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北京交通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肯亞項目第三批留學生開學典禮在威海校區舉行

北京交通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肯亞項目第三批留學生開學典禮在威海校區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2018年5月10日,中國交建·中國路橋北京交通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肯亞項目第三批留學生開學典禮在威海校區報告廳舉行。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關忠良、中國路橋黨委副書記任文、肯亞駐華使館參贊約翰.奧迪普和威海南海新區工委委員劉傑出席活動並致辭

關忠良對肯亞留學生來校學習表示歡迎,並對路橋集團和南海新區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強調學校高度重視本項目學生的培養工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豐富學生文化體驗內容,持續推進行業和高校國際化戰略合作,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成果質量。他希望肯亞留學生能儘快適應威海校區新環境,了解中國文化,提升漢語水平,為學習專業知識打好基礎。

任文對學校的培養質量給予高度肯定,並介紹了中國路橋與非洲源遠流長的友誼、現實合作的機遇。她表示,中國路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將全面落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推動中非務實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她希望,留學生們在威海校區努力學習中國語言,感受中華文化,提升專業技能,做中非民心相通的傳播者,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讓中非友誼之樹萬古常青。

約翰.奧迪普對中國政府、中國路橋和北京交通大學對肯亞留學生的培養表示感謝。他認為蒙內鐵路的建設對於推動肯亞的經濟,乃至非洲東部和中部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希望這批留學生在北交大認真學習,增長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為推動肯亞成為新興工業化中等收入國家做出貢獻。

劉傑表示南海新區高度重視發揮高校的引領驅動作用,與北京交通大學密切配合,發揮地域優勢,不斷豐富留學生的文化體驗。南海新區將深入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與中國路橋和北京交通大學攜手合作,將威海校區打造成中非國際教育合作的亮麗名片。

開學典禮期間,威海校區合唱團中外同學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和肯亞歌曲《Sisi Ni Moja》(We Are One),表達了對40名肯亞新同學的歡迎,和對其未來在校區學習生活的祝福。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肯密切合作,成功建設並運營肯亞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簡稱「蒙內鐵路」)這一標誌性項目。蒙內鐵路建設期間,中國路橋為肯亞創造就業崗位約4.6萬個,為2萬多名當地僱員開展了技術培訓;並與肯亞鐵路技術培訓學院合作,為蒙內鐵路運營培訓了近1200名技術人員。為進一步落實中非「加大教育和人才資源開發合作」和促進國家高鐵「走出去」戰略,中國路橋與北交大合作簽署《「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戰略合作協議》,截止目前,中國路橋全額資助100名肯亞留學生到北京交通大學學習鐵路相關知識,其中75名學生在威海校區度過語言學習階段。在未來,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將成為肯亞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威海校區是北京交通大學「一校多區」的國際化校區,與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和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培養國際化人才。校區目前有本科生840名以及來自17個國家的留學生98名。校區建立中外學生學術交流社團,搭建中外學生交流平台,增強國際學生的歸屬感;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文化體驗活動,並組織寒假留校學生赴當地村民家中歡度春節,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通訊員:馬曉 攝影:劉冰荔 王一凡 付卓凝 張舜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玩」中有孩子的路與夢
英語分級閱讀激發學生閱讀活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