例如:從不同的技術層面來看,光纖、WDM,OTN,IP類的技術,包括前面講的SPN也好等等都是屬於IT乙太網這一類的技術,還有PON的接入技術和微波等的技術,這些技術都是可以用在5G傳送承載上,所以這些技術到底如何選擇還待定。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網路現狀的差異性,各個運營商網路傳統並不同,那麼技術選擇肯定存在差異,承載技術不同就會導致產業鏈很多。

不過,唐雄燕提出中國聯通在5G承載發展上主要考慮七個原則:

第一,需求驅動,傳統承載只是一個5G的支撐部分,以滿足5G發展的基本需求為原則,因為5G有一些很特殊的要求,特殊的要求就特殊對待了,不成為普遍性的考慮問題。

第二,務實為本,儘可能的採用產業鏈中更加成熟的技術。

第三,盡量簡化網路結構、簡單成熟的技術、有穩定基礎介面。

第四,成本為主,要以綜合成本和TCO最低為目標,尤其還要通過網路創新和產業規模化推動高頻器件和光電子核心器件的成本下降。

第五,循序漸漸,5G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能不盲目超前投資。

第六,5G體系開放,為未來的技術進步留一定的空間,避免技術和廠商的鎖定。

第七,技術協同。因為在傳送承載的領域:有很多成熟技術,也有創新技術不斷出現,還有存量網路和新建網路,基於IP領域的技術,也有傳輸的技術,也有無線的網路和傳輸承載之間的協同的發展,所以要考慮一個多技術的協同來共同的為5G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傳送承載的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友達光電彭雙浪:液晶面板價格下跌不見得負面
世強攜ADAS、新能源汽車、汽車級數字隔離器等最新解決方案及產品亮相慕展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