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看點】藝術之初衷

【今日看點】藝術之初衷

.教化古希臘悲喜劇以及與之同時存在的音樂合唱和詩歌。

有道德教化的目的中國隋朝以前的繪畫,雕塑,如孝子棺石刻,古代聖賢繪畫,均屬此類藝術用於此目的,是需要被人理解的,他的意義就在於教育觀。

. 宗教古希臘和歐洲的雕塑,廟宇。

總之宗教是古代藝術的一大推動力,也是藝術的目的宗教藝術,也是需要被人理解的,有的宗教藝術,是在講故事,讓觀眾理解。

那些壁畫雕塑,是代替文字給信徒講故事,不算犯戒,這是因為中世紀歐洲識字率低,只能通過圖像雕塑傳達教義,所以需要被理解。

清真寺里的米哈拉布:

而有的宗教藝術,是一個符號,不需要理解,譬如清真寺里的米哈拉布,信徒面對著一片花紋,或者字元禮拜,那片花紋和字元,就是真主的象徵。

還有的宗教藝術,是用於烘托儀式感,渲染一種氛圍,也談不上理解。你比如高大幽暗的哥特教堂,令人如置天國的聖歌,高大莊嚴的佛像,都是讓你產生一種崇高的儀式感。

.追求美追求美的藝術,往往是需要被理解的,是給人看的。這裡的所謂理解,是理解作品的美。

作為一個藝術家,創造出美的作品,他絕不會僅僅是給自己看的,追求美往往是很多藝術共有的屬性,比如宗教藝術,既然是造出來給人看的,幹嘛不造的美一點呢?

當然也有為了美而生的藝術,比如中國的山水畫,歐洲的古典音樂,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畫,他們基本就是為了美而作的藝術。為了營造出美,藝術家們絞盡腦汁,他們絞盡腦汁來創造,我們當然也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欣賞。

欣賞這些藝術品,是需要修養的,你得知道他們的規則,他們的審美,才能去感受。

繪畫的審美,有自己明確的標準,謝赫六法:「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歷代中國繪畫,都要參照此標準。當然每個藝術家都會有側重,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繪畫,不同的地區和時代有不同的標準,有古典的美,浪漫的美,象徵的美,文學的美,不一而足。你抱著古典美的準則去欣賞浪漫主義,那就沒意思了,反之亦然。

審美是很精分的,所以需要積累經驗,讓自己隨時精分,此謂藝術修養。

當然也有畫給自己看,寫曲子自娛的,你不是藝術家,自己愉悅自己,沒人管你,也不存在欣賞和理解,開心就好。純粹自以,不需別人理解。

.情感表達情感宣洩的藝術,有的是宣洩了就完,自己爽一把的。不但不需要人理解,你要是硬要看人家的這些藝術品,人家不一定願意的。也有人把自己的情感宣洩到觀眾身上,那就需要理解了,表現主義屬於此類,如蒙克。

還有自己沒有所感,純粹是為了打動觀眾的,當然也需要理解,如浪漫主義。藝術家營造了一個場景,來打動你,就是這一種,但他自己不一定在場景中。這叫「為了打動而打動,為了感動而感動」。當然藝術家自己也會被自己感動。

Ivan Aivazovsky 《歸來》

.為了表達而表達現代藝術,多此類。

確定主題然後表達,各種手段都可以上。影像,音頻,裝置,架上繪畫,剪紙,拼圖,行為,攝影都可以。總之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表達主題。

主題可以是女權,環保,文革,極權,生命的無常等等。這一類藝術家,往往會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詳盡的詮釋,或者在標題里說明,或者藝術本身就很明顯了。

. 開放或半開放主題現代藝術,這一類藝術,往往藝術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觀眾成了藝術創造的一部分。

題目可能是無題,你就算親自去問,藝術家也不願意多說。也有半開放的,有個大方向,有觀眾發揮空間。

.對藝術手段的探討和實驗很多人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

如立體主義,以蒙德里安為代表的風格派:

風格成了藝術手段,來表達各種東西,可以是某主題,也可以是情感,也可以純粹就是美。

羅斯科的色場繪畫:

印象派繪畫,康定斯基,勛伯格。他們往往有自己明確的藝術主張,堅持一種藝術手段一輩子不動搖,成為一種風格。

所謂純粹的藝術品,或者說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品,也需要被理解和承認。不需要被理解和承認的,是為自己而創作的藝術品,但你不能說為自己創作的藝術就是純粹的。就算是為了賣錢謀生的藝術,也可以是純粹的藝術。

對於我們不能欣賞的藝術,或者是精分程度不夠,還有待進一步修鍊。或者是和自己的個性差太遠,怎麼修鍊都理解不了,那就是沒有緣分了。欣賞藝術品是很個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趣味,趣味可能就是評判標準,我不太認同把自己的趣味當作評判標準來看,很多藝術,或者說大部分藝術是沒有標準的。

你說我理解不了這個,或者說我覺得這是醜陋的,沒有人攔著你,但如果放下這偏見,修鍊一下,你就理解了呢,過早下結論,容易錯失很多東西,要讓自己精分一點。藝術有無高下,要看是否合乎目的。約合乎目的,就越高。你是為了宗教而創造的藝術,那麼你能讓人感受到上帝的榮耀嗎?

能者為高,不能者為下。你為了感動觀眾而創造,觀眾被感動了嗎?被感動了則高,不能感動人則為下。你為了美而創作,你的作品符合美學標準嗎?符合為高,不符合為下。

最後一條需要細述一下,如果你就是為了讓人覺得美,那你就要符合當時的美學標準。有的藝術,可以說是沒目的的,比如開放主題的藝術,對藝術手段進行探討的藝術,宣洩情感的藝術,他們無所謂高下。其實如果你看得爽了,聽得爽了,統統都沒有高下,自己喜歡的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傳承 的精彩文章:

李東中國畫作品欣賞

TAG:美術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