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年你8歲,我未生;今年我7歲,你卻永遠活在8歲」

「那年你8歲,我未生;今年我7歲,你卻永遠活在8歲」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2012》

本文4111個字,大概6分鐘讀完。

金融八卦女頻道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歡迎置頂關注,八妹等你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新建小學的8歲女孩祝星雨,和她300多名同學一起,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祝星雨的父母,祝俊生、葉紅梅夫婦,從此失去了他們的掌上明珠。

一直以來,女兒就像老祝和葉紅梅手中的風箏,他們給了她所有的包容與愛,看著她在天空中神采飛揚、朝氣蓬勃。開麵館的生活雖然拮据了點,但老祝甘之如飴。

如今風箏突然斷了、飛走了,連手中那根一直以來相互牽引的線都一起帶走了。兩口子的生活突然沒了主心骨,白活了。

女兒生前的全家人合照

2009年,葉紅梅終於鼓起勇氣開始嘗試再孕,她和老祝固執地相信,只要再生一個女兒,女兒的魂就會隨著新生命一起回到他們身邊。

但是40多歲的葉紅梅,再孕之路充滿坎坷。

第一次試管生育,失敗。

國家關於地震的生育政策規定,再育產婦前兩次可享受免費生育,第三次需要自費。3萬塊的試管懷孕費用,對老祝來說幾乎等於全部家產。

對於這對捉襟見肘的夫婦來說,第二次試管受孕將是他們孤注一擲的嘗試。

扎針、抽血、取卵、植入胚胎,每個環節葉紅梅都疼得臉色發青。接受體外受精的胚胎移植之後,醫生要求住院兩個星期保胎。等待的日子謹小慎微,連打個噴嚏都要放慢動作,為了女兒的歸來,紅梅痛並快樂著。

化驗結果出來,醫生說,不行。夫妻倆大哭一場,決定徹底放棄再生計劃,找一個小孩來收養。

令人意外的是,一個月後,葉紅梅竟然自然受孕。

感激我女兒,她回來了。」老祝那天高興得喝醉了。

2011年5月20日,產房裡傳來哭聲,在女兒走了3年之後,祝葉桂川來到了這個破碎的家庭,醫生說:「是個健康的男孩。


1


老祝一家三口來到了都江堰地震遇難學生紀念園,同行的很多都是地震中失獨後重新生育的父母。

葉紅梅說,從桂川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帶他來看祝星雨,兩口子從不避諱桂川這個「素未謀面」的姐姐的存在,希望兒子也能跟他們一起,銘記於心。

九年了。」葉紅梅嘆了口氣。

當天晚上,一群在2008年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長們聚在了一起。

爸爸們坐在一桌,感嘆因為這場傷痛相識,彼此成了最體恤的依靠。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曾經互為陌生人的他們抱團取暖。

「媽媽,你說有個哥哥,他到哪裡去了?……真的不是滋味。我說他出去耍去了,真的不好說,他太小了。」

「去年5.12那天,我哭得不得了。他說,媽媽你今天為啥子哭呀?」

媽媽們坐在另一桌,說著「重生」的孩子們問的各種各樣無法解答的問題。對於自己為什麼比其他的媽媽大很多,孩子們的哥哥姐姐到底在哪裡這樣的問題,沒有人有標準答案。

我跟他說了,姐姐是咋個回事。我說你生命來之不易,你是姐姐用命換來的,你要珍惜。

葉紅梅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反對。

媽媽們覺得葉紅梅太狠心,這樣的話會讓小桂川的心裡留下陰影,可是她認為,孩子明白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沒必要刻意隱瞞。

