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曾一戰收復七座淪陷城池,同僚都授銜元帥,為何他只是上將

此人曾一戰收復七座淪陷城池,同僚都授銜元帥,為何他只是上將

此人曾一戰收復七座淪陷城池,同僚都授銜元帥,為何他只是上將

蕭克1907年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書香門第。受家庭環境的熏陶,自幼熟讀《四書》,《五經》。1926年,蕭克畢業於黃埔軍校,同時革命正趕在轟轟烈烈的時期,蕭克毅然決然的投筆從戎,先後參加多場革命戰爭與長征,男兒本色!

生長在一個動蕩的年代,蕭克見證了共和國一步步的走向光明,也見證了這個走向光明的艱苦歷程。革命戰爭接近尾聲之後,抗日戰爭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全面地爆發了。1937年,年輕的蕭克就已經是師長了,可謂是運籌帷幄的軍事才俊。親自率部參加並指揮了忻口戰役,這座戰役,從敵人手裡收復了7座淪陷的城池。

解放時期,蕭克同樣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創辦軍政大學的艱難歷程中,蕭克將軍功不可沒。並且擔任起副校長一職。可見,蕭克不僅能打勝仗,還能教化育人,文武雙全哉!

建國後,在授銜儀式上,蕭克將軍的另外五位師級幹部老友皆是元帥,唯有蕭克將軍卻只憑了一個上將。論戰功,資歷與威望,蕭克將軍一點也不遜於他們,甚至可以說比他們更為高過。但是在當時授銜之際,也並不是全考慮個人的功大功小,還要顧及各軍隊平衡以及許多其他方面因素。不僅僅是蕭克將軍,還有不少人因為種種因素,授予的軍銜比自身應得的要低一些。

蕭克將軍雖然沒有像五位舊友那樣獲得元帥軍銜,但是蕭克將軍淡泊名利,並不是很看重榮譽的外殼,而是更看重自己的實力。更何況,還有無數的英雄兒女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自己能活著站在這授銜儀式上,已是萬幸。若放在之外任何一個人身上,估計都不會像蕭克將軍這樣大度怡然。這樣的好心態,也是蕭克將軍長壽的原因之一了,他可活了102歲,是最長壽的將軍呢,直到2009年時才駕鶴西去。

在他晚年時候,久居深宅的蕭克將軍喜歡寧靜,也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他對於寫作有著熱烈的激情,絲毫不亞於抗戰時的衝鋒陷陣。這位老革命家一腔的熱血,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勾勒出軍魂的模樣。他不僅僅是用筆在寫作,而是用心寫作,他的所有文字,都是發自內心的。也正是因為此,他還曾經獲得過矛盾文學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生談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眼光不輸宋耀如,三個女兒全嫁給了將軍,成最牛岳父
他是開國上將之一,毛主席提議他當團長,朱德卻說林彪更合適

TAG:先生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