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的火炕與傳說

滿族的火炕與傳說

《滿族的火炕與傳說》

東北地區冬長夏短,滿族的先民們在漁獵時期,挖地窨子來抗禦嚴寒而又漫長的冬季,雖有獸皮做鋪蓋,但冬季中出現的奇寒天氣,也讓先民們無可奈何。

相傳3000多年前,周文王姬昌在征討商紂王時,因經常隨軍宿營,得了,腰腿疼之病,久治不愈,幾年之後撒手人寰。文王兒子周武王姬發率領軍隊打敗了商紂王,做了一國之君。閑暇之餘,想起父王因腰腿病疾而離開人世,便想到北方的肅慎人(滿族先祖那時的稱呼)的冬天比這裡寒冷得多,他們都怎樣在嚴寒的北方生活的呢?為了探討個究竟,這年冬天,他帶了幾個隨從來了的東北大地。

武王來到白雪皚皚的長白山區,忽然看見前面出現一縷濃煙。他來到濃煙的地方,只見一個獵人燒撮羅內方洞上的石板。武王停下腳步問道:「老哥,你叫什麼名字?」老獵人回頭看了一眼武王,說:「俺叫托亞哈拉」。武王又問:「你燒石板幹什麼?」獵人回答說:「惹梯坡。」(滿語:使窩棚里暖和)。原來老獵要將石板燒熱在上面睡覺,有了熱,屋子裡也暖和,紅紅的炭火又可以烤肉做食物。周五王高興的把這一發現帶回了中原,中原地區這才有了炕的雛形。武王問百官:「托亞哈拉是什麼意思?」朝中有懂肅慎語的大臣稟告是「炕神」的意思,武王才知是神仙指點。

則故事應該比較晚出,即應在滿洲入關後,接受較多漢化,以致非常熟讀中原歷史,熟悉的程度以致忘記了自己歷史,所以把這滿洲火坑傳說也扯到中原歷史人物上了。

其實,東北的滿族先民們早在夏商時期就有搭建火炕的歷史了。滿洲入主中原,把先進的火炕技術也帶到了中原。江火炕在日常生活中集取暖、作飯和暖炕這一舉三得的綜合利用。

東北滿族人居住的房間里,火炕又分有不同的格局。有火炕就必須有煙囪,煙囪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都和房屋的前牆拉齊,煙囪口要高於房頂。山牆與焑囪間有一米多的煙道,叫「煙囪脖子」,一側留有插板口,冬季燒完火後及時插入插板,打到火炕的保溫作用。

我看根據家庭居住情況,有很多搭建方式。

1、順山炕:順著山牆打建建。不在一間房的屋中有一個隔斷的小廚房。

2、前北炕:因北炕需要將煙引到煙囪而順房山建一條炕,也稱「萬字炕」。

3、連二炕:兩鋪連起來的炕只用一個鍋台,有的中間有隔斷。

4、鐮刀炕:房間寬度較小的房間,設北炕並通順山條炕將煙道引向煙囪。因像鐮刀狀,故曰。

5、地炕:與地面一平的炕。主要用於房屋取暖。

6、悶灶炕:不設鍋灶而直接在炕面下燒火使炕面燒熱。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你追我趕,青龍教師比拼學滿語
一百多年前,各國皇室王室老照片,清室更顯示出神聖性!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