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又一女星為渣男身陷醜聞,識別垃圾戀人的八種方式

又一女星為渣男身陷醜聞,識別垃圾戀人的八種方式

提起張檬,常常有很多人感嘆她是「被整容毀掉的女明星」。

曾經在《夏家三千金》中清純動人。

但後來,靈動和自然全都不見了。

前不久,她正面回應整容回懟網友:「這年頭,你不整,說你丑!你整了,說你殘,整與不整就在那裡,整不整呢看心情吧」,這條回應很快上了熱搜。

然而,又有好事者隨即提起了她曾插足演員劉雨欣婚姻一事。

另一位當事人劉雨欣近幾年淡出熒幕,但還是有不少人記得她曾飾演過《步步驚心》里的明玉格格。

張檬和劉雨欣之間的糾葛要回溯到三年前,張檬參加真人秀節目《如果愛2》時候,被網友爆料和當時的熒幕情侶范世琦假戲真做。

這時,一位自稱李濛的微博用戶高調發聲稱張檬是他的女朋友。而李濛,正是劉雨欣的丈夫。

劉雨欣誤以為是自己丈夫本人發的微博,於是私信博主進行質問。不料卻牽扯出了李濛婚內出軌張檬。

張檬和李濛結識於朋友聚會,已為人父的李濛謊稱單身,不顧為自己流產兩次,又育有一女引產一子的妻子,和張檬迅速發展起戀情。

直到劉雨欣的私信引得網友順藤摸瓜摸出了三角關係的實情,張檬才對自己「插足別人婚姻」的實情恍然大悟。

隨後,便是長久的互黑、糾纏。

而這一次不同於以往,劉雨欣曬出了微博私信截圖,稱自己已經被害得兩年多沒拍戲了,只想安安穩穩生活,請不要什麼事情都帶上自己。

之後,張檬果斷髮出了長篇道歉信表示懺悔。她說自己曾經也是受渣男蒙蔽,愛得太極端、盲目,懇請媒體和網友不要再傷害不該傷害的人。

隨後,劉雨欣回應願意接受道歉,並且可以和張檬嘗試做朋友,希望事情就此打住,也給不知情的孩子一個美好童年。

兩個女人握手言和,事情得體解決,不禁讓人對都受過渣男傷害的她們更加同情。

在生活中,付出了真情實感,卻因為沒有慧眼識人,而讓自己受到傷害的女孩同樣很多。

像曾經的張檬一樣,「為愛,可以付出一切」、哪怕自己已經完全無法控制,也不願意放棄的姑娘大有人在。

但很少有人真的能改變「渣男」,在親密關係中不被感性沖昏頭腦, 才能站在保護自己的優勢區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兩個人相處久了,許多狀態都可以讓人做出評估,對方究竟是不是適合自己的人?這段戀情是否還有維持下去的必要?

而有些情況一旦出現,就表明有一方應該提高警惕了。

在不被看好的戀情中彼此損耗

在張檬發布的道歉信中,說起當時那場外界罵聲一片的戀情,她用了「戰爭」這個詞來形容。

她曾經認為,「為愛,可以付出一切,並無條件信任對方。愛,就是要絕對信任。」

而正是這種絕對信任,幾乎摧毀了她的生活。

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的感情的情況下,張檬仍然沉溺於「勇敢追愛」的幻想中,在渣男的欺騙里越陷越深,甚至忽略了內心的不安。

在戀愛中,許多人都會認為,愛不愛是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朋友支持與否不應該成為影響戀愛的因素,所以即使全世界都反對,也要義無反顧,這才是真愛的表現。

但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受到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父母、朋友等)中的人支持的戀情能更加長久。

有時,戀愛真的會在某種程度上讓人失去理智,忽略一些問題。單純的沉溺於愛情的蜜罐中的女孩子們,更容易成為渣男傷害的對象。

渣男的隱瞞和欺騙就像一根長長的刺,你抱得越緊,這根刺就扎得越深。

《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與戀人田曉霞相遇時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愣頭青,田曉霞卻說:「你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你可以變得不平凡。」

健康的關係下,兩人應該相互增益而非損耗,外人常常更能看清局面,發現問題。

所以,當你也發現感情中出現了隱瞞欺騙、互相損耗的苗頭,或是親友旁敲側擊地來提醒你,甚至自己內心也有隱隱動搖的時候,也許你就該跳出愛情的蜜罐,跟渣男分手了。

好話說盡 壞事做絕

「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不需要實踐的承諾大概被某些渣男奉為撩妹寶典。在相處時許下一堆不要錢的承諾,用一張嘴為女孩創造整個世界。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中認為:組成愛情的三個基本成分是激情、親密和承諾。

