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仕女圖裡的美女,粉底怎麼都沒擦勻?

仕女圖裡的美女,粉底怎麼都沒擦勻?

最近我在欣賞中國畫里的妹子

原本我以為她們是這樣的

永遠的女神陳曉旭

或者這樣的

古風版的范爺

至少是這樣的吧

介個不幾道

可是!萬!萬!沒!想!到!

他們大部分是這樣的

《仕女圖》

這樣的

《搗練圖》

還有這樣的

《搗練圖》

甚至這樣的

《弈棋仕女圖》

不但如此

宋代以後中國畫里的女性

甚至連妝都不好好畫了

不信你看

《王蜀宮妓圖》

《顧洛仕女圖》

《四美圖》

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問題?

粉底竟然沒抹勻啊哈哈哈哈

將女性的額頭、鼻樑和下頦塗白

是一種傳統的中國畫裝飾性技法

「三白法」

風流倜儻的四大才子之首唐寅

便是「三白法」的首創者

一來,

能表現人物的面部

三個受光的凸出部分

增加人物面部的立體感

二來,

能表現古代婦女

施粉黛的化妝效果

契合場景和刻畫人物的需要

其實,和單眼皮、丹鳳眼一樣

「三白」也是(宋代後)中國畫女性的標配

可不論再是什麼技法

我們為什麼依然覺得

傳統中國畫里的女性不好看呢?

這可能要歸結於以下兩個原因

1、古今審美差異

中國古代的審美趣味

和當下是截然不同的

古代各階段的審美觀念也千差萬別

比如我們都知道唐朝以胖為美

所以我們看唐代的女性繪畫

都是這種畫風

《宮樂圖》

再比如妝容上

東漢時期流行啼妝

「薄施脂粉於眼角下,視若啼痕」

大概是介個樣子

南北朝時期流行仙娥妝

「掃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細長」

大概是介個樣子

而我們現在普遍熱衷的大眼睛、雙眼皮

和古代女性追求的丹鳳眼、單眼皮

甚至是有衝突的

所以並不是中國畫中的女性不好看

只是她們不符合我們當下的審美而已

2、中國畫的特質

除了古今審美差異之外呢

從藝術本位出發

中國畫本身的特質也是導致

其中女性不那麼好看的一大原因

西方傳統油畫追求「再現性」

注重寫實,注重形似

大致都是這樣

而中國畫呢

則講究「形似不若神似」

不注重對個人特徵的復刻

而追求整體的和諧與統一

中國畫中的女性

服飾、髮飾、眉眼、唇妝

在特定的時代有著程式化的描摹方法

所以我們經常能在中國畫中見到

圍在一起長的一毛一樣的女性

分辨不清誰是誰的歷代帝王

也就不奇怪嘍

而且,

相比現代淺薄的「顏值即正義」的審美理念

中國古代對女性「美」的評判則更為多元

《幽夢影》有雲: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

以鳥為聲,以月為神,

以柳為態,以玉為骨,

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

以詩詞為心 」

所以啊,姑涼們

人丑一定要多讀書!

文|姜小某

編輯|少禾

本文為原創,請轉載時註明轉載自

印客美學微信公眾號(ink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客美學 的精彩文章:

易中天推薦他來講美術史:原來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也斗圖
如何一眼看出誰最尊貴?

TAG:印客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