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問題:老師,我管不住!

青春期問題:老師,我管不住!

學生:「老師,我管不住,我不想當了。」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原本不想說什麼,但是我發現這不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問題,而是一部分學生共有的現象。

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樣負責的事情,可是遇到了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出現在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幹了,我不當了。之後會很理所應當的去找相關老師推脫掉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反思了好久,我覺得這裡面有很多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地方。

問題一:孩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很欠缺。

作為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做的並不簡單的讓孩子當與不當,而是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從孩子面對的問題出發,真正的替他考慮,是否可以出謀劃策,幫他解決遇到的問題;比如:孩子很認真負責的去管理某些調皮的學生,可是調皮的學生不聽,或者有意違反,那麼可以讓學生來找教師,協調處理。而不是增加這個孩子的負擔,讓這個孩子心存壓力,精神崩潰,走上卸任的道路。

問題二:孩子責任感的培養還有待加強

很多孩子,目前被人們稱為不會抗事,不懂得負責,遇事後沒有責任感。其實我覺得這些班級問題都是從小培養的結果,如果孩子們知道什麼是責任感,估計也不會頻繁出現卸任的現象。作為教師,我們該告訴孩子,做什麼都需要有責任感,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是否想辦法去解決了,是否出自內心去想辦法了,是否做到問心無愧了,而不是遇到問題了,第一反應就是不當了,並不是說你不當了,就表示沒有事情了,不再操心了,今後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到那時是否自己還會處理,這才是關鍵所在,這也是從小責任感培養的基礎。

問題三:教師要給予孩子考慮的時間

面對類似的事情,作為老師,在教導出謀劃策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考慮時間,不要強迫孩子,也不要訓斥孩子。在某些情況下,我發現並不是孩子內心真正不想去做了,而是遇到了坎,遇到了困難,在幫助孩子分析的過程中,孩子基本上都會理解老師的意思,從而在實際生活中,做到遊刃有餘。

總之,孩子的問題沒有小問題,從中我們總是能發現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在遇到這些問題的同時,也能讓我們一線教師從中看到很多教育資源,從中不斷幫助學生,幫其走出困境。

教育來源於生活,生活又折射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學會更好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選擇結婚,是因為遇到了對的人
簡單幾步改變照片風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