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節特刊——世間最美的聲音,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親節特刊——世間最美的聲音,便是母親的呼喚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同時也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今天金藍盟帶大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5月13號母親節就是「孝」的重要體現。

百善孝為先,孝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已傳承了幾千年,孝道文化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更是多方面。

修身養性

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會失去做人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為基礎。在今天,倡導孝道,並以此作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融合家庭

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穩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強調用孝道規範家庭。在新時代,強調子女尊敬和贍養老年父母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報國敬業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導報國敬業。在封建社會,君與國有時候是同一個意思。據此,儒家認為,實行孝道,就必須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達於至高無上的國君。雖然其對國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蘊藏其中的報效國家和愛國敬業的思想則是積極進步的。

凝聚社會

儒家思想產生於亂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規範社會的行為,建立禮儀的一些制度,調節人際關係,從而凝聚社會,達到天下一統,由亂達治。客觀講,孝道思想為封建社會維持其社會穩定提供了意識形態,為中國的一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塑造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始終統領著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同化無數外來文化,其根本原因在於孝道文化,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古代世界文明延續至今的唯一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是在於孝道文化。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在傳統文化中關於母愛的故事不勝枚舉。

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中華賢母形象,在孟子三歲喪父後,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孟母三遷"的故事傳頌了兩千多年,被譽為"母教一人",至今仍傳為懿範,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一代代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母親節是一個歌頌母愛的日子,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很多時候,我們在忙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已經忽略了對母親表達我們的愛;或者我們在心裡感激,卻不願意說出口。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多提醒自己:

是誰哺育你長大,累到青絲換白髮?

是誰站在你身前,再難也護你周全?

是誰叮嚀聲不斷,千里之外仍掛牽?

所以請一定不要忘記在母親節這天給媽媽送去自己的祝福,讓母親節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喧鬧;少一些浮誇的追捧,多一些溫厚的沉澱;用心感恩,讓母親節回歸傳統文化應有之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藍盟企業諮詢 的精彩文章:

黑馬營:比思考方法更重要的事

TAG:金藍盟企業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