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感恩母親 傳承孝道

《論語》:感恩母親 傳承孝道

——佟鑫海女士和您一起學《論語》

之八十

之子于歸

永安二胡

00:00/04:40

《論語》

【原文】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孔子說: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婉言勸告。話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操勞而不怨恨。

作為兒女,如果遇到與父母親意見相左,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該怎樣做?可以委婉地去勸止,要很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說。

01

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愛你的人

我們去說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孔子說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最親的人是最傷不得的,你跟他們有什麼意見相左,在說話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有話能不能好好說呢?

人這一輩子來到人世,無不是母親頂著十月寒暑,頂著行走不便的身軀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但我們身邊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總喜歡把親近人的愛當作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付出。覺得親近的人,就是應該接受我的無理取鬧。

而往往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不管在你那裡受過多少風雨和唾棄,都沒有嫌棄你、放棄你。所以有時脾氣上來的時候換個位置思考,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會減少很多的言語傷害。

請不要把我們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以後不管碰到困難,心酸,不堪,面對最親近的人時,要好好的說話。

02

盡孝的原則

這段話也是講如何盡孝的。做父母難免會有過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為人子看到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該怎樣對待?

夫子講,為人子看到父母有很微小過錯的時候,可能是一個舉動,甚至是一個念頭,就要勸諫,讓父母能夠及時的改過來。因為小的過錯容易改,如果小過錯不改,等到形成大的過錯,就很難改了。所以為人子要細心,看到父母有一點點偏失,立刻就要想到幫助父母改過,這是孝,不能陷父母於不義。

如果是見到父母很固執,不能夠聽受勸諫,我們還是要尊敬。不能因為父母不聽勸告,就不尊敬父母了,那也錯了。有的人老是看到父母的過失,沒有本事勸諫父母改過,又不能感動父母,所以常常發牢騷,常常指責父母,對父母沒有尊敬心。這樣又怎麼能夠讓父母改過?最重要的先要恭敬父母,父母就覺得自己也要自重,不能夠再犯過失了。這正是善巧的引導他改過自新。因為我們勸諫父母,父母不能聽從,我們就會很憂慮。雖然憂慮卻並不怨恨父母。這樣的做法,正是為人子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現。

03

知恩圖報 回饋反哺

父母有過失,我們要認真的勸諫他,讓他更正、改正。勸諫不能板著面孔,像領導訓話一樣,這是很難讓父母接受的。而是要和顏悅色,聲音要低緩、要溫柔。譬如在勸諫的時候,應該先讚美一下父母,然後再把要勸諫的事說出來。

如果實在父母不能夠改正,為人子會非常擔憂,你不能怪他們。只能用恕道,在原諒他們過錯的同時,慢慢的勸諫和教化,這是為人子之道。正如我們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父母也是耐心的教我們。我們現在長大了,學習了傳統文化,也應該耐心的回饋父母、教導父母,這是知恩報恩。

TONGHUARENSHENG

佟老師心語

最愛我們的人,寬容無私,會接納我們所有的好和壞。我們在他們面前沒有顧忌,所以才會釋放壞情緒,暴露不好的一面。可是,認真想想,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對最親的人橫眉立目,真的應該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

一個人的修養,不僅表現在對外人禮貌周到,更表現在對親人的態度上。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是一種可貴的素養和修為。最親的人,最愛你,你也最愛他們;他們給予你的最多,你回報他們的也應該最多。

沒生下你之前

媽媽的媽媽是她的避風港

生你之後

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為你遮風擋雨

卻忘記了

自己也是個需要被呵護的女人

即使時間不聽話

也要讓媽媽知道

她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

佟老師祝天下母親

節日快樂

健康美麗每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論語》:至誠至信 義利共生
《論語》:舉一反三需要極高的悟性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