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減少碳排放:荒唐的全球行動?

減少碳排放:荒唐的全球行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人類減少碳排放的行動,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最荒唐的全球行動!

連續劇似的

「氣候門」醜聞

2009年12月,在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舉行前夕,有黑客進入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部門計算機系統,盜取了1000餘封往來於多位世界頂級氣候學家討論氣候問題的郵件和其他3000多份相關文件,並發布到網上。該事件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被媒體稱為「氣候門」。

「氣候門」醜聞出現後,事情並沒有就此打住。2011年11月,新一批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電子郵件及其他文檔再遭黑客泄密,其內容均被放到互聯網上。與兩年前相比,此次遭到曝光的電子郵件多達5000多封,其中包括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有關的大量工作備忘錄。英國廣播公司通過對文件內容的檢驗,認為這批被泄密的文件也是在2009年12月被盜取的。

依據郵件所表述的內容,人們發現,作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支撐研究單位,支持「氣候異常變暖」的東英吉利大學氣候中心存在嚴重的「操縱數據」的嫌疑。而這種嫌疑的產生,直接會讓人質疑全球性減少碳排放行動的科學性。

應當說這個由科學家策劃的減少碳排放的行動,的確是史無前例的全球行動。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家的觀點為依據的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公約。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又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具體規定了締約方的減排任務,並於2005年2月生效。打那以後,一場全球性的減少碳排放行動就轟轟烈烈地開始了。當「氣候門」醜聞出現後,人們不禁要問:如果科學家判斷錯了,那麼眼下進行的這場全球性的減少碳排放行動,是不是就變成了荒唐的全球行動了呢?

減少碳排放,

真的「沒商量」?

其實,在「氣候門」醜聞沒有出現之前,就不斷有科學家接連站出來發聲,認為人類的碳排放行為與地球溫室效應、氣候變暖、人類滅亡這個所謂的因果鏈條,應該是「純屬虛構」。

如曾擔任過法國國民教育和科研部部長的、法國著名地質學家阿萊格爾於2006年發表文章說,減少碳排放行為的科學依據,不是「沒商量」,而是站不住腳。後來他又出版著作《氣候的騙局或是虛假的生態》,矛頭直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個「偽命題」。他的「偽命題論」發表後,立即遭到多名法國科學家的圍攻,他們通過寫公開信和在網上徵集同行簽名支持的方式,表達了抗議。

儘管「偽命題論」的聲音受到阻撓,但與「偽命題論」內容相同的聲音卻越來越洪亮了。2011年9月,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伊瓦爾·賈埃弗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他嚴肅地指出,美國物理學會可以討論質子的質量是否會逐漸變化,也可以討論多重宇宙如何運行,但去尋找所謂全球變暖的證據,確實不合適,那些證據果真是無可辯駁的嗎?賈埃弗的意見,很快得到了更多科學家的認同。2012年2月,美國16位科學家共同署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指出,阻止全球變暖的說法和做法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所以沒有必要為抑制全球變暖而大動干戈。

這封公開信還無情揭露了那些堅持氣候變暖言論者的隱私:它使政府資金流入相關學術研究項目,讓一些從事這一項目的科學家有了特權,並富了起來;還成為了政府擴大官僚機器的理由……

氣候變暖:真實的謊言

為什麼減少碳排放的做法會受到越來越多科學家的反對呢?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的說法本身就不靠譜,所以溫室效應就是想當然的,因此就根本沒有必要去刻意減少碳排放。

曾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成員的科學家約翰?克里斯蒂,和美國氣象學家安東尼?沃茨都認為,不能依賴氣溫記錄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指標,因為廣泛流傳的數據顯示的氣溫上升,其實是影響氣象站所在地的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有些氣象站因為鄰近能產生熱的設備——如空調甚至垃圾焚化爐等,所以記錄的溫度數據遭到了扭曲。

對氣候變暖說法最有諷刺意味的事實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地球氣候變暖的預測22年以來,沒有事實證明其預測準確。為了遮掩這個與事實不符的氣候變暖預測所帶來的尷尬,一些宣揚氣候變暖威脅論者說是極端氣候影響了預測的準確性,而且造成極端氣候的罪魁依然是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這簡直到了強詞奪理的境地了。

而更具諷刺意義的是,有證據顯示,未來全球氣候發展趨勢,不是變暖,而是變冷。如2009年5月,美國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活動仍然繼續處於極不活躍狀態,甚至是近幾十年中活躍程度最低的,而且太陽也是近一百年來最暗淡的。科學家們認為這會導致下一個小冰期的到來。上一次小冰期指的是大約在公元1300年到公元1850年間,那時全球氣候進入一個特殊的寒冰時期,其中最寒冷的階段出現在大約公元1645年到公元1715年間。俄羅斯科學家的研究也顯示,2007年北極冰層最少,2008年至2011年期間冰層重新增多,2012年也將延續這個趨勢。這說明北極的冬天已經變得更加寒冷,全球變暖已然是不攻自破的謊言了。

氣候變暖過,不是碳排放惹的禍

或許人們可以把氣候變冷當做極端氣候,認為是這種氣候的出現,抵消了人類碳排放造成的溫室效應。但這個推論,同樣站不住腳,因為科學家發現,地球氣候在近千年內,就曾經溫暖過,而且並不是人類碳排放造成的。

一直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約在公元900年至1300年出現的「中世紀暖期」,當時的歐洲,也僅限於歐洲,氣候變暖了400多年光景,那時的氣候變暖,確實和人類的碳排放活動扯不上關係,因為那時的地球還沒有人類大規模的碳排放活動。但最近科學家通過特殊的檢測手段證實,當時的北歐氣候情況實際影響了南極洲的氣候條件,當時氣候變暖的範圍,一直延伸到南極洲。這實際說明,在沒有人類碳排放的歷史時期,地球已經經歷過全球變暖了。換句話說,即便是目前氣候真的還在變暖,也不能讓人類的碳排放活動為此買單。

而平心而論,二氧化碳本身非但不是魔鬼,甚至可以說是天使。我們每個人都會呼出高濃度二氧化碳,這種氣體並不是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是生物圈生命循環系統的關鍵要素。二氧化碳的增加會大大促進植物生長,所以溫室管理者為了讓作物長得更好,常常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三四倍。這樣做很符合動植物的特性和需要,因為動植物是在二氧化碳濃度相當於現在10倍左右時進化形成的,它們就是靠這種氣體活命的。而且科學家還發現,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農業產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

所以,目前被一些科學家所慫恿的、減少碳排放的做法,並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甚至可以說是披著科學外衣的荒唐之舉。所以,人類減少碳排放的行動,完全可以休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令人驚奇的「三合一木乃伊」
給恐龍「驗血」和「配色」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