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梗年輕人也會有 男性過40歲就要當心

心梗年輕人也會有 男性過40歲就要當心

心梗年輕人也會有 男性過40歲就要當心

別以為心梗、三高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心梗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是正處於巔峰狀態的年輕運動選手,也不一定逃得過這個隱形殺手的魔掌。

據報道,有一半以上的心梗,發病前沒有任何癥狀,其他則是會胸悶、胸痛、氣促,而且頻率越來越頻繁。心梗的死亡率約在10%-20%之間,老年人甚至高達40%,其中有半數以上的患者來不及送醫便死亡。

男女有別

從性別來說,女性在更年期之前不容易罹患冠心症(約50歲),但過了50歲後,就變得與男性一樣。這是因為女性激素會保護血管,推遲老化。女性在更年期後激素分泌減少,也就得不到保護。

男性由於沒有女性激素的保護,較早發生動脈硬化,只要年過40歲,就進入心梗容易發生的危險期。

梗危險因子

心血管疾病,其實會從年輕、甚至兒童期即開始逐漸累積危險因子,不論現在幾歲,都應該先掌握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數值。調整好生活習慣,把體檢紅字變成正常,就可降低心血管病奪命風險。因為:

●有高血壓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幾率增加1.9倍

●有高血糖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幾率增加1.5倍

●有高血脂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幾率增加1.8倍

●每降低1mg/dL的總膽固醇,即可減少2%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

●每降低2mmHg血壓收縮壓,心臟病的死亡率可降低7%,中風死亡率降10%。

3大關鍵,做好「水土保持」

如果說血管就像公路,心梗就像是土石流,土石流的發生跟道路(血管內徑)上有沒有障礙無關,而是跟山壁(血管外壁厚度)有關,當山壁塌陷(產生血塊)、道路中斷時(血管完全堵塞),中風、心臟病就發生了。

土石流說來就來,很難事先得知,不過,抓住幾個關鍵點,還是有預警系統可觀察:

關鍵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血管壁是否良好,跟年齡、遺傳、血壓、血糖、膽固醇、運動、抽煙、體重有關,當這些危險因子愈高,遇到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出現土石流,發生中風、心臟病。

關鍵2:喘、冒冷汗

血管壁很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山崩」,聽到山洪轟轟聲時根本來不及走避,血栓的產生也如此,有些人速度很快,幾秒鐘內就心梗或停止心跳,防不勝防,但也有些人血栓產生較慢,有機會示警。

血栓產生速度較慢的人,有時候連續1~2天,甚至持續一、兩個星期身體感覺怪怪的,例如原本可爬樓梯、快走,突然運動量上不來,走一點點路就很喘,或胸口有壓迫感、冒冷汗,簡單說,運動的耐受度突然變不好了,這是重要警訊,應趕緊就醫。

也因此,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很重要,好處之一是,血管比較不會淤塞,另一好處是,可當作偵測指標。

如果從不運動,通常血栓很嚴重時才會出現癥狀,這時就難預先防範了。

對危險分數很高的人,更要有運動習慣,像是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動到下肢的運動(耗氧量高),對心臟好處多多。

關鍵3:休息時也會喘、胸口悶

心臟血管開始淤塞產生血栓或流血時,即使休息狀態也會出現胸口悶、喘的徵兆;如果是腦部血管開始流血或產生血栓,只要出現感覺或運動的問題,例如同側手腳逐漸沒有力量或暈得天旋地轉,很可能快要中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醫生的小紅書 的精彩文章:

尿酸高的「敵人」到底是什麼?

TAG:馮醫生的小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