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批小將跟隨翼王石達開時默默無名,離開他後卻能一躍而成名將!

這批小將跟隨翼王石達開時默默無名,離開他後卻能一躍而成名將!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崙曾說過一句流傳至今的千古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元帥的將軍,絕非合格將領。確實,既然都是拿著命上戰場玩的主,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有朝一日能夠統帥千軍萬馬,縱橫疆場,名垂青史呢!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則很骨感!

石達開,後人稱之為太平天國的軍事支柱,文武雙全的翼王,兩次迫使曾國藩投水自盡而未遂的大英雄。不過,令人費解的是,翼王單幹之後,居然沒有培養出超級優秀的將領。許多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將,脫離石達開後,卻能立下赫赫戰功,著實令人震驚!原因何在?

離開天京後,石達開到底帶走多少軍隊,現在並沒有統一的說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石達開所帶出去的部隊,沒有名將位列其中,李秀成、陳玉成等並沒有追隨翼王單幹,而是選擇留在太平天國。石達開帶不走名將,也培養不出名將,楊輔清、汪海洋、石鎮吉等後來震懾一方的名將,在翼殿效力時,不為世人所關注。但是,脫離翼王后,他們便能獨當一面,立下赫赫戰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石達開並非統帥之才,既不會用人,也不能容人

縱觀太平天國運動十四年的歷史,在領兵作戰方面,堪稱統帥之才的只有一位,即是死於天京事變的東王楊秀清。翼王石達開的長項不是領軍,而是治民,搞地方工作,外交事務也很不錯。若是獨當一面,統帥大軍團作戰,石達開幾乎沒有勝利過,經常出現所部幾十萬大軍被幾千團練追殺的場景,實在是有意思。

石達開不但統領大軍的能力不強,其心胸也狹窄,不能容忍部下比自己強大,自然也就不可能放手讓他們去幹了。例如,石達開在浙江受挫時,楊輔清在福建一帶搞得風生水起,他立馬前往福建,有點搶奪果實的意思。在湖南和石鎮吉分道揚鑣後,石達開戰敗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但卻無法打開局面。此時,石鎮吉在柳州發展得不錯,可石達開手握近二十萬大軍,居然不去全力支援,坐視其被團練武裝剿滅。如此一來,名將何時能出,不在中途犧牲就不錯了!

其二、單幹目標不明確,部隊士氣低落,將才難以脫穎而出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名將都是在摸爬滾打中鍛鍊出來,出身將門世家而能成為超級戰將的則少之又少。所以說,名將是需要培養的,需要拿到戰場去接受血與火的考驗。但是,若想在戰火中培養出名將,必須得有明確的奮鬥目標,讓他們知道自己究竟在幹嘛?打了勝仗之後可以享受到什麼好處!否則,部隊士氣低落,毫無作為,敗仗連連,一潰千里,談何培養名將呢?名將又是從何而來呢!

脫離洪家王朝後,石達開可否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可否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行動目標是什麼?答案是:整天晃悠悠,像無頭的蒼蠅到處飛!石達開單幹之後,並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他既沒有開闢根據地,也沒有意識地去佔領一座像樣的城市。整天就帶著幾十萬大軍遠離家鄉搞流寇作戰,到處攻擊敵人,遇到對方頑強抵抗後,立馬撤退。此外,石達開隨意擴招軍隊,不加以訓練;如此之軍隊,就算是名將來帶領,估計都會成為庸將;若想從這幫烏合之眾中挖掘名將,無異於登天!

其三、沒有相應的獎勵機制,部下動力不足,何談建功立業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一旦走上了戰場,隨時都有可能身負重傷,亦或是直接陣亡。所以,為了讓將士們安心,為了讓他們捨得放手一搏,必須得有高規格的獎勵機制,封侯拜將是最佳選擇!太平天國前期,之所百戰不殆,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搞分封,而且還是世襲罔替。石達開單幹之後,並沒有下定決心和天國徹底決裂,所以就不能給部下封王,給他們看得到的實際利益。所以,石達開的部將缺乏足夠的戰爭動機,也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但是,回歸天京後,洪秀全直接給他們封王了,讓其獨當一面,自然就有殺敵建功的動力了,名將也就此誕生!

總而言之,這些默默無聞的小將,脫離石達開後卻立下許多戰功,原因就在於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也有相應的獎勵機制。那麼,哪些繼續追隨石達開的將領呢?他們的結局如何?下回分解!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各位關注,一起漲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趙云為何要誓死追隨劉備?公孫瓚與趙雲的一段對話告知你答案!
曹操明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為何不殺而除後患?曹操一句話道出答案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