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有什麼不同?
堅持丨陪伴丨閱讀丨成長
讓閱讀成為習慣,為成長提供風帆
據說:聰明人的大腦是這樣的
聰明的人有什麼不同?
聰明人的腦可能在結構上特異。
研究發現:
愛因斯坦的腦子重1230公克,
低於男人的平均值
但他的大腦的頂葉比正常人要寬15%。
頂葉位於大腦中央溝之後
是涉及數學、視覺
和空間認知的大腦區域。
△愛因斯坦的大腦圖
迄今為止,關於智力差異的研究
大部分被歸因為特定大腦區域的差異 。
對於聰明的人,某些大腦區域
在不同大腦區域之間的信息流動中參與度更強,
而另一些大腦區域則參與得較少。
並確定了包括前額皮質在內的一些大腦區域,
這些區域的激活變化與智力的個體差異非常相關。
△負責信息傳遞的神經突觸
另有研究表明:
聰明的人頭髮含有更多的鋅和銅
研究發現:聰明人有以下特徵
●創新性想法更多:不將自己束縛在固定觀念內。
高智商的人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他們有更多的創新性想法。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者在2010年發現,聰明的人更有可能是無神論者和政治自由派。該研究成果還顯示,自認為非常保守的年輕人其智商比那些自認為想法自由的人要低。
●更容易信任他人,且「用人不疑」。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做的一項調查發現,高智商的人更傾向於相信他人,這可能是因為高智商的人更善於判斷他人的人格特質。信任他人其實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對別人信任度高的人,身體更健康,心情也更快樂。
●睡得晚,可能是夜貓子。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者對兩萬多名青少年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查後發現,智商高的人習慣於睡得晚、起得晚。具體來說,在平日里,反應遲鈍的青少年每晚11:41就寢,第二天早上7:20醒來;而聰明的青少年到晚上12:29才睡覺,早上7:52才醒來。
●看上去沒那麼「忙」,甚至有些「懶」,但高效。
想像中,那些天才、精英都是忙忙碌碌的,但美國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大學和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聰明人更愛思考,用腦時間多了,行動上就顯得「懶」,但效率高。而那些不喜歡思考的人往往會做更多無意義的事情來擺脫「腦子空洞」。
●患心理疾病風險高,愛擔憂。
心理學家發現,智商高的孩子在青年時期更有可能表現出雙相情感障礙(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
英國愛丁堡大學、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在2012年發現,智力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可能與進化有關,人類智商的增加最初來源於基因突變,而這些基因突變的代價可能就是心理疾病的增加。
紐約州立大學南部醫學中心和貝勒醫學院的研究者在2012年發現,高智商的人要比智力一般的人更容易焦慮。
在遠古時代,擔憂、焦慮且能聰明躲避危險的人,存活下來的可能性更大。通過繁衍,人類把這些基因傳給了後代。所以,人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焦慮。
●享受孤獨。
聰明的人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高智商的人與他人交往越多,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就越低。雖然看起來有些孤獨,但是天才對自己獨立生活的狀態很滿意,這樣他們感覺更自在、快樂。
這個周日是母親節,祝所有的媽媽們幸福安康!
每天陪讀一刻鐘,
孩子成長大不同!


TAG:陪讀計劃 |