可是,在滿嘴跑火車的基礎上搭建的虛假感情,往往在現實面前一戳就破。

更有甚者,走上了極端。嘴上很溫情,實則內心早已壓制不住粗暴的脾氣。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圓桌派》中,談起愛情中的邊緣型人格時說道:「邊緣型人格好的時候特別好,急的時候特別急,在一個界限的兩邊跨來跨去。」

去年,上海殺妻冰櫃藏屍案中的朱曉東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和受害者楊儷萍交往過程中,用「腦腫瘤」、「去西藏」等花言巧語欺騙女孩,婚內出軌被發現後又許下各種承諾……最終殘忍殺害楊儷萍。

對這一類型的人來說,承諾就是欺騙,也是隱藏「壞事做絕」的一種手段。

一味索取卻不知付出

有人說,渣男是「他永遠是你的軟肋,很少成為你的鎧甲。」

他是愛情里的「伸手黨」,只知道索取。而在你遇到困難時,卻無法從他身上獲取支持。

著名心理學者阿德勒的人格理論中,有一種人格被稱為索取型(getting type)人格。索取型人格的人,依賴別人照顧,不會努力自己去解決問題,也不會幫助另一半。

心理情感節目《愛情保衛戰》中,曝光過無數索取型渣男。

其中一位女士在忍受了長久的被索取之後終於爆發:「我一個人過也比現在強,起碼不用考慮把錢給別人花。」

常常聽到有人說:「不願意給你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

這種話自然不是絕對的,但如果兩人交往中,總是出現經濟方面的糾纏,那就需要慎重一些了。

刻意迴避的禁區

有一種關係,叫做假性親密(Irrelationship)。指兩個人的相處,實際上不是真正親密地在一起,而是避開了坦誠溝通,拒絕互相體諒。

身處這種關係中,註定很難得到快樂。愛情或者婚姻,都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磋商,絕不是一個人的孤獨忍耐和默默承受。

一部日劇中,準備從戀人步入婚姻關係的兩個人不願和對方坦誠溝通,買房時才發現原來兩個人生活習慣迥異,且都不願意做出妥協。

因為拒絕溝通,任何事都可能變成兩個人爭執的導火索。

Mandy Len Catron在一次TED演講上談到,「愛情該有的樣子,它要求你信任你的伴侶,而且在很難信任對方的時候進行溝通。」

「這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件具有激進性的事情。因為你在愛情中不只想到自己,想得到或失去什麼,而是開始想你能給予什麼。」

心理研究學者認為,兩個人如果性格、能力、興趣、理想等個性心理存在較大差異,會阻礙溝通。

但是,有一些差異是可以互補的,有相同的目標,最終也能殊途同歸。

個體的差異不可避免,遇到問題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積極正面地去解決,調整溝通方式,以達到雙方都能理解的標準,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被操縱一切失去自主權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但有一種類型的渣男,喜歡在愛情中掌控權威,緊握主動權。

這種人被稱為控制型人格,他們不懂尊重為何物,只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情。

《披著羊皮的狼:如何與控制型人格相處》的作者George K.Simon曾提出,一次成功的控制包括隱瞞自己的實際意圖、準確掌握好對方的心理弱點,投其所好等特點。

藉助對戀人性格的拿捏,他能利用你的弱點,或者是讓對方感到愧疚,或者是推卸責任、道德綁架、貶低對方……達到自己的目標。

並且,這種類型的人很難接受別人說「不」,他們會覺得對方是自己的財產,因而只能受自己擺布,不能反抗。

遇到這種人, 只有堅定自己的立場,絕不能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畢竟,人生是自己的。

依戀過度失去界限感

有一類男人,在戀愛過程中總是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見不到對方會坐立不安,總是懷疑對方是否可信,喜歡頻繁的查看和收集對方的信息,甚至不顧對方的意願干涉對方的隱私。

