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最悲催的外戚,家人在本國被滅族,自己在外族被做成祭祀用品

他是最悲催的外戚,家人在本國被滅族,自己在外族被做成祭祀用品

在我國古代史上,「外戚」這個稱謂從來都不是一個帶正面含義的字眼。它通常和宦官這個群體並稱,每當朝廷里有這兩類人干政,那國家離禍亂滅亡就不遠了。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這個最大號的例外要數長平侯衛青了。這位漢朝大將軍,是標準意義上的外戚,因為他同時身兼著漢武帝的小舅子和親姐夫兩種身份。

他七戰七捷,永定邊患,為國家立下不世之功,也為衛氏族譜增添了最耀眼的一頁。即使到後來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他也依然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大漢朝堂,與武帝成就了一段能君與賢臣的歷史佳話。

然而,極大的遺憾是,他去世得太早了。後來,李廣利走上了朝堂,他是李夫人的親哥哥。

一個是小舅子,一個是大舅哥,兩者差不多嘛。對衛青,武帝有著太多太多的懷念,現在,只有全部寄托在李的身上了,他重新用皇權給了這個外戚最大的信任與扶持。因為他的妹妹是自己最愛的李夫人,就封他做了漢軍統帥。

武帝多想複製出一個奇蹟。可是,衛青只有一個。李廣利這個人,別說他根本沒有衛青的將帥謀略,他就連普通級別的才華也不具備。如果不是因為與皇帝有裙帶關係,那他最多是一個流連市井的鄉野粗漢。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句古語在李廣利身上被演繹到了極致,在殘酷的宮廷爭鬥中,等待他的是註定的悲劇。

身為皇親,面對皇儲之爭,他當然沒能免俗,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兇險莫測的奪嫡行列。他的貴妃妹妹有兒子,所以,一旦成功了,將來,自己就是國舅爺,風光無限啊。

這種美好的場景,只是想一想,就能讓李廣利激動不已。因此,即使無能治軍,他也要像衛大將軍一樣,勇敢地遠出邊塞,與敵拼殺,為大漢,更為自己。

可是,在他與匈奴激戰正酣的時候,國內朝廷上出事了。他的丞相親家利用巫蠱構陷太子的行徑敗露,舉朝嘩然。面對這個對自己兒孫痛下殺手的劉屈氂,滿腹盛怒與仇恨的武帝用最慘絕的手段處決了他的全族。

而對這個巫蠱事件中,無法逃脫干係的大舅哥,武帝沒等他班師回朝,就把他的全家盡數下獄,等著看李廣利怎麼應對,要徹底看清他的忠奸。

李廣利,瘋了。他帶著手中掌著的七萬漢軍,毫無章法地向匈奴胡亂髮起攻殺,遭到接連慘敗,七萬將士,死傷殆盡!於是,他向敵人跪下投降了。

李廣利降敵。這一戰報傳回國內的下一刻,他在獄中的族人就獲得了和劉屈氂家族一樣的下場,被連根拔起了。

國內全族被絕滅了,他在外頭能苟喘殘生嗎?一開始好像是可以的,因為他在漢廷的特殊身份,投降以後也給了他豐食厚祿。

然而,就是這種優厚的投降待遇,招致先於他投降的另一個人極大不滿,他叫衛律,一個匈奴裔的漢朝人。自己投降得早,現在反而要屈居於這個「後來者」之下,憑什麼?就因為他是劉徹的舅哥哥嗎?那我身上還流淌著匈奴血呢?

衛律越想越氣惱,終於下定決心,得除掉這個凌駕於自己之上的「後降者」。於是,他重金買通匈奴王廷里的巫師,借單于母親患病之機,讓巫師向大單于進言,說就是這個漢皇親戚的存在讓單于母親得了病,還久不見好,神靈已經在責難為什麼還讓他活著?!

單于聽罷,驚恐不已,為保母親安康,趕緊命人把這個招惹神怒的李廣利帶到跟前,殺死後擺放在祭壇上,以乞求神靈恕罪。

叛國者的下場,該當如此!

本文史料出自《史記》,圖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對外最強硬的是大明還是漢朝?
漢朝是不是當之無愧的朝代之最?是,盛世有六次,好皇帝最多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