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汶川在重建,他們的人生也在重建……

十年,汶川在重建,他們的人生也在重建……

永遠無法忘記

十年前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

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

當時的天空彷彿印出了大地的裂痕

傷痛和眼淚成為了那個夏天最深刻的主題

……

十年後

他們來到這裡

不只為了緬懷逝者

也是為了警醒自己

……

祭奠

01

四川省崇州監獄

「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將至,為緬懷逝者,警醒生者,崇州監獄於5月7日組織20名罪犯到地震遺址映秀鎮漩口中學開展「敬畏生命 感恩改造」主題教育活動。

悼念

三監區服刑人員感言:

感謝政府和監獄給我的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讓我能夠再次來到這裡,悼念我那在5?12中遇難的女兒;我深刻感受到了這十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國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深深為我曾經犯下的罪孽而羞愧、懺悔。此次活動更加堅定了我積極改造的信心和決心。

02

四川省雅安監獄

服刑人員徐作仁(化名),出生成長在汶川縣耿達鄉,現在四川省雅安監獄服刑。他始終有一個夢想,想回汶川看看,不知道在地震後的家鄉,是個什麼樣子?這個想法在5月8日這一天實現了。

回憶

服刑人員徐作仁感言:

我們彷彿沿著時間的河流不斷回溯,又重新經歷了一遍那個艱難困苦卻又鬥志昂揚的時刻,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傲然的豐碑,不斷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眼眶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我想,在這個美好的時代,面對國家和政府的傾力挽救,面對社會對我們的包容和期待,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握住機會,努力新生呢?

03

四川省德陽監獄

GIF

GIF

德陽監獄的10名服刑人員走出了高牆,來到「5.12」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漢旺遺址感恩教育現場。

永遠定格在14點28分的鐘樓下,監獄的心理矯治師庭承怡警官為服刑人員開展了心理團輔,引導罪犯敬畏生命,放下心理的包袱,促使罪犯以感恩之心積極投入改造。

04

四川省金堂監獄

5月3日,金堂監獄組織19名服刑人員來到了漢旺鎮地震遺址。全體押解民警和19名服刑人員自發走到紀念碑前,列好隊,懷著沉痛的心情為地震遇難同胞默哀。默哀結束,在民警的組織下,服刑人員依次走到紀念碑前,將手中的菊花輕輕放在地震紀念碑牆上,並深深地鞠躬。

04

四川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5月9日,四川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組織22名戒毒人員在綿竹市漢旺鎮地震遺址舉行「敬畏生命,不負人生」 5.12紀念活動。站在5.12汶川大地震紀念碑前,22名戒毒人員向罹難同胞祭奠,用生命名義宣誓:永不復吸,不負人生。

參加本次活動的22名戒毒人員中,有剛入所戒毒人員、即將出所戒毒人員、多次復吸人員代表,省女所旨在通過參觀地震遺址,深切緬懷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遇難的同胞和抗震救災烈士,以抗震救災精神,激勵戒毒人員樹立生活信心,學會尊重生命、定義生命,思考為什麼戒毒、用什麼戒毒、靠什麼保持操守,強化戒毒動機。

匆匆十年

傷口結痂

我們花十年

清理地震帶來的創傷

重建美麗的家園

重拾對生活的嚮往

……

重 建

生命無常,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為了讓服刑人員感恩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並感受十年來家鄉的巨大變化,強化對新生和回歸的信心,四川監獄在「5.12」十周年之際,開展了「敬畏生命促改造 感恩時代鑄新生」專題教育活動。

四川省錦江監獄

重建前

重建後

在錦江監獄組織開展的「敬畏生命促改造 感恩時代鑄新生」專題講座中,汶川縣縣委書記張通榮用一組對比圖告訴大家,是黨和國家的憂心牽掛,是社會各界的無私援助,是汶川人民不屈服於困境不敗退於艱苦的頑強意志和拼搏精神,讓汶川重新充滿希望。

