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愛哭鬧的孩子怎麼養?

愛哭鬧的孩子怎麼養?

寶寶的第一聲哭泣對爸爸媽媽們來說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妙動聽的聲音,但是如果等孩子長大了,兩到三歲的時候他還動不動就哭鬧而且哭起來不帶一個停的話,那對於家長來說可能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孩子為什麼要發脾氣,哭鬧呢。面對愛哭鬧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浩浩媽媽:我們家寶寶之前也是碰到這種打針非常恐懼,剛進那個打針的房間,就感覺要全身發抖,更不要說醫生亮出那個武器來了。然後現在發覺他好多了,因為我採取了一個方法,就是因為我家是男孩子嘛,我就告訴他,如果你能得到醫生的誇獎,那你就是最勇敢的孩子,現在就是每次他去打針,他就會跟醫生說,醫生打得輕一點,但是我很勇敢的。然後醫生每次打好針之後都會誇她一句,你很勇敢,你是個勇敢的寶寶。然後他現在一點都不恐懼打針,而且覺得打針是一件讓他成為小勇士的一件事情。

很多家長都想了很多的方法,其中關注到的是疼的那個部分,我覺得是疼是現實確實存在的。但是疼不一定直接帶來哭,哭還可能是由其他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比如說有的時候是因為對環境的陌生,因為醫院的環境跟他在幼兒園家裡是完全不一樣的。他不知道這個陌生的環境會發生什麼,還有一些是對將要發生的事件本身他不能夠掌控,然後跟他平時生活的這些事件都不一樣。所以對這個事件本身也會引起他的這種恐懼。

還有一些是一些負面的,比如說在家不聽話了,可能就會有家裡大人說,你再哭,讓醫生給你打針,所以這個打就變成一種懲罰事件。然後醫生醫院白衣服就跟不好的事件連接在一起。那我覺得這些都會引起哭,所以並不僅僅是疼痛本身。所以像剛才那位爸爸說偷襲成功,那這種只能用一次,因為第二次他就會很顯然就會鏈接在一起,那個恐懼他會是加倍的。或者他不能預料的那個部分。因為爸爸媽媽也站在醫生那邊,協助醫生來就是控制自己。

所以那個部分是,所以我比較建議是說家長他去了解那個哭具體是由什麼原因帶來的。孩子他不一定說的清楚,所以像有一些家長做的是把那個打針這個事件鑲嵌在一個相對愉快的環境當中,那我覺得這個是可取的,就是說打針這個事情是疼的這是個事實,引起哭是正常的,但是打針這件事情他並不是不可以接受不可以忍耐,不可以去面對,所以我覺得昶昶媽媽就說,哭是可以的,但是你可以去跟醫生互動,跟醫生的那個互動過程他可以是讓孩子看到我對環境是有一點掌控啊,我對這件事情是有一點參與感吶,我知道我在當中可以做什麼,我覺得這樣的參與方式就會讓孩子知道說整個事件會發生什麼,我在這個當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然後打完針還可以去公園玩啊,這些都是蠻愉快的事件。

如果是爸爸打完針我就給你許諾或者給你一些願望,那我覺得這是一個交換行為或者是說是打針可能是一種懲罰,懲罰之後是有獎勵的。那我覺得這個時間長了也會有一點點問題,就孩子覺得就是說打針是我為了家長不得不做出的一個犧牲和付出,那你要給我補償。

所以我比較建議是說打針事件就是打針事件,然後獎勵不是獎勵打針本身,獎勵是獎勵打針之中表現出來的勇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