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將傳》中三國時期只有十三位名將 卻有四位死在了孫子兵法上

《名將傳》中三國時期只有十三位名將 卻有四位死在了孫子兵法上

原標題:《名將傳》中三國時期只有十三位名將 卻有四位死在了孫子兵法上


南宋時期,有個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名字叫張預,他按照《孫子兵法》的思想,評選出了從西周姜太公姜子牙到五代十國後周永興軍節度使劉詞的一百位名將,寫了一本《十七史百將傳》,其中三國時期十三位名將上榜,這十三個人中,沒有大家熟知的馬超黃忠,也沒有趙雲趙子龍,倒是那個在《三國演義》里打醬油的李典榜上有名,可見在正史之中、軍事學家眼裡的名將,跟演義小說中是大不相同的。


在《百將傳》這十三個名將中,魏國佔了六個,分別是張遼、張郃、徐晃、李典、鄧艾、司馬懿;吳國有四個,其中一對是陸遜陸抗父子,另外兩個是周瑜呂蒙;而蜀國只有三個:諸葛亮、關羽、張飛。



本來筆者是以抱著麻煩的心思去看《百將傳》的,總是想找出其中不合史實的地方,挑出兩個浪得虛名的,跟筆者喜歡的趙雲、太史慈、甘寧比一比。但是看來看去,卻很是失望:雖然這本書評選名將的標準是按照《孫子兵法》來的,但是其中任何一個人的戰功,似乎都比甘寧太史慈趙雲多、地位也比他們高,而在亂世三國,人員的官職實際也代表了實力——三巨頭都是知人善任的一代梟雄,是不肯把高官厚祿送給窩囊廢的。


當然,也許有讀者會說:既然有陸抗,為什麼沒有跟陸抗平分秋色的羊祜?為什麼沒有滅吳的杜預王濬?其實這三個人還真進入《百將傳》了,只不過他們算是晉代的,已經不屬於「三國英雄」了。



但是咱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不是趙雲馬超黃忠甘寧太史慈乃至鍾會該不該進入三國十三名將行列,而是看看其中四位名將是怎麼因為遵循《孫子兵法》而一戰成名,又因為違背了《孫子兵法》而死於非命的。成也《孫子兵法》敗也《孫子兵法》,可以說三國這四大名將都死在了孫子兵法上。



張郃最值得驕傲的戰績,就是把第一次北伐的諸葛亮打了回去,靠的是《孫子兵法》中的四個字:「絕山依谷。」因為馬謖跑到山上安營紮寨,張郃斷絕了他的汲水之路,這才從馬謖開始,像推到多米諾骨牌一樣,把諸葛亮推了個灰頭土臉。而張郃也死在《孫子兵法》的四個字上:「歸師勿遏。」被諸葛亮用一箭報了一箭之仇。


鄧艾是死在鍾會的陷害之下,但是按照《孫子兵法》的說法,他實際是死在自己手裡的。鄧艾靠著「出其不意」迫使劉禪不戰而降,雖然知道「進不求名」但卻沒有做到,一定要跟鍾會一較短長,而且不太「自謙」。所以被鍾會抓住機會司馬昭誣告他謀反:「事不拘常而終不自嫌是也。」



關羽的輝煌源於曹操要遷都以避其鋒芒,孫子曰:「強而避之。」而關羽之敗,也源於糜芳傅士仁的背叛,也就是孫子所說的「大吏怒而不服。」


張飛抄小路擊敗張郃,那是不走尋常路,「由不虞之道。」而張飛之死又是違背了「視卒如愛子」的規則。「飛反不恤小人,而為帳下所殺是也。」



這四位名將成也《孫子兵法》,敗也《孫子兵法》,而他們都是熟讀兵書的萬人敵,張郃被曹操比作韓信,關羽張飛被魏吳同時稱為萬人敵,張飛更是被劉備比作與周公(後周公)齊名的召公虎,可見也是文武雙全。而鄧艾就不用說了,文治武功出色,搞農業也是一把好手。按理說,這四大名將都應該把名將的必讀課本《孫子兵法》爛熟於心,只可惜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說的那樣:知易行難,知行合一更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半支煙 的精彩文章:

殺害抗金猛將大刀關勝的宋代漢奸皇帝 守著五十頃地五十頭牛自生自滅了
三句話證明司馬家皇帝中只有一個「白痴」可能算好人 但不知是真痴還是假痴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