另一張桌子上,桂川面無表情地盯著面前的蛋糕。

5月20日,桂川6歲生日,葉紅梅請來了很多街坊領居的小朋友為他慶祝。小傢伙很靦腆,成了當天最沉默的主角。

六年前的今天,老祝在產房門口焦急地徘徊,在他心裡,今天,或許就是女兒回來的這一天。

夫妻倆做足了迎接女兒的準備:「如果生個兒子我都不曉得咋個對待。

剖腹產過程很順利,醫生把孩子抱到葉紅梅眼前,她有點沮喪地說道:「這下祝老四(丈夫)要不高興了。

另一邊是更沮喪的老祝。

這一刻他才確認,女兒再也不會回來。

老祝對兒子的態度,從桂川出生的那天起就註定會經歷羈絆。

對於丈夫心裡跨不過的鴻溝,葉紅梅深感理解。

地震後,老祝第一時間趕到了女兒的學校,就憑著一個女孩給自己指引的女兒可能被壓住的位置,拚命地挖。

老祝一邊大喊著女兒的名字一邊刨地,還真得到了回應:「爸爸!我在這兒!

老祝繼續挖,一刻也沒有停下,他知道女兒在等他,他對女兒說:「幺女,你要堅持,你要勇敢,爸爸馬上就來救你!」

可是再見到女兒,已經是躺在殯儀館裡那具小小的冰冷的屍體了。老祝兩口子甚至都不知道,女兒是怎麼出來的。

他曾承諾過的,帶女兒回家,食言了。

對老祝來說,是自己給了女兒希望卻又生生讓這希望落空,他是「罪人」。

紅梅說,老祝以前對星雨是萬般寵愛,從來沒有說過重話,更是不捨得動女兒一根汗毛。可桂川出生後,祝俊生徹底變成了一個「冷麵」父親。

地震前,夫婦倆開了一個麵館,勉強度日。地震後,老祝開始搞裝修,干一些零工為生。

家裡窮的叮噹響。在葉紅梅再孕的那段日子,老祝也曾隔三差五的喊著戒煙戒酒,但是沒過多久,就又拾了起來。

2

葉紅梅經常和兒子翻看家庭影集,姐姐祝星雨的照片也被小心珍藏起來,牆上,沙發旁,到處都是大女兒的痕迹。

照片里,還是嬰孩時期的桂川和姐姐小時候長得很像,葉紅梅告訴兒子,要靠臉上被抓爛的疤痕分辨出哪個才是自己。

甚至有時候,她會對桂川說:「幺兒,你乾脆變成女兒算了。

一家人的晚餐,大多數時間是沉默。餐閉,老祝嚴厲地命令兒子收拾吃完的碗筷,小桂川在爸爸面前顯得小心翼翼,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出聲。

他也不時隱晦地撒嬌,表達著自己渴望得到寵愛的心情。但是爸爸好像並不領情,即便是面對鏡頭,父親還是在埋怨自己「沉默寡言」,不像個男子漢。

夾在丈夫和兒子中間的葉紅梅,能做的實在太有限了。

每到這個時候,她只能一次次的岔開話題,希望丈夫的無名怒火能快點熄滅。

但今天的老祝並不想就此打住,葉紅梅終於忍無可忍地說道:「你吃你的飯。」

父子間這場小博弈才算是結束了。

在這個家裡,兒子更多時候是葉紅梅在照看,上下學接送、課外班、檢查作業,49歲的她正在重複做著曾經在女兒身邊做過的一切。

桂川淘氣的一面,只有在媽媽的面前才會顯露。

作為6歲兒子的媽媽,她真的不年輕了,更多的時候,她覺得吃力。

桂川剛上小學,正是需要家長密切關注的年齡,輔導功課、陪伴讀書,太多讓她吃不消的事情需要處理。

接兒子放學之前,葉紅梅來到了眼鏡店,因為那雙使用了將近50年的眼睛,真的越來越招架不住。

配了一副150度的老花鏡,終於能放心地繼續陪兒子做功課了。

這天是桂川值得紀念的一天,掉牙了。他欣喜地拿給媽媽看。

當年產房裡的景象還歷歷在目,轉眼間,這個孩子已經成了一個活蹦亂跳的少年。

3

老祝始終沒有走出女兒離世的陰影,或者說,老祝並不太想走出去,彷彿只有沉浸在悲痛中,他才覺得自己和女兒還有一絲聯繫。

他清楚的記得,5月12日那天中午,妻子嫌女兒不專心、沒做好作業,小星雨一直在挨罵,想到女兒短暫人生中關於父母最後的記憶卻是責備,老祝眼眶濕了。

她沒過好日子。」老祝說。

紅梅同身邊人講過這樣一段往事:

