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秦始皇為何能想到造兵馬俑,原來內在原因是這樣的

歷史上秦始皇為何能想到造兵馬俑,原來內在原因是這樣的

原標題:歷史上秦始皇為何能想到造兵馬俑,原來內在原因是這樣的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統一六國後,商鞅變法時極力反對的各方面的學派、人才都紛紛來到秦國服務,可能秦始皇採用了「秦國特色的商鞅變法」,造成秦帝國各種迷信盛行。其中黃老道家、陰陽家,他們綜合儒、法、道諸家的學說,提出所謂「五德終始說」,尤其得到始皇的信任,始皇於是認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從齊燕來的儒生方士們把儒家的「封禪」也作了改頭換面的修改了一遍,盛傳自古帝王莫不舉行封禪典禮。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用陶土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兵馬俑坑中不僅發現了可用於實戰的武器裝備,而且在鎧甲坑內發現了牛等動物的骨骼,顯然,兵馬俑坑內曾經有過製作皮質鎧甲的情況。秦陵附近發現的「裸俑」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即:兵馬俑坑應該是一個生產武器裝備的大型武庫。否則,在秦國尚未統一六國之前,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耗費在生產陪葬品上得不償失。如果僅僅是為了陪葬,完全沒有必要按照真實規格生產。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他們在965平方米的試掘方內清理出與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餘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6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1978年,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從此秦俑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蹟」目前已挖掘出3個俑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野鏡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大揭秘:只因武則天年輕時做對了這件事,造就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隋煬帝楊廣為了修大運河不惜征數百萬軍民,難道他真的做錯了?

TAG:視野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