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最迷你反艦導彈服役,台軍60艘隱身導彈艇形同報廢
近日,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4架直-9D直升機在南海某海域進行海上導彈實射訓練,4枚導彈全部發射成功。這次發射的空射導彈堪稱國產最迷你反艦導彈,型號為鷹擊-9,專門裝備海軍艦載直升機。鷹擊-9為供直升機、無人機等搭載的輕型反艦導彈,個頭與武裝直升機掛載的空地導彈差不多。不過不要看不起這個反艦導彈中的小個兒,從我國南海、台海、東海等海域的實際安全形勢來看,長度僅為2.5米多的鷹擊-9,實用價值反而可能比鷹擊-18這樣的近9米長的大傢伙更高。
直-9D直升機實射鷹擊-9空艦導彈。
鷹擊-9最早以鷹擊-9E的代號在2016年國內航展上亮相,E代表外貿型號。那時,還沒有解放軍裝備自用版的消息傳出。直到去年末,官媒才首次發布了一張直-9D直升機掛載鷹擊-9進行著艦訓練的照片。輕型空射反艦導彈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海軍傳統強國英國出現,為何時隔40年後,我國才開始研發裝備自己的同類型導彈?
海軍直升機搭載空射反艦導彈,最合適的作戰對象就是千噸以下的水面艦船。比如對我軍1300餘噸的056輕型護衛艦來說,輕型空射反艦導彈就有較大毀傷能力。當然,鷹擊-9這樣全重僅105公斤的迷你反艦彈,最能有效殺傷的還是台軍沱江級、光華級這樣100多噸至幾百噸的導彈快艇。只不過在此前,我海軍本身就講究發展「空潛快」裝備,其中的「快」就是快艇。那麼對付「敵」軍快艇,我軍也是以快制快的戰術。
我海軍22型導彈快艇。
中國海軍對沱江級,以及南海周邊裝備的俄制閃電級導彈快艇的早期戰術是,以自己的導彈快艇與之對陣。不過近10年來,我軍明顯已將導彈快艇的地位一再調低,在22型導彈快艇之後,不但再未研發一款新型快艇,而且比22型更早期的導彈快艇也在快速退役。
由此,中國海軍開始研究打擊對手導彈快艇的新戰術、新裝備。從世界其他國家海軍實際戰例來看,以艦載直升機搭載輕型空射導彈,組成針對水面快艇「狼群」的空中「蜂群」,是最有效的辦法。為此,我軍不但要求在早期天龍-10輕型反艦導彈的基礎上研發自用型號,而且還要求改裝了能最多掛載4枚輕型反艦導彈的直-9D型直升機。
在南海閱兵上亮相的直-9D直升機,滿掛了4枚鷹擊-9。
直-9D直升機滿掛4枚鷹擊-9反艦導彈在今年4月的南海大閱兵上亮相。近日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進行鷹擊-9實彈發射訓練,表明直-9D+鷹擊-9的「快艇殺手」武器系統全面形成戰鬥力。
航展資料顯示,鷹擊-9E反艦導彈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巡航速度為0.7馬赫,射程約為15公里;使用無人機平台發射,受高度與速度關係影響,射程增加到25公里(自用型射程會有不同)。其制導系統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很容易的更換制導組件,包括:主動雷達、電視、半主動激光、紅外成像等,可以適用於打擊各種不同的目標。
航展上展出的鷹擊-9E反艦導彈。旁邊露頭的是無人機。
台軍曾號稱要造60艘隱身導彈快艇,試圖形成海上「狼群」,以小搏大,威脅跨海登島登陸艦集群。不過面對導引頭模式豐富,對艦艇外形隱身幾乎免疫的鷹擊-9反艦導彈,這樣的圖謀明顯只會失敗。而且導彈快艇一般只會裝備速射炮等防空武器,無法搭載防空導彈,因為還要有艦載指控系統。所以,自用型鷹擊-9導彈完全可以在導彈快艇防空火力圈之外,由直-9D等艦載直升機從容發射。
而且鷹擊-9導彈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所以直升機在完成發射後就可安全脫離,待確認毀傷目標後,立刻可以轉入下一輪攻擊。直-9系列是中國海軍裝備最多的艦載直升機,基本上20架直-9D掛載80枚鷹擊-9導彈,足以掃除60艘導彈快艇了。
兩架直-9D各掛載2枚鷹擊-9導彈準備進行實彈發射。
不光在台海,在南海和東海,直-9D直升機+鷹擊-9反艦導彈的組合也有很大使用空間。這個組合可以對付導彈快艇、執行秘密滲透任務的特戰快艇、千噸以內的巡邏艦艇等。在爆發可能性更高的海上低烈度對抗中,直-9D直升機+鷹擊-9反艦導彈的組合比052C/D型神盾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等大中型戰艦的任務靈活性更高,反應速度也更快。


※國產航母重量級設備亮相!曾出口英國用於建造6.5萬噸航母
※中國海軍受閱戰艦多達48艘,為何沒有現代級?因為全是國產艦艇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