民警、服刑人員潸然淚下

其實,服刑人員的改造之路與汶川重建也有相似之處。

他們有來自政府的關懷和幫助

社會各界也在用多種方式幫助著囚子

親人雖不在身邊但一直不離不棄

還有日復一日、不辭辛勞對他們施以管理教育,將他們引導回正途的監獄人民警察

四川省川北監獄

5月10日,川北監獄開展「敬畏生命促改造 感恩時代鑄新生」專題幫教活動,並邀請地方司法局、社會愛心人士及服刑人員親屬參加活動。

活動中,原川北監獄刑釋人員何某圍繞災後重生、依法創業、激勵改造、重塑新生等方面,向大家講述了人生的「重建」。刑滿出獄後,通過不懈努力,何某終於實現了夢想,成了一個好人。「5·12」地震發生時,他毫不猶豫冒著生命危險成功送出「雞毛信」;作為志願者,他讓瀕臨絕境的生命重燃希望;他從別人口中的「壞人」成為遵紀守法、積極創業的公民,最後還被選為先進典型上過中央電視台......

此次前來參加親情幫教的服刑人員家屬均來自「5?12」地震重災區。十年前的他們,承受了生命難以承受之重,卻也得到無法估量的溫暖。今天,他們走進高牆,和服刑人員一道敬畏生命,感恩當下。

對你有愧,雖非吾願。我的孩子啊,爸爸對不起你,缺席了你的成長。但爸爸還是有話要囑咐你,你千萬不要嫌我嘮叨,你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吃飯,快樂成長!請相信,你是爸爸最深的牽掛,爸爸一定會早日回到你們身邊,和你們一同建立美好家園。

勠力十年抗毒魔,重尋歸途向新生!十年來,四川戒毒工作大步向前,為社會和諧注入了穩定因子,幫助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找到了重獲新生之路。

自2008年《禁毒法》實施以來,面對強制隔離戒毒工作這一全新課題,四川省局組織系統內的戒毒專家、骨幹參與試點,邀請社會知名戒毒專家、學者指導強制隔離戒毒模式的探索工作,總結提煉出「常青藤戒毒模式」。綜合運用管理、教育、治療、康復等手段,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不斷提高戒毒質量和效果。

四川省成都戒毒康復所

依託四川省成都戒毒康復所現有的場地和醫院,整合全系統的醫療力量,建立了病殘戒毒人員收治專所,負責收治全省的病殘戒毒人員。近三年來,全系統累計收治病殘吸毒人員2600餘人,在所900餘人(不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為平安四川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據統計,收治病殘吸毒人員後,成都市同類人員偷盜、搶劫等行為下降了30%。

四川省新華強制隔離戒毒所

以四川省新華強制隔離戒毒所所區外限制土地建立綠色回歸家園,作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安全島和中轉站,以戒毒康復為工作重點,模擬開放式社區管理,幫助戒毒人員儘快適應和順利融入社會。

四川省資陽強制隔離戒毒所

成立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員集中收治專管大隊,年平均收治艾滋病感染者1000餘名,場所以不拋棄、不放棄的人文理念,幫助艾滋病感染人員樹立生活信心,踐行「艾滋病到我為止」的諾言。四川省資陽強制隔離戒毒所「藍蓮花家園」集中管理模式得到了司法部高度評價。被確定為全國艾滋病集中管理防治培訓基地和窗口示範單位。

戒毒所對即將回歸社會的戒毒人員進行社會適應性訓練,開通了「社會化直通車」,組織戒毒人員到所外企業進行社會化就業體驗,使之提前與社會接觸,提升戒毒人員社會適應能力,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搭建一個過渡性平台。建立社區康復指導站,實現「無縫銜接」。

文章來源 司法部微信公號

本期編輯 于澄 劉青 陳睿哲 梁成棟 李小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制網 的精彩文章:

「涉毒家庭」被噴漆?禁毒執法需依法辦事!

TAG:法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