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良渚文化玉器現在市場行情如何?

良渚文化玉器現在市場行情如何?

良渚文化玉器對周圍地區文化的玉器有巨大的影響,西達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6000—5000年)南到珠江流域的石塊文化(5000—4000)年發現的琮、璧等玉器與良法文化玉器有著極深淵源。而它對北方黃河流域的影響更是至深。商玉器的種類很多都可以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找到型,特別是良洛文化的獸面紋和玉石鑲嵌技術僅完全被商代所吸收,而且對商周青銅器製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良渚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較多,其主要可分三種:一種為透閃石類礦物,與新疆和田玉類似,以青色、青綠色為多,同和田玉料相比,較和田玉色艷、色勻、透明度高,目前在浙江已發現此類玉礦。另一種屬角閃石類礦族,硬度不如前一種高,幾乎沒有透明感,有些帶有雲母狀亮斑,以青色、諸色玉為主。此外,還有一種屬蛇紋石類的玉材。雖然良渚文化玉器大多是就地取材,很少外來材料,但是有個別玉器使用的預料可能是外來玉材。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色約有七種:青色、墨綠色、淺黃色、橘黃色、赤褐色、乳白色及雞骨白等,同紅山文化玉器相比,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沁色更為複雜。常見的有兩種,一種為白色,一種為棕色。白色沁色或如薄霧,藏家成為水沁;或如石灰結扳,藏家稱石灰沁,作品表面以變軟,似有很厚的一層板結。有學者猜測,這類情況可能是在玉器製造時降低玉材表面硬度而進行的特殊處理。

良渚文化玉器的造型有幾何形和人物、動物形。幾何形分圓曲形器,有璧、璜和鐲等;直方形器有斧、鏟等;圓方複合形器有琮弧刃等等。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距今5300-4000年,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浙江良渚而命名。良渚文化玉器,因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達到了中國史前玉文化的高峰,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300000+已經關注 加入我們粵港澳藝術品拍賣收藏傢俱樂部

正 在 瀏 覽 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