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卒中規範診療將分三年推進

卒中規範診療將分三年推進

卒中規範診療將分三年推進

5月5日,2018中國腦卒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公布了《規範指導臨床三年行動計劃》並發布了《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範》(合訂本),旨在進一步規範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診療。

「缺乏合理分布區域性的腦卒中防控網路;缺乏多學科合作的疾病組織管理模式;缺乏以病人為中心的卒中防控體系架構;缺乏適宜我國國情的腦卒中防治的臨床技術規範,是我國腦血管病整體診療水平偏低的原因。」國家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揚介紹,《規範指導臨床三年行動計劃》將2018年定為「學習推廣年」,將不斷加大全國各基地醫院和卒中中心醫務人員開展腦卒中適宜技術的培訓力度,加強人才培養;2019年是「貫徹落實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將不定期組織專家深入各基地醫院開展現場檢查、督導和考核,並將與各基地醫院、卒中中心的申報、年終考評掛鉤,對工作不積極的基地醫院實施警告甚至退出機制;2020年是「制度執行年」,要加強全國各基地醫院和卒中中心腦卒中防治系列指導規範推廣工作的制度建設,逐步實現腦卒中防治重點技術推廣和技術人才培養工作的「同質化」「常態化」和「可持續化」發展。

自2010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組織相關專業委員會專家,參考國內外最新指南和研究進展,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編寫了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系列培訓教材並出版。此次發布的《中國腦卒中防治技術指導規範》(合訂本)將應用於腦卒中防治適宜技術培訓,及基地醫院、卒中中心建設和考核。

卒中規範診療將分三年推進

鏈接

我國卒中急救能力不斷提高

卒中規範診療將分三年推進

5月5日,在京召開的2018中國腦卒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王隴德介紹,隨著卒中防控工作網路和卒中中心建設推進,卒中急救能力在不斷提高。在高級卒中中心,目前患者入院至溶栓時間已縮短到至55分鐘,20多個地市已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2017年中國卒中防治報告》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242萬,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病後存活人群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為應對這一問題,我國已建成318家三級醫院作為主體,1000多家二級醫院和3000家社區醫院、鄉鎮機構相協作的卒中防控工作網路,並基於該網路探索卒中中心建設。2017年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45家醫院開設卒中急診綠色通道,並且已有20多個城市的「急救120」與醫院的急診綠色通道相銜接。高級卒中中心患者入院至溶栓時間從原來的兩個小時縮短到55分鐘,甚至已有醫院縮短到20分鐘。

王隴德介紹,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成立了國家卒中急救地圖工作委員會,制定了卒中急救地圖相關管理辦法及指控標準。在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的推動下,北京、蘇州、瀋陽、深圳等20多個地區完成並發布了卒中急救地圖,利用信息化手段幫助急救人員將患者就近送入有救治能力的醫院。

另外,卒中救治的相關適宜技術也在加快推廣。可大幅減低病死率、殘疾率的靜脈溶栓技術2017年開展了20700例,較2016年增長9%。頸動脈狹窄是卒中發生的高危因素,2017年全國開展動脈狹窄手術3658例,較上年增長了15.7%。「下一步要健全地方網路,爭取2020年前將相關適宜技術推廣到縣級綜合醫院。」王隴德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已由試點階段轉向規範化建設階段,截至2017年年底,已完成180家高級卒中中心,19家卒中防治中心的認證工作。今年3月,示範卒中防治中心的遴選論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並確定7家高級卒中中心為國家卒中中心培訓基地。

文/健康報記者 王瀟雨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控制高血壓,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傳播影響力激烈角逐中,微電影節投票7天倒計時!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