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溫和的自然變為兇惡的自然,人類施加給它的最終都要歸還人類

溫和的自然變為兇惡的自然,人類施加給它的最終都要歸還人類

在古代,人類和自然是不平等的關係,人類是弱者,處處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卻無力改變自然。於是人類把大自然視為敵人,戰天鬥地成為一項難得的品質,愚公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不斷頌揚。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了逆轉,人成了強者,而「溫和的自然」卻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高度提純的化學製劑,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對自然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構成,進而改變了地球氣候;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大量破壞了地球的森林和濕地資源。

於是,「溫和的自然」變為「兇惡的自然」,人類施加給它的,它最終都要歸還人類。被高度提純的化學製劑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區,畸形兒和絕症的出現比率大大高於正常;石油資源一旦枯竭,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正常運轉必定遇到問題;氣候異常必定帶來水災或乾旱,饑荒也將伴隨著種種天災降臨人間。「兇惡的自然」將再一次讓人類成為弱者,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又將回到起點。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人類就必須保護「溫和的自然」,不讓它繼續惡化,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這是人類經歷工業化,在自信心極端膨脹之後的可貴共識。

按照「物質不滅」的原理,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廢物,垃圾完全可以循環利用,化廢為寶。城市垃圾就是「金屬礦」、「油氣田」、「森林",被廢棄的金屬、玻璃、塑料、橡膠、紙張都可以回收起來再制,節省資源,減少能耗。全世界每年扔掉的廢報紙若能收回一半,就等於節約6000萬立方米木材,相當中國一年的木材採伐量。日本、德國、瑞士的造紙原料,已有40%以上來自廢紙。有用廢物回收之後剩下的垃圾,可用填埋造地、焚化等方法進行處理,但要防止填埋物污染水源,防止焚化時污染大氣。

世界各國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10年前,178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聚集,共同商討保護環境的問題。與會領導人計劃保護地球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人類的福利和發展。1997年,160個國家在日本京都簽訂了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但由於減少排放阻礙經濟發展,美國這個二氧化碳頭號排放國卻拒絕執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地球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和科學家繼續商討改善環境的計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誰才是人類的真正祖先?有看科幻的,有正統的
宇宙中的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了吧?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