震後重建,老祝被叫去幫二姐蓋房子,施工的過程中,有一塊磚頭無意間砸在了老祝腳背上,一瞬間鑽心的痛。

而比身體上的疼痛更鑽心的是,老祝突然想到了女兒:

「整棟房子壓在她身上,是啥子痛法。」

值得注意的是,葉紅梅和身邊這位媽媽聊到這些的時候,坐在後面的一位母親默默地擦起了眼淚。

在都江堰,在汶川,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傷口。

某個晴天,一家三口來到地震死難者的銅像前,老祝拿起手機,一邊說著:「一點都不像祝星雨」,一邊鄭重地拍下了女兒的臉。

老祝是個外表看起來輕描淡寫的男人,更多時候他喜歡嬉笑怒罵著自己經歷的一切,但是眼神里、舉手投足間,都充滿著一個痛失至愛的父親的無聲悲鳴。

而桂川似乎跟爸爸不太一樣,他小心、謹慎,甚至沉默寡言,對於姐姐,他有種忽近忽遠的情感。

紅梅說,她曾經問桂川,以後想要兒子還是女兒,桂川很堅定的說:「幺兒!」

紅梅又問,那如果生了女兒怎麼辦呢,桂川回答:「那我就把她丟掉。」

她擔心,是不是自己和老祝的做法欠妥,才讓桂川產生了這樣的情緒。

4

《十年:吾兒勿忘》第一集的最後,老祝答應桂川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運動會。

接力賽上,老祝拉起兒子的手,在一旁認真的指導。

父子倆共同參加了兩人三足跑步比賽,在旁邊人熱情的加油聲中,順利地沖回了終點。

攝影:於卓

老祝久違地笑了,那條綁帶,系住的不僅是二人的雙腳,還有父子倆的心。

一場運動會結束,或許是共同揮灑汗水,也或許是找回了做父親的感覺,老祝終於和兒子變得熱絡起來。

老祝和桂川在路邊晨跑,昔日這都是葉紅梅的角色。

老祝真的老了,50多歲的他,越來越跟不上7歲兒子的腳步。

東方的天越來越亮,桂川的腳步也越來越快。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親手撫平父母和他自己心裡的傷。

5

地震過後,留下了6000多個失獨家庭。面對唯一的孩子離世,失獨家庭的父母有著旁人無法想像的痛苦。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早已過了生育的最佳時機,想要再孕,難於上青天。

好在奇蹟也會發生。

十年間,四川全省地震災區再生育嬰兒共有3542名,他們的出生,給不同的家庭帶去了慰藉。

14位再孕媽媽和她們的寶寶們

劉猛攝於2009年10月18日

這些家庭的父母,也會像老祝那樣,艱難地經歷著跟過去的割裂和撕扯。而真正讓他們走出逆境、擁抱明天的,是他們內心生出來的強大力量。

祝俊生夫妻和兒子祝葉桂川

災難之後,跟重建家園同樣重要的,是重拾人生。

十年過去,他們不再只是哀傷、悲慟,而是在一次次直面痛苦的自救中脫胎換骨,重獲人生。

災難可以摧毀身體,但摧毀不了活下去的勇氣;

災難可以帶走我們的至愛親朋,但不會奪走我們愛的記憶;

災難可能暫時摧毀我們的意志,但我們不會永遠做它的奴隸。

2008年的這場浩劫,每一位勇敢的倖存者身上的光輝都值得歷史銘記,每一個渺小個體的蛻變都值得肯定。

一切災難都將過去,新生將撫慰死亡,眼淚將讓位給歡樂,悲哀將變成幸福。

汶川,加油。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新婚姻法、放開3胎、提議婚齡18…這裡面的神邏輯,逼得女人只有一條路可走
中財商學院師生參訪極揚文化,探討自媒體時代的金融與營銷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