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城市裡找尋屬於自己的節奏

在城市裡找尋屬於自己的節奏

作者:瓦萊里婭·路易塞利 本期編輯:萸葉

讚頌散步的人已經把走路這一行為上升到一種帶有文學色彩的活動的高度。從逍遙學派到現代的flaneurs(漫遊者),散步被構想為思想的詩學、寫作的前奏、求問繆斯女神的空間。事實上,在以前,出門散步遇到的最大風險或許是被一條狗擊潰,正如盧梭在《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某篇中所講述的那樣。同樣真實的是,在今天這個極不適合步行也缺乏文學色彩的墨西哥城,行路者在出門上街的那一刻是無法擁有像羅伯特· 瓦爾澤開始散步時所宣稱的好心情的。

墨西哥城的步行者必須與城市的節奏同步前進,必須顯示出與其他行路人同樣的明確意圖。步行方式的任何一種變化,都會讓他成為眾人懷疑的目標。走得太慢,說不定就是在企圖犯罪或是迷了路。跑得飛快還不穿運動裝,搞不好就是在逃避正義的懲罰,或者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值得引起關注的急事。在這座城市,除了那些還能把狗牽出來遛兩圈的人、放學回家的兒童、上了年紀的人和流動攤販,沒有任何人可以以散步的速度行路。

電影《交通》(1971)劇照

自行車介於汽車和鞋子之間;它的輕巧可以讓騎車人超越行人的目光,同時又被機動車上的目光所超越。由此,騎自行車的人擁有一種絕妙的自由:不被人看見。自行車的混雜性讓騎車人置身於一切監視之外。騎車人唯一公開宣戰的敵人是狗。這種動物淫念太多,一見到有動得比它快的東西就要撒腿追逐一番。當然,駕駛汽車的野獸也是很危險的。儘管如此,騎車人還是具有足夠的隱蔽性,可以得到步行者得不到的東西,那就是:孤獨漫遊,任由自己的思緒奔流不歇。

另外,每一輛自行車都是符合自己主人的需要的。不同風格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款自行車:憂鬱型的,進取型的,幹練型的,野蠻型的,懷舊型的,實幹型的,靈巧型的,淡定型的。車如其人,比狗像主人更甚。騎在車上,人感覺到實現自我了,自我被體現了,更加自信了。正如自稱推崇城市自行車運動的胡里奧· 托里所指出的那樣,飛機和汽車都不能和人成比例,因為它們的速度要遠遠超過人所需要的速度。自行車就不一樣。駕馭自行車的人可以選擇與其身體節奏最為合拍的速率,而這僅僅取決於騎車人自身的生理極限。

自行車不僅是尊重人體的節奏的,對思考也是慷慨大方的。當一個人想要神遊漫思一番時,拐彎抹角的自行車車把是他最完美的伴侶;當種種思緒傾向於直線滑行時,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會負責照管它們;若是某種思慮讓騎車人痛苦,阻止了理性的自然運行,那就找一個角度夠大的斜坡,讓重力和風一道產生出神奇的療效。誠然,自行車有各種用途,不限於漫遊:有騎自行車的專業運動員,有騎自行車的磨刀匠,有人騎車送貨,有人騎車載客。但同樣確切的是,騎自行車漫遊是留存不多的幾種以自身為目的的街頭活動之一。有這種異於常人的想法的人,應當被稱為「自行車主義者」。將騎車作為一種不追求最終結果的非功利性事業的人明白,自己享有一種不同尋常的自由,只有想像的自由才能與之相比。

如果說在過去,散步是思想家的標誌,今天在一些城市仍然是可以邊走邊思考的,那麼對於墨西哥城的居民來說,散步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墨西哥城的步行者背負著整個城市的重量,沉沒在城市的漩渦中,能看到的只有近在眼前的東西。另一方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被限制在60 平方厘米的私密空間里,視野也不比這60 平方厘米寬敞多少。駕駛汽車的人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待在一個空空的巨大容器里,既聽不到外面的聲音,也聞不到外面的氣味,也看不到外面的風景,他們甚至並不在這座城市裡:他們的靈魂被一個又一個的紅綠燈晃得麻木,他們的目光成為各種炫酷廣告牌的奴隸,他們的想像力被神秘而混亂的交通規則設置了層層關卡。

薩爾瓦多·諾沃曾寫道:「我們嘗試著一步一步地讓我們的內在節奏—血液循環、呼吸—與包圍著我們、輕搖著我們、以柔聲細語伴隨我們並牽引我們的緩慢的宇宙節奏相適應,可是當我們上了汽車,以瘋狂的速度消除距離、變動方位、吞吃里程數的時候,就不得不斷然放棄那種努力了。」與汽車上的人不同,「自行車主義者」可以獲得這種柔聲細語般的從容速度,這是散步獨有的速度,讓思維得到解放、自在徜徉。騎在兩個輪子上滑行的散步者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細細端詳墨西哥城,又能成為它的同謀和它的證人。

自行車的速度讓一種看的特殊方式成為可能。坐飛機、走路和騎車之間的區別,等同於用望遠鏡看、在顯微鏡下看和在電影鏡頭中觀看這三種方式的區別。離地半米的人可以像通過電影鏡頭那樣觀看:他可以在某些細節上注視良久,又可以略去不必要的東西。在墨西哥城,唯有騎在自行車上的人可以宣稱自己獲得了一種浪漫主義漫遊者的心情。

來源:鳳凰讀書

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瀲痕軒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撕碎別人的照片,會對他形成詛咒嗎?
我只為掌燈——我要做那個知路的掌燈人

TAG:瀲痕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