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在畫什麼?來自東方的抽象

你在畫什麼?來自東方的抽象

提起抽象,首先跳入腦袋的名字是波洛克、德·庫寧、羅斯科等一批成名於紐約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他們的畫面表達是個人的,但都是通過最基本、最普遍的事物建立個人與世界的聯繫。雖然在美術史「抽象」源於西方、「抽象」的翻譯來自日本,但一直有研究者認為,1960年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們看了大量中國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的作品,驚異於300多年前的中國文人畫家的筆墨表現力,開始探索繪畫的變化。

中國接受西方抽象主義影響最早可上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龐薰琹等為幹將的決瀾社。但在此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中國幾乎和抽象藝術無緣,直至改革開放後,才開始有機會在各級美術展覽中展出。上海作為中國抽象藝術發展的重鎮,集結了一批抽象藝術家群體,進行和而不同的探索。

20世紀40年代末,吳大羽的弟子趙無極旅法,60年代初找到了自己的藝術方向,他從中國山水畫中獲得靈感,用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方法表現出具有東方氣神秘感和虛幻意蘊的抽象畫。1983年,趙無極赴法創作的抽象畫作品在浙江美術學院展出,由此開啟了又一代人對東方抽象語彙的探討。

東方人講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中國道家哲學崇尚「空」、「無」、「虛」,反對過分對於客觀世界的追求。由此在書法里發展出狂草、在文人畫中開創了寫意。「不似之似」正是中國人「意象」和「准抽象」審美品味的體現。這些中國哲學也開啟了不同於西方的東方抽象內核。

查國鈞作品

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上海開埠所帶來的國際眼光和文化藝術參照系,令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藝術家受到了熏陶,異常發達的消費文化和過於繁雜的都市景觀也讓藝術家們的觀照方向更多地轉向內心。

王遠 作品

藝術家王遠看來,抽象不是一種畫種,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藝術態度。上海當下的抽象藝術創作和西方和過去是不同的。以他自己為例「我不認為我是完全的抽象,我的畫面中也包含山水、花鳥、蟲魚,只不過是慢慢隱藏在裡面的。我在尋求有特徵的、有差異化的抽象藝術,這種藝術應該能夠表達今天的『非具象』或『抽象』的含義,讓它不重疊於歷史。」 王遠說。

童建穎作品

抽象藝術誕生至今已近百年,但對於中國公眾而言,如何去理解抽象藝術,似乎還存在某些代溝。「具象」長期主宰了人類文化,「抽象」藝術的崛起使人們換一種眼光去看世界。它擺脫了客觀世界的枷鎖,可以表達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在參展藝術家王劼音看來,學院教育都是從具象開始的,再慢慢感受抽象的審美,抽象藝術像是一門「外語」,需要訓練。傳遞和美感融為一體的生命精神,是藝術家的責任。

許德民作品

雕塑家王建國的作品是一節木頭,這看似一個簡單的、一眼看懂的物象,但其背後的觀念卻是抽象的、包含著多元文化和不確定的考慮。而另一類則是直觀物象的抽象。吳晨榮的作品以詩詞的語言為作品命名,卻不拘形式、油彩潑灑、或水墨拼貼,在其中幻化和參悟回歸自然、自辟蹊徑的審美取向。

吳晨榮作品

對於公眾追問的,「你在畫什麼的問題」,抽象藝術家給出的解答是:多看、多接觸。如今以一個簡單的解釋而獲得直接的結果,或許會抹殺人視覺的敏感度,忽略了自己去看世界的新鮮度,多看、多比較會得到一種自己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概藝 的精彩文章: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董鶴:一半清醒,一半夢

TAG:概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