這種人在心理學上被歸為「痴迷型」。

1990年,Bartholomew提出了成人的四種依戀類型。

痴迷型的人會表現出一種「情感上的饑渴」,同時,對依賴和承諾有強烈的需求。

對他們來說,伴侶是能夠「拯救自己,或者使自己完整」。

但是,再親密的人之間,都需要有清晰的界限感,每個人也都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

一位博主曾收到過讀者的私信,說自己和女朋友已經在一起半年多了,女友卻從不願意讓他看手機,這讓他無法不懷疑女友是否真誠。

在他看來,真誠就是要把一切都攤開給對方看。這是典型的依賴過度。

遇到這類人,一方發現自己的私密空間減少了,甚至會覺得自己時刻被監視,兩人之間的界限越來越不清晰,他會越過你去干涉你的圈子,而你總是處於一種不被信任的狀態。

而愛情,需要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保留各自的空間,才能走得更遠。

一味妥協並不奏效

社會學家Willard Waller提出過一種理論,叫「最少興趣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誰在感情中興趣更低,投入更少,誰就擁有更多權力。

也就是說,付出多的常常吃虧更多。因此,有時候,即使一味縱容也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女主麥瑟爾在丈夫面前永遠保持著美麗大方,不在老公面前卸妝、每天丈量自己的體重、腰圍,臀圍……但他的丈夫仍然和一個毫不出眾的女性發生了婚外情。

渣男的強迫和自己的縱容,也許會讓他變得更「作」。

最容易發生的情況是,即使是對方的錯,但他也絕不會低頭,而是強迫另一方不斷向他妥協,降低底線。

他永遠是愛情里的贏家,而另一方則是那個低自尊的人。

如果一段戀情中,總是需要自己低聲下氣地妥協,那不如活得獨立一些,找回自己的尊嚴才更有意義。

恐懼分手容易走上極端

四川一位女孩因為拒絕了前男友複合的請求,而被憤怒的前男友抓住頭髮,向她臉上潑了一瓶硫酸。

醫生診斷她為一級傷殘,被化學燒傷的臉「雙眼瞼閉合不全、雙側鼻翼缺失、五官嚴重畸形。」

曾經被朋友稱為「小容祖兒」的她,再也不敢以本來面目示人。

這樣的悲劇不止一件,而這樣的極端男性也不止一位。

提起分手就會恐慌,一旦對方真的脫離這段關係,就會被看做是對他們的背叛。

為了挽回感情,他們可以做任何低自尊的事情,下跪、自殺、威脅……都是常見的手段。

女孩應該看清的是,好的愛情絕不是「願意為我去死」,太過極端的愛,帶來的只有毀滅。

好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人都能描述出來:

「共同進步,互相扶持,變成更好的人,而不是相互折磨。」

「全身心接納、信任對方。」

「保持自己的驕傲,也願意為了對方做出妥協。」

「得到雙方父母朋友的祝福。」

……

可是,懂得了再多道理,也仍然有無數女孩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渣男身上。

她們往往對戀愛懷揣著美好的願景,遇到渣男不也不例外:「不管他的過去有多麼不堪,他喜歡我,我一定能讓他有所改變。」

可是,真正能改變一個成年人的心性、品格的卻是少之又少。

每一段走不下去的感情都必有其原因,懂得保護自己,學會及時止損,才是戀愛中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的一門技能。

給文章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不會在愛情中盲目極端,你也渴望一份「好的愛情」。

參考文獻:

[1] 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Paperback, October 20, 2015.

[2] Bohns, V. K., Lucas, G. M., Molden, D. C., Finkel, E. J., Coolsen, M. K., Kumashiro, M., Rusbult, C. E., & Higgins, E. T. , Opposites fit: Regulatory focus complementarity and relationship well-being. Social Cognition, (2013), 31,1-14.

[3] Fraley, R. C., & Shaver, P. R.,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suppression of unwanted thoughts, (1997),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5),1080.

[4] Alfred Adler, Wikipedi.

[5]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Wikipedi.

[6] 郭豐波,張振,原勝,敬一鳴,王益文.自戀型人格的理論模型與神經生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6,24(08):1246-1256.

[7] 張承芬. 心理奧秘:心理學分冊[M]. 人民出版社, 2017.

[8] 王鵬翀,裴歡昌,陳濤,邢怡倫,羅捷,項錦晶. 青少年情緒彈性與邊緣型人格偏離: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7,5(12):714-722.

[9] 王博.人格操縱對內隱自尊的影響及其與外顯自尊的關係[J].心理學探新,2009,29(03):52-56.

[10] 劉正堂. 大學生成人依戀與社會支持和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如何瞞著女朋友跟其他女生搞曖昧?
張靚穎又被傳離婚:總得不到別人的祝福,該怎麼辦?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