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汶川十年有感:在廢墟中重建,在災難中成長,在傳承中發展

汶川十年有感:在廢墟中重建,在災難中成長,在傳承中發展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十年光陰,匆匆而過。這一切彷彿是一場夢,卻又那麼真實,十年之前,恍如昨天。

今天是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在今天的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有很多話想說,想說一說這十年來,汶川經歷了什麼,我經歷了什麼,國家經歷了什麼!

在廢墟中重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舉國悲痛。

原本風景秀美的巴蜀大地,在大自然的力量下,被撕裂成無數段,那時候在災區最常見的,就是斑駁的山體、倒塌的房屋、簡易的帳篷、災區群眾充斥著木然、獃滯和痛苦的表情……

蒼天無情,人間有愛!

經歷了十年的災後重建,如今的汶川,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汶川當年的重災區,在社會各界的傾心援助下,經歷了整整十年的災後重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年過去了,汶川地震災區的城鄉面貌、民生事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等方面,都早已經恢復正常。

如今的汶川,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生機勃勃的新園區、鱗次櫛比的新民居等,這些新氣象隨處可見。

在災難中成長

經歷了災難之後的汶川,已經從廢墟之中重建,而經歷了災難之後的我們,也要從苦難之中成長。

十年之前的我,還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的重壓。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還在教室里上課,後來感應到強烈的震感,才在倉皇之中逃出教學樓,晚上才知道,原來是汶川發生了大地震。

在那幾天里,校園的宣傳欄貼滿了關於汶川地震的消息,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漸漸明白了生命的脆弱,災難的殘酷。

在這十年里,我經歷了高考,步入大學,之後又踏入社會,逐漸適應了社會生活。

對於我來說,這十年是生命的銳變,讓我從一個乳臭未乾的高中生,一步一步地,成長為現在的模樣,有勇氣獨立地承擔自己的責任。

在傳承中發展

最後,我想說說,這十年國家的滄桑巨變。

首先,從2008年到今天,我國經濟規模突飛猛進。我國的製造業,農業,工業等都開始轉變模式,不再以勞動力為主要方式,開始逐步利用科技體術,作為提高生產力的主要手段。

其次,我國的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我們的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功能,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另外,二維碼技術,社交工具,虛擬道具等,都迅速在市場上普及開來。

最後,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產階級消費力量開始崛起,也刺激著市場的改變,同時隨著物流運輸的加快,以及交流渠道的便捷,我國的經濟力量開始逐步提升。

如今我國的經濟總量,相繼超過了德國、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廢墟中重建,在災難中成長,在傳承中發展!

我相信,通過我們所有人的努力,未來的汶川一定會更加美麗,未來的我們也一定會生活的更好,未來的國家也一定會更加強大。

本文由笨企鵝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企鵝1990 的精彩文章:

《遠大前程》:為了救出一個人,傷亡數百人,到底值不值得?
分手七年,你還有勇氣再去追尋舊愛嗎?——觀《溫暖的弦》有感

TAG:笨